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領域已成敏感禁區,中國官方還忙著把經濟數據藏入黑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2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中共國安部連續三天談及中國經濟併發出威脅的聲音,財經相關人士也被警告,經濟領域已成敏感禁區,中國官方還忙著把經濟數據藏入黑箱。
中共國安部連續三天發出威脅的聲音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的最高級別經濟會議,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召開,自1994年以來每年召開一次,會議時間大多在12月上旬、中旬舉行,按照官方的論調,會議是為下一年的中國經濟發展作出部署。會議一般由中共總書記主持,國務院總理會作出講話,是外界觀察中國經濟政策的一個「窗口」。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中國總理李強作總結講話,對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出要求。
會議提出了目前中國經濟的一些問題,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等。
會議著重提出,要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主要包括「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中共國安部連續三天談及中國經濟併發出威脅的聲音。例如在12月15日,其發布文章稱,「當前經濟領域日益成為大國競爭重要戰場,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既要克服一些內部困難,也要應對一些外部挑戰。」
文章稱,各類意圖唱衰中國經濟的「陳詞濫調」不斷出現,其本質是妄圖以種種虛假敘事構建「中國衰敗」的「話語陷阱」、「認知陷阱」,「以持續對中國.....進行攻擊、否定,妄圖對中國開展戰略上的圍堵打壓。」
中共中央要求「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政府一個前所未有的論調,則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中共國安部的舉動顯然是跟隨中央的指示。而中國國家統計局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強調要求「做好統計數據發布解讀,正確引導社會預期。」
時事評論人士蔡慎坤在推特上發文指出,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對輿論如何配合經濟工作提出了具體部署,必須「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這是數十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對宣傳輿論提出如此明確的要求,把引導輿論視為振興經濟的必要手段,試圖通過輿論引導,扭轉預期低落失去信任的局面。不許唱衰中國經濟,只能搖旗吶喊大唱讚歌,意味著不管經濟形勢多麼嚴峻經濟數據多麼糟糕,依然不能妄議經濟政策抹黑經濟前景。可見中國高層越來越擔憂當前的輿論環境不利於穩定經濟增強信心。今年下半年以來,不斷有「中國經濟日本化」「中國崛起封頂論」等看空中國的觀點。這些觀點折射出外界對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在中央高層看來,這種「唱衰」的聲音越唱越響,只會進一步加重悲觀情緒,最後導致預期成為現實,因此更需要牢牢把握輿論主導權,「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自然而然被視為拯救經濟衰退的救命稻草。
中國的經濟分析師已經被戲稱為「風險師」。中國股份制和公司問題專家、經濟領域分析師劉紀鵬、洪榕、水皮等多位經濟評論人士遭到全網封殺,他們的社交媒體賬號被禁言事件引髮網民關注。
數名中國財經博主向法新社表示,他們收到了微博發來的「近期發博請務必注意言論尺度,切勿發布任何唱衰經濟的言論」的警告。
一位擁有超過900萬關注者的中國經濟學家告訴法新社,儘管他表示自己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但他最近也兩次收到此類提醒。
中國官方忙著把經濟數據藏入黑箱
中國經濟出現衰退跡象,但是官方正在限制或切斷外界獲取重要的數據,不再發布相關信息。
目前已知的數據是6月份中國16-24歲青年調查失業率為21.3%,這是自2018年有該項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彭博社報導指出,隱藏青年失業率數據成為中國逐步限制敏感信息的最新舉措。
報導指出,除了青年失業率,北京當局不斷限制和縮減披露範圍的還有土地銷售、外匯資產、債券交易、CONVID-19(新冠病毒)疫情死亡人數、學術信息、高官履歷等信息的揭露。
例如,從今年開始,中國每月發布的土地銷售數據,缺少房地產開發商購買的土地面積數量和支付的價格,該數據是在1988年開始發布。去年用於開發的土地銷售數量暴跌逾50%,凸顯中國房地產危機比中國官方所說的更為嚴重。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僅下降23%。
再如,外匯儲備數據自2017年以來一直保持非常「穩定」。在此期間的貿易順差不斷增加,照理應該導致外匯儲備增加。中國央行可能在掩蓋其中的變動情況,外匯儲備或隱藏在國有商業銀行和政策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產中,或因權貴及富裕階層轉移資產到海外,以及被官方將其中一些外匯儲備用於干預人民幣匯率,這些因素都導致外匯儲備沒有增加。
《華爾街日報》此前報導指出,今年以來官方限制或切斷海外用戶取用不同的資料庫,包括企業註冊資料、專利、採購文件、學術期刊和官方統計年鑑。特別令人關注的,是取用萬得(Wind)的數據也受到限制。萬得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料庫,公司位在上海,其經濟和金融數據被中外分析師和投資者廣泛使用。
中共國安部殺氣騰騰 多次干預經濟與金融
美國總統拜登11月27日宣佈成立「白宮強化供應鏈韌性委員會」(White House Council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國家經濟顧問萊爾•佈雷納德(Lael Brainard)擔任共同主席,成員包括聯邦政府當中負責農業、商務、國防、能源、運輸、情報等各部及委員會之負責人,以及美國國務卿與美國貿易代表。
對於供應鏈方面的博弈,中共國安部11月30日發表題為《如何將戰略產業「維生素」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文章表示,關鍵礦產對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國防軍工等先進產業具有不可替代重大用途,如同戰略產業的「維生素」,已成為全球主要大國戰略博弈的新領域。
中共國安部進一步強調,國安機關將嚴格防範並打擊「境外機關及代理人」對關鍵礦產資源的情報竊密活動。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講話。官媒稱,會議分析金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
習近平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化解風險。
並且提到「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有的還很突出,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中共國安部11月初發文稱,「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文章表示,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金融安全,是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文章跟隨當局對金融的看法:「金融安全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
但文章特別提出國際方面的金融制裁等,除此之外,「不僅有‘看空者’‘做空者’,還有‘唱空者’‘掏空者’......這些都給新形勢下維護金融安全帶來了新挑戰。」
文章強調,「要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積極參與經濟、金融等領域國家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對金融領域國家安全風險密切監測。」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直言,經濟猶如一個人的身體,而金融好比血液。要想身體健康,首先得血液健康和流通順暢,然而,中共禍國殃民數十年,經濟成為爛攤子,金融系統也是千瘡百孔。以至於習近平在中央層級的會議上不斷發聲,要求下面各部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