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連年財赤,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前夕,有學者呼籲高官減薪至少一成。圖為香港政府、中聯辦及國安公署官員。(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看中國2024年2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香港政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8日公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指2023/24年度有逾千億赤字,連續多年財赤之餘,預計還要捱多幾年才有望「滅赤」,務實做法就是「開源節流」。在「節流」方面,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呼籲停派旅遊消費券;中大學者李兆波則倡議高官減薪至少一成。。
據報導,安永、德勤等多間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等,均預計2023/24年度香港政府的財赤或高達近1200億至1500億元(港元,下同)。目前財政儲備不足7000億元,無法維持一年開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疫情期間政府開支大,去年資產市場表現差,地價收入不理想,影響印花稅收入等,無可避免導致財政赤字。務實而言,一方面要節流,陳強調政府「下大決心」節流,減少開支;另一方面要開源,不過在處理上就要小心謹慎,他坦言平衡各方因素不易。
至於會否按通脹調整公共服務收費,陳茂波說,難以「籠統」回應,部分要收回成本,重申會顧及市民承擔能力。他亦指出,諮詢期間絕大部分的意見都認為,不需要再做過往一些「大幅紓困措施」。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在臉書發文指,面對充滿挑戰的前路,市民普遍期待預算案能為香港解決燃眉之急,亦能為未來經濟發展奠定強大且務實的基礎。
她說,「留意到相當多對預算案的提議,很多也在談演唱會、盛事等。這些相對是較細微的舉措,難以令香港在國際日益多變的經濟舞台站穩。試問一場演唱會能令香港政府賺多少錢,不是每個歌星也是Taylor Swift。至於盛事,好的盛事應該能令政府埋單賺錢,而非每每靠盛事基金倒貼。」
她又指,香港與澳門的定位不同,「澳門近年銳意打造成亞洲娛樂滙聚點,香港暫時還是走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路線,可以講,澳門努力做show,我們應努力做deal,we need real deals。」
江玉歡認為,新一份預算案「最需要的是將現有的狀況及主要問題帶出來,提出在財政上主要策略,錢用在實處,及向市民陳述及計劃將來的使費從何而來。如果我們還像從前,列出幾百段,這樣多些,那樣少些,缺乏焦點和策略,恐怕難以滿足今日香港所需。」
她在另一則帖文中亦談到「節流」問題,表示「最近有人提議向遊客再派消費券作招徠,這點我不同意,與其派錢給遊客,倒不如合適地用那些錢放在活動上。拿著消費券來的也極有可能是最不願過夜的一群。」
她質問道,「如果我們的活動夠吸引,何需用遊客消費券吸客?我們不是求遊客來,我們是以好的賣點邀請他們來。疫後遊客四出旅遊,確實不需用錢去叫他們來。真的遊客預了旅遊時消費。為了消費券才遊香港的,是我們最需要的嗎?」
對於「節流」,社會亦有聲音要求政府公務員「瘦身」及減薪。中大學者李兆波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薪酬及開支,佔政府經常性開支約四分之一,比重很大;同樣經濟低迷的大陸,公務員都減薪20%,認為港府亦有必要跟從減薪做法,高官減幅應至少10%,比起加公共服務只帶來的個位數增長,以及加稅帶來的爭議,官員減薪更加有效「救火」,「少10%對他們來說問題不大」。
李兆波又指出,「人多、糧高」的政府近年施政表現不佳,亦是高官減薪理由之一。他說,政府近年經常犯錯,從推出《逃犯條例》,到處理疫情,再到最近的垃圾徵費、球賽安排等,工作能力欠佳,惟官員們的薪酬仍維持在高水平,甚至高出西方多國首腦,如今香港樓市差、股市又差,政府連年赤字,「減薪已是很低的要求」……他認為政府有責任向社會做出一些交代。
事實上,就連親共的「紫荊黨」本月初亦公開建議,月薪超過15萬元的政府及資助機構高層,減薪及削減福利待遇5至10%。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指,近年港府積極吸納人手,公務員編制已擴充至19.7萬人,逼近當年歷史高位(雖然實際人數只有約17.5萬)。去年度公務員薪酬總開支創下新高,達1,491億元,佔政府經營開支近22%。原因在於公務員工資在2004年後除了4年凍薪,其餘年份只加不減。
新一任特首李家超2022年上場後,政府架構改革,增設「三副司長、十五局」等職位,令政府財政每年增加額外9,500萬元薪酬開支。政府更在經濟慘淡下,為本年度低、中級公務員加薪4.65%,高層公務員加薪2.87%,進一步增加財政壓力。
若以個別高官薪金計算,特首月薪至少高達42萬元,六位正、副司長及15位局長月薪達35萬至39萬元不等,遠超中、英、美等多國元首,未計豐厚的津貼福利,他們一年開支已至少過億元。若他們減薪一成,每年至少即時減少1000萬元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