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13個孩子是怎麼死的?(圖)

作者:維舟 發表:2024-01-24 09: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河南活在
河南南陽一所私立小學硯山鋪村英才學校的男生宿舍起火。(圖片來源:)

【看中國2024年1月24日訊】1月19日深夜10點,河南南陽一所私立小學硯山鋪村英才學校的男生宿舍起火。一小時後,本地消防救援大隊在接到火警後出警,38分鐘後扑滅現場明火,然而此時,全宿舍總共14個孩子,已有13人葬身火海,1人重傷,年齡都只有9歲左右。

 

 

火災的起因,據說是宿舍裡電暖器短路引發失火,但起火時孩子們應該也還未沉睡,難道沒人能及時發現、組織逃離嗎?

據一位逃生的女生說,宿舍也有老師同住,考慮到學生起夜上廁所,宿舍不會鎖門。《環球時報》根據當地消防隊的官方說法,死難學生「在各自床上呈躺睡狀態」,似乎走得很平靜。

然而,正如有人分析質疑的,「13個孩子‘步調一致’,竟然全無察覺和反應,整整齊齊在床上‘躺平’,連短暫的掙扎都似未發生。這更像三流的蹩腳編劇筆下的劇情。」

據《揚子晚報》報導,有該校畢業生透露,「在學生晚上睡覺期間,宿舍是被鎖起來的」。《中國青年報》的報導中也有知情人士透露,當時「有學生在窗戶防盜網下側打開了一個小口,從此口跳樓逃生」。這意味著孩子們並非在熟睡中毫無知覺。

說實話,我更相信後一種說法。如果對這個系統稍有瞭解,你就會明白,在校生要講真話,面臨的壓力比已畢業的學生大多了。

不僅如此,火災發生時,當地商戶也說聽到孩子們哭喊:「媽媽,救救我……」也就是說,他們察覺到了火情,但受困無法逃離,是被活活燒死的——燒得如此慘烈,以至於他們的父母得做DNA鑑定,才能分辨出哪一個是自家孩子。

雖然調查結果尚未出來,但從種種跡象來看,極有可能,那13個孩子之所以葬身火海,是因為起火後無法逃生:窗戶防盜網焊死,宿舍門也被反鎖,應急通道也就無從談起,他們無路可逃。

此時說什麼「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都是不著邊際的胡話,對那13個家庭來說,這就是天塌了。他們需要的不是廉價的感嘆,而是嚴厲的追責和深入的反思。

我知道,談到「追責」,人們的思路大抵就是針對這一具體個案的當事人而言,那無疑是直接責任人,但要避免悲劇重演,僅僅如此是不夠的,因為導致這一悲劇發生的根源,並不只是少數人的一時疏忽,而是社會運行中的一套隱蔽的機制。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悲劇?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制度安排就是這樣:一方面,權力自認對所有這些孩子負有無限責任,不容出任何差池;但另一方面,這又會造成管理上的棘手問題,於是不受制約的權力,很自然地就想把孩子們都關起來。然而,當內部出現火災時,保護人的鐵屋頓時就成了致人死命的牢籠。

乍看起來,這只要管理者稍具責任心,就完全能夠避免,然而這實際上卻很難,理由很簡單:在這裡,權力和責任完全不對等。

孩子們沒有逃生通道,窗戶是鐵柵欄,宿舍門就算沒被鎖也很窄小……這些在事後看來都顯而易見地致命,但這不是疏忽,而是管理上的必然結果,因為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方便管理——只要堵住一扇窄門、一把鎖,就足以讓十幾個好動的孩子不至於晚上出去鬧事、玩耍、夜不歸宿。

多年前,我有一次去鄭州,走了一路,有點內急,旁邊剛好有間公廁,但過去一看,卻被擋在門外。因為那是晚飯時間,公廁管理員把門一鎖,自己去吃飯了。

這是我頭一回遇到這樣的事,但一問本地朋友,他們好像見多不怪了。細想來,這倒也是個公共管理上的有趣問題:對這個公廁管理者來說,似乎壓根沒想到公共服務最重要的是開放性和便利性,而是把這看作一個不可損壞的公共財物,在管理上他只圖自己方便——既然離開了,就把它鎖起來。

這當然也不僅河南如此。有一位建築設計師曾不無沮喪地跟我說,他們團隊在上海設計建造的一座新潮建築,規劃好的是八個門,然而落成使用後,就被堵得只剩一個門出入,哪怕他們再三致函去抗議,都石沉大海。她抱怨這是「土包子式管理」,但為什麼?因為這樣「方便管理」。

確切地說,這並不只是「土包子」的做法,而深植於中國文化的基底之中。在我們的文化意象中,反覆出現的一個理想型就是「壺型宇宙」,想想看,桃花源的入口也是「初極狹,才通人」。別說是村落,就是國家也一樣,在洋人的大炮轟開國門之前,就只有廣州一口與外界交流,因為這樣最有利於掌控。

不管怎樣,這套秩序安排,哪怕經歷了風吹雨打,至今仍牢不可破,即便不算多歡迎,至少也被無數人默默接受——有些人甚至意識不到這是限制,而欣然接受為一種保護。

然而,正如火災的悲劇所表明的,這樣「方便管理」並不伴隨著相應的高度責任心。那個權力只是隨隨便便交給了一個敷衍了事的宿舍管理員,而宿舍管理員恐怕沒想過那麼多孩子是把性命交託在自己手裡,他擁有了那個權力,然後把鑰匙往腰間一挂,自己呼呼大睡去了。你以為他們會認真對待,但他們其實是個草臺班子。

現在死了13個孩子,勢必有人會追問:「出了事誰負責?」此時就會出現一個我們熟悉的場景:此前擁有無限權力的人,真有事了卻不肯承擔無限責任。可想而知,所有人都會想辦法淡化、撇清責任。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僅僅在個案中追責不能真正有所改變,因為類似的戲碼已經上演太多次了,然而每次只是懲處了幾個人了事,結構本身絲毫不受觸動。

實際上,這次也已經看到了類似的跡象:火災之後當地首先做的,是消防知識演練。當然,接下來電暖器是肯定會被嚴禁帶入宿舍了。然後呢?管理模式會有所改變嗎?這我不敢樂觀。

如果這一次我們能真正有所反思,那這13個孩子就沒有白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微信公眾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