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為什麼叫「馬」桶?明明是人用的……(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古人說人有三急。人人都無法迴避的是,便溺是人的重要的生理需求,馬桶是用來方便我們如廁的。但你可知道,馬桶為什麼叫馬桶?怎麼不叫牛桶?驢桶?人桶呢?難道和馬有一定的關係嗎?還是因為古人上廁所的姿勢像是蹲馬步?騎馬?
馬桶為什麼叫馬桶
雖然國外的馬桶設計的似乎比國內先進智能,但馬桶並不是個舶來品,而且本鄉本土的中國製造。
在古代,古人把上廁所稱為:更衣。尤其是在較富裕的家庭或王宮貴族中,上廁所是有講究的,需要更換衣服。而平民百姓或窮苦人家,是不具備更衣條件的,只能平地解決,或者使用簡易的容器。
史料記載:公元前581年,晉景公在品嚐新麥後,覺得腹脹,便去上廁所,但後來一不小心跌進糞坑而死,他是第一個殉難於廁所的君主,這就更加暴露出了古時宮廁的粗陋。
後來隨著時代的演變,產生了一種叫做「虎子」的便器。
相傳,最早的馬桶雛形出現在漢朝,稱為「虎子」。「虎子」的來歷與西漢飛將軍李廣有關。李廣是神射手,號稱百步穿楊。他曾經射殺過臥虎,為了耀武揚威,然後命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撒在裡面,讓人們從心中藐視猛虎,這便是虎子得名的由來。不過,看看虎子的開口,應該是小便器吧?那時候,「虎子」是用來承接糞便和尿液的器具,通常由玉、銅、陶瓷等材料製成。其口部飾虎首,背有扁平提梁,下有四足,操作方便。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
在宋代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四》:「『馬子』,溲便之器也。本名『虎子』,唐人諱『虎』,始改為『馬』。」也有記載。意思就是說在唐朝時,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叫李虎,李虎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爸爸的爺爺。避諱是古代中國的一種文化習俗,尤其在皇室中尤為嚴格。唐代的避諱制度不僅涉及皇帝的名字,還包括皇帝祖先的名字,甚至連官職、地名等都需要避諱。古人講究名諱,更何況是帝王之家,因此,據《齊職儀》記載,唐代的便器因避諱而改名,這一改名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和禮儀。便器從「虎子」改名為「馬子」,不僅是對皇室的尊重,也是對社會禮儀的遵守。
再後來,老百姓家中多是用普通的桶來如廁,因此在民間「馬子」就被稱之為「馬桶」,並且廣泛使用,名字也是沿用至今。馬桶的形狀也經歷了顯著的變化。從最初的虎形便器,到唐代的「馬子」,再到後來更為實用的桶形,這一演變不僅是名稱的變化,更是形狀和功能的改進。古代有鄉村俚語稱女性為「馬子」,那是侮辱性的語言,登不上大雅之堂的。
宋朝時期,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詳細描述了馬桶的使用情況。「燕王好坐木馬子,坐則不下」記載了燕王偏愛木馬子,坐了上去不肯下來,還喜歡坐著它吃東西及唱歌:「或饑則便就其上飲食,往往乘興奏樂於前,酣飲終日。」
南宋吳自牧《夢粱錄》:「杭城戶口繁移,街巷小民之家多無坑廁,只用馬桶。」從這也能看出古人的生活習慣。
到了明朝時,富貴之家會用有間隔的馬桶,據瞭解最低層一隔,裝有水,水面佈滿雞鴨鵝毛,便便跌下就不會濺起水花,水浸著便便還會減低臭味,還真有生活智慧。
元代施惠《幽閏記》:「打掃兩間房……一個小馬子,一個小尿鱉。」家中又有尿壺又有馬桶,馬桶適合女性使用,男生有時用「尿壺」亦相當方便。
抽水馬桶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據考證,在古羅馬時期,西方就有馬桶了,其歷史與西漢時期的「虎子」相當。
工業革命以後,英國率先進行了廁所革命,發明了現代的抽水馬桶。第一個現代化的抽水馬桶由英國人約翰‧哈林頓爵士在1596年設計。哈林頓在自家安裝了一個「埃賈克斯」馬桶,後來又在英國王室的河畔宅邸裡士滿宮安裝了這種裝置。
抽水馬桶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既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為人類社會環境衛生的改善,做出來劃時代的重大貢獻。
英國人發明的抽水馬桶,後來裝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豪華臥室裡,馬桶與儲水池相連,可以將儲水池的水釋放出來沖洗,不過由於排水管道是直的,糞便的臭氣會從管道裡直往上衝,女王對此經常抱怨。
1775年,蘇格蘭發明家亞歷山大‧卡明改進了抽水馬桶,設計了S形彎管,解決了氣味問題。卡明的設計不僅可以將排泄物沖刷乾淨,還能封堵下方管道傳上來的臭味。
1914年,原英資的日用陶瓷廠(唐山陶瓷廠的前身)在唐山生產了中國的第一隻抽水馬桶。從此以後,中國也進入了抽水馬桶的時代。
現在,許多家庭都擁有了智能馬桶,甚至電動馬桶,方便又好用,馬桶也越來越先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