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張文潛)、鄭靖老(鄭嘉會)觀看李公麟畫陶潛歸去來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對於讀書人,古代與今天是有不同稱呼的。古代,統稱為書生,是個尊稱;今天,統稱為知識分子,已經不被世人重視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呢?主要原因是在於作用、重要性、對民眾的影響力不同了。再細部論之,涉及到更大問題——對待道德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
在古人眼裡,讀書人,也就是書生很重要,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北宋著名學者張載有四句有名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當代的哲學家馮友蘭稱之為「橫渠四句」。讀書人的作用與重要性,四句話概括出來了,讀起來油然而生敬意。所以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都重視書生,重視讀書人。
今天大陸的讀書人,雖然被稱為知識分子,卻僅僅只有知識,沒有了古人頂天立地的精神與氣概。雖然專家、教授可以稱為高級知識分子,但有些人卻被百姓稱為「磚家」、「叫獸」,言談中帶有蔑視之意。
為什麼古人與今人差別這麼大呢?因為古人信奉的是天人合一,學習研究的是半神半人的傳統文化,直接朝人體、生命、宇宙等方面研究去了,相信善惡有報,禮敬神佛,學習的內容包含著不同層次的天理與境界,學習的深度與人的修養、道德水準密切相關。因此,能被尊稱為大儒、先生的人,道德水準一定是很高的。他們能有所成就,首先是道德高尚,從而才有智慧之說,文韜武略,文武兼備等。換言之,道德在先,才能擔當如此大的成就,例如唐太宗、岳飛、康熙帝等知名偉人。
今人中流傳最廣的范仲淹,歷經千年,還有范氏的後人在,是因為范仲淹及後世兒孫堅守傳統價值觀,行善積德,祖上積累了非常大的福德,福蔭後代千年不絕。孔聖人因為其儒家學說,幾千年的中國人都受益了,這是多大的福德。今天山東的孔廟每年還有盛大的祭典儀式存在,孔子後人據說已經傳到了第83代。
可惜,今天的中國大陸在一黨獨裁下,不斷摧毀著傳統文化,人們遵從的不是仁、義、禮、智、信,不講仁、義、廉、恥,忠、孝、節、義等,反被灌輸無神論、進化論,只講究奮鬥、鬥爭與革命。
如果一個人學習的知識不再是有著很深內涵的傳統文化,而是充滿著各種謊言的現代科學,學校也不再重視人格的尊重與道德培養,只進行一心向黨的政治教育,在這樣極端模式下培養出來的讀書人縱然被稱為「知識分子」,肚子裡也只是裝有中共允許你掌握的「知識」,滿腦子只裝得下迎合的胡話,這樣的知識分子當然無法起到「橫渠四句」的作用,老百姓當然不會把他們視為民族的脊梁骨!當然,相信仍有講良知的知識分子存在,但已是少之又少,而他們若發出足以振聾發聵之聲,只怕不斷遭受打壓、欺凌,甚至是早就被鬥倒了吧!
古代有百年、千年不衰的家族,今天的中國大陸已經沒有了這樣的家族,儘管有這樣那樣、實力達到頂峰的紅色家族,卻幾乎沒有超過三十年的。不少前例都應證了「捧得越高,摔得越重」這一句俗語。所謂的家族建立在吹捧基礎上,不是建立在積德基礎上。沒有根基,報應來了,立刻就什麼也不是了。
古今為何差別這麼大?就是因為積德與損德造業的差別。古人重德做好人,禮敬神佛;今人重色重慾望,污衊神佛,做的都是損德造業的壞事,怎麼能得到神佛的護佑,過得越來越好呢?只能是在遭受著各種報應中越來越壞,等到業力大到十惡不赦程度時,被神佛形神全滅,生命被徹底銷毀。這問題非常嚴肅,我們絕不能等閒視之!想找到出路,唯有回歸傳統,按照道德標準,認認真真做個好人,行善積德,生命才能越來越美好!讀書人的作用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文章取自:鐫刻〈書生與知識分子〉。本文經過刪改)
責任編輯:初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