寒露是菊花盛開的季節,人們藉由登高、賞菊、賞楓來增添生活的情趣。圖為清代鄒一桂〈菊花〉。(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每年十月八日到九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之時,即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節氣,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是個熱與冷交替的季節。
寒露物候
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雀鳥都不見了,人們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因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相似,所以認為是雀鳥變的;此時菊花已遍地開放。
元代才子劇曲家王實甫《西廂記》裡那支著名的〈端正好〉如是描寫了寒露的景致:「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把深秋帶動離情愁緒的景象說入了心坎裡。
唐代詩人杜牧有一年深秋登高,發現林間一片晚秋美景令人著迷,於是寫下這首著名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詩中所描繪的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明朗的畫面,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
寒露習俗
在二十四節氣中,緊隨秋分而來的是寒露。它的到來,意味著氣溫將逐步降低。秋高氣爽,一幅幅美麗的深秋畫卷在大地上徐徐展開。在忙碌的農事活動之餘,人們藉由登高、賞菊、賞楓,來增添生活的情趣。
1、登高
寒露節氣至,外界的陽氣逐漸衰弱,但高山上則不同。古人認為,「山為陽澤為陰,高為陽低為陰」,高山上是極陽重合的地方,所以秋天登高可以聚斂陽氣,故而登高賞景,成了此時節中排秋愁、舒展身心的好活動。
2、賞菊
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寒露是菊花盛開的季節,為除秋燥,某些地區還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後來,漸漸成為了重陽節的主要活動。
3、賞楓
寒露時節,很多地方都有賞楓葉的習俗,「霜葉紅於二月花」也成了這個季節的名言佳句。秋風颯颯、黃護葉紅,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各地的楓葉,因此,寒露時節到山中賞楓紅早已成為許多地區民眾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