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見「和平統一」字眼,外界分析中共是在暗示未來將因應戰爭。圖為3月5日李強在全國人大開幕式上發表工作報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3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中國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政府工作報告談及兩岸問題時,強調會「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與前一年的「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相比,少了「和平」二字。有分析指出,中共是在暗示未來10年將準備好因應戰爭。
《路透社》指出,在2024年的中共政府工作報告中,「和平統一」字眼已消失。根據李強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2024年的軍費支出將增加7.2%,達1.67兆人民幣(約7.32兆元台幣),與去年的軍費成長率相同,這是中共的軍費連續9年呈個位數增長。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研究專案主任李明江認為,從李強的報告可見,即便中國經濟出現困境,台灣仍是北京軍費增加的主要原因。他說:「中國正在向外展示,他們會在未來10年加強軍力,準備好在不得不戰的情況下贏得戰爭。」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指出,中國外長王毅早在今年2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涉台談話中,已將「和平統一」與「一個中國」原則聯繫起來。現在,「和平統一」不是單純說給台灣聽,而是要求國際社會認同要「和平統一」就要接受「一個中國」。
吳瑟致說:「中國已經不再強調所謂的和平與武力的差異性。過去中共在提及和平統一時,外界會凸顯武力犯台是不和平的手段。但是現在中共已經不在和平與否手段爭論,而是所有手段都是為了要促進統一。」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研究員李哲全受訪時表示:「台灣的新政府5月將上台,中國怎麼可能對雙獨領導者喊和平統一,我認為這是斟酌過。不講和統,再提回到九二共識,那一切都可以談,但潛台詞是原則是和平,必要的時候是武力。」
法新社分析指出,雖然北京不使用「和平統一」一詞並非罕見,但修辭的變化通常會被視為是對台採取更強硬立場的信號,值得關注。而「反對外來干涉」則是新的表述,被認為是向美國、日本等國放話。
日本政府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對北京軍費不透明表達嚴重關切。他在東京指出,中共在缺乏足夠透明度的情況下持續增加軍事開支,是「日本和國際社會確保和平、穩定及強化國際秩序所面臨的最大戰略挑戰」。
中國國防預算是台灣的16.5倍
中共政府昨天公布今年度的國防預算,編列1.67兆人民幣(約7.32兆元新台幣)。與台灣今年度編列的國防經費4406億新台幣相比,中國軍費是台灣的16.5倍。軍事學者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內政上,藉軍費提高穩住軍權,軍事上則企圖往海權國家邁進。面對軍費落差,台灣對於不對稱作戰的重視,就更加關鍵。
台灣今年度國防部編列歲出預算4406億元,特別預算另編1306億元用於新式戰機採購、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非營業特種基金356億元,整體規模達6068億元,佔GDP的2.5%,為近年最高。
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受訪時表示,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台灣議題是中共突破第二島鏈、穩固海上霸權的一環,因此在軍事上增加經費,將大量挹注在海空軍的兵力整建。在內政上,習近平則是企圖穩固軍權,有超過三成的預算用在改善軍中待遇,「拿錢袋子捧住槍桿子」。
蘇紫雲強調,中共也將提高太空戰力。中國為第二大太空強國,擁有衛星數量在600枚左右,仍遠低於美國的3300枚。另外,中方也將加大對指揮管制、戰場管理的投資,包括將AI導入戰場運用。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去年的經濟成長僅3%,但國防預算的增幅卻高達7.2%。他指出,中共企圖用高軍費彌補經濟萎縮的空虛,習近平的國家戰略會從以前改革開放的富國強兵走向「強兵富國」,利用裝備的研發生產提供經濟動能。
蘇紫雲說,台灣現在所強調的不對稱作戰、不對稱兵力非常關鍵,快速地投資防空飛彈與反艦飛彈是第一優先。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