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共脅迫經濟,學者警示台灣需留意「4大風險」。圖為中共海軍聯合利劍-2024A演訓示意地圖。(圖片來源:王桁霽 /維基百科)CC BY-SA 4.0 )
【看中國2024年10月28日訊】這幾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導致全球經濟成長衰退,爾後又發生烏俄戰爭、以哈戰爭至今持續未止;經貿環境已與疫情前大不相同,如何在新情勢下找到新經貿戰略,考驗政府智慧。民進黨中國部今日召開「中國經濟風險座談會」,針對中共對台從讓利經濟轉為脅迫經濟,提醒台灣必須警覺「4大風險」。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則是建議政府召開「經貿國是會議」,建構對外經貿戰略布局,廣納各界建言,找到經濟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面對中共脅迫經濟 台灣須警覺「4大風險」
「中國經濟風險座談會」中,各領域的教授學者分析了中國經濟情勢。據《中央社》報導,吳峻鋕指出,中國官方接連推出救市措施,但成果不如預期,股市表現不佳,房市仍持續惡化,多個城市「房價跌到白菜價」,十一黃金週景點雖然人滿為患,但遊客卻掏不出錢消費,餐飲業上半年倒閉上百萬家,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
吳峻鋕說,世界局勢瞬息萬變,但美中競爭與中國經濟下行這兩大趨勢恐會維持20年至30年,雖然中國經濟風險對各國都有影響,但台灣因接近中國,必須警覺4大風險,包括,經濟下行、滲透分化、戰爭風險與政治管控,這是台灣與其他國家面對不同的變數。
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黃智聰認為,即使中國大陸花再多金錢、再多政策,只要經濟不確定性存在,經濟情況不會有太多改善,即便經濟成長率達標5%,但那是用錢堆出來,未來恐怕會有更大副作用。
台商投資風險劇增 如何應映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金所教授鄭政秉指出,各方短期對中國經濟前景多不看好,中長期發展則是壓倒性看壞;他說,面對日益升高的封鎖與戰爭威脅,政府要預警台商赴中國的投資風險,預警旅遊風險,建立全球更牢固的生產基地及供應鏈,在半導體等產業持續創新,並逐步發展軍火工業。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認為,中國對台經濟利誘與脅迫將愈趨無效,後續將轉向認知作戰與經貿封鎖;他說,台灣應加速分散產業鏈與金融曝險。
媒體詢及,中國經濟陷入風險,若兩岸經濟互賴降低,是否增加兩岸開戰風險。
鄭政秉說,沒人希望兩岸戰爭,如果透過經貿增強能降低風險,台灣也會努力去做,「但現在與大陸交往,有時球不在我們這邊,我們通常是受害者」,台灣應努力加大國際經濟聯盟;黃智聰認為,中國若維持對台灣主權的看法,即使兩岸經貿不脫勾,戰爭風險也仍會加大。
另外,媒體詢及,最近傳出有白手套公司代為訂購台積電晶片給華為。鄭政秉認為,提高制裁與管制,對台灣、對美國、對台積電,對於抑制中國把尖端科技用在國防上面,是有幫助的。黃智聰說,他也贊成強制性管制,在美國類似的事情一定是強力調查。
江啟臣建議政府召開「經貿國是會議」
身兼立法院世界台商之友會會長的江啟臣也在今日下午發布新聞稿,指面對不同以往的全球經濟型態,政府應該儘速擘劃國家未來經貿戰略,提出具體藍圖與規劃,協助台商企業經貿布局,發揮國家經濟實力。
江啟臣表示,近年來,美中關係競爭激烈,競逐全球領導霸權,台灣並非只能隨波逐流,依附其一。如何分散布局、降低風險是企業經營與投資的選擇,而大環境的投資條件,政府必須有經貿戰略規劃。
江啟臣指出,檢視台灣產業優勢、厚實經濟外拓實力、推動雙邊貿易談判、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等,這些經貿策略與方向都需仰賴國家經貿戰略做為指引,如此台商企業也能有所依循。並提及政府的重要經貿策略: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對台灣經貿發展至為關鍵,一定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