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北卡羅來納州競選集會上向佛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致意。(圖片來源:RYAN M. KELLY/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1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美媒11日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預計任命佛州參議員盧比歐出任國務卿。盧比歐以對中強硬與親台形象鮮明,過去常常批評中共,曾於2020年及2021年因新疆和香港問題遭中共制裁。此外,力挺台灣的盧比歐2020年2月曾與以副總統當選人身分訪美的總統賴清德會面。有分析指出,若此項人事案屬實,中共應對盧比歐恐比蓬佩奧(Mike Pompeo)還難。
《路透社》與《CNN》等媒體今日紛紛報導,明年將重返白宮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有望提名抗中色彩鮮明的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雖然美媒引述消息來源表示,尚且無法排除川普在最後一刻改變心意的可能性,但《CNN》分析認為,基於盧比歐豐富的外交政策經驗及其同時擔任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和外交關係委員會委員的經歷,應是國務卿的理想人選,特別是盧比歐跟即將上任的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 Wiles)關係密切。
盧比歐於2010年被選為參議院議員,當時即表明外交政策鷹派的立場,特別是針對中國、伊朗、委內瑞拉及古巴均維持一貫強硬立場,近十多年來更專注「中國威脅」理論。針對中共在新疆、香港實施的政策,盧比歐也直言不諱的提出嚴厲批評,並在國會上大力推動「香港法案」及許多挺台法案。
抗中共、挺台的盧比歐可能出任國務卿的消息傳出後,可預見這是北京最不樂見的人事安排,也讓中國當局立即陷入尷尬。如果川普真的提名美國聯邦參議員盧比歐擔任國務卿,他即成為首位遭到中共制裁的美國國務卿。由於美國外交事務多半交由國務卿主責,因此遭到中共制裁的盧比歐未來能否訪問中國,將成為北京政府的大問題。外界都在關注,盧比歐是否會成為美國第一位無法前往中國訪問的美國國務卿。此外,中國政府如何與遭到自己出手制裁的美國國務卿互動,也成難題之一。
《CNN》引述現任及前任美國官員說法指出,中共現在可能必須要取消這些制裁才能因應這項人事安排。一位前川普政府官員認為,對中共而言,讓盧比歐出任國務卿,應該是比讓蓬佩奧擔任國務卿更糟糕的事。
盧比歐挺台言論及行動
盧比歐在參議院中,是一名挺台大將。根據中央廣播電台整理,以下為盧比歐這一年多來主要挺台言論及相關法案:
今年7月18日,在密爾瓦基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場邊,盧比歐告訴媒體,他預期,在川普第二任期內,美國將繼續支持台灣。盧比歐表示,自己不能代表川普總統發言,但他絲毫不擔心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且美國將盡一切努力阻止中共的入侵。
今年5月14日,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發布新聞稿表示,盧比歐等參眾議員致函華府市長鮑賽(Muriel Bowser),要求華府跟台北建立姐妹市關係。
今年2月29日,包括盧比歐在內共7位參議員聯合致函瓜地馬拉總統阿雷瓦洛(Bernardo Arevalo),肯定台灣與瓜地馬拉外交關係的重要性,也敦促他繼續堅定支持台灣。
2023年10月24日,盧比歐及民主黨籍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重新提出「台灣關係強化法案」(Taiwan Relations Reinforcement Act)。該法案要求美國總統在法案生效的90天內,成立包括總統辦公室、白宮國安會、國務院、國防部、財政部、商務部及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內的跨部會台灣政策工作小組,進一步強化台美關係。該法案還要求,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任命,必須經過參議院同意,職稱則應該改稱為「代表」(Representative)。
2023年6月14日,盧比歐重新提出「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Taiwan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ct),希望透過多方管道來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對抗中共潛在侵略。
2023年5月,美國會兩黨議員在聯邦參與眾議院重新提出「台灣代表處法案」(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Act),要求美國國務卿必須就台灣駐美代表處更名一事,跟台灣方面展開協商。盧比歐發起參院版本法案,並表示,台灣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也是印太區域模範民主燈塔。
2020年2月3日,將於當年5月上任的準副總統賴清德抵達華府訪問,展開為期5天訪問。當時賴清德會晤盧比歐,並就加強台美關係進行討論。
盧比歐還在個人推特上發布跟賴清德會晤的照片,並重申對加強台美關係的支持,並表示自己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