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国人眼中,北大依然很有名气:与政府官员谈心,向外国总统提问,耗资庞大的百年校庆,演艺明星在北大进修,金庸和周星驰在北大论道,各种应景的大规模群众活动中北大校旗颇为抢眼,南墙推倒后又重新垒起,博士师兄砸死博士师弟,百万富翁成堆的研究生班或其它的什么速成班……
北大确实在与时俱进。社会上流行什么,北大也流行什么,没有人再去关注北大是否还能原创出点什么进而影响社会了。
然而北大曾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大师、智者、专家的荟萃之地,是谠论、诤言、建言的重要渊薮,是道德和学问并举的风范之地,是民族新知、远见、勇气、良心的重要载体。北大曾经因为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大学的这些本质特征而成就斐然,为人称道。然而在社会转型、价值观断裂和迷失、功利主义泛滥以及其它外力作用下,北大正载沉载浮,无所适从,泯然众人。
社会流行明星秀,北大流行明星学生和明星国学大师;社会追捧百万富翁,北大追抢百万富翁生源,这本也无可厚非,普天下的大学都喜欢和富翁来往(哈佛、康奈尔等等原本都是富翁的名字),只要不过分、保持大学的独立运作就行。但公务员流行读学位,北大教授就与部、司、处级官员如醴如蜜地来往,你从后门来做我的博士生、硕士生,我当仁不让地笑纳你丰厚的束脩,这样下去,堂堂北大,如何会不招来“学店”的骂名?
北大似乎已经有点习惯于被引导、被诱惑、被指导。然而北大原本是有方向、有品味的。鲁迅先生曾说“北大是常为新的”,道出了他对包括北大在内的williamhill官网 新型大学的希望:培养新人才、传播新知识、鼓吹新制度、倡导新文化。大学是传播知识、技能的制度化机构,也是人类文明神圣的殿堂之一,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许多人寄望北大,“苛责”北大,是因为北大曾经因出色地肩负起上述使命而成为民族进化史中的重要一环。
北大曾经非常大气,傲岸,但现在只是与“重点中学”具同样属性的一所“重点大学”而已。
北大北大,找不着北,何成其大? (北京大学博士生 华浔)
不相称的复旦
不知道这是上海的悲哀,还是复旦的无奈,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复旦在williamhill官网 大学竞争中取得的地位与大上海在williamhill官网 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是多么不相称。
在诸多大学排行榜上,前三位总是找不到复旦的名字,最低时复旦已到了第7位,不禁令众人英雄气短。复旦怎么啦?上海怎么啦?上海可以做到经济领先全国,难道不能做到高等教育领先全国吗?复旦有近百年历史,80年代也曾经辉煌一时,几与北大、清华并驾齐驱,90年代却似乎退出了与北大、清华的竞争。
我辈校友关心母校,一致认为复旦病之深矣。
思想的火炬失却了光芒。今天我已不知道复旦靠什么吸引人,昔日的荣光,或者有浦东的上海?复旦已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无法把成千上万的复旦人拧成一股绳,形成浩浩汤汤的前进力量。
开拓的步伐几乎停滞。复旦是有复华实业、复旦微电子、金仕达等产业品牌,但终究缺少锋芒,难与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争辉。北大和清华大举南下深圳,而复旦依然沉迷于上海的岛内生活,明显缺乏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决心。
泰斗、英才何处觅?对复旦的回忆,多是苏步青、谢希德、周谷城、谷超豪、谈家桢、杨福家等一些老一辈巨擘,新人几乎难以寻觅。复旦大学在五十年代的飞跃性发展,全赖那次院系调整中一大批著名教授的到来。今天,我们算一算,复旦引进了多少著名教授?寥寥无几。先生的凋零,必是后生的没落,如此以往……
面对上海,复旦该好好思考自己了;面对复旦,上海该好好思考自己了。 (复旦大学MBA 明清)
梦醒清华
终于进了梦中的清华园之后,我发现清华的前辈是多么地幸运。 今天,象钱钟书这种对数理化一窍不通的主儿,在清华肯定会被补考折磨成精神分裂。清华是工程师的摇篮。我们这些“未来的工程师”必须被训练成为熟悉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工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所谓的“工程技术人员”,这就是清华的课程设置--几乎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扼杀殆尽。
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师资。清华园里当然有人品和学识都令人景仰的大师宿儒,却并不多。更可恶的是,这少数的几位大师都绝少出现在讲台上,轻易不出江湖。学生们天天面对的,有很多是靠熬年头、走关系、争指标才好不容易混上个教授、副教授的家伙。这些人既无学术成就,又缺乏教书育人的风范;最多只能向学生灌输一些转眼过时,或是已经过时的知识;想指望他们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治学道路,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那简直就是做梦。
面对如此乏味的课程和园丁,通过同样乏味的高考制度选拔出来的高分学生们除了“以考试分数为纲”之外,没有其他的出路。入学时的美梦大多被考试的压力无情地惊醒了,没有完全惊醒的也都被补考的恶梦所代替了。如今的清华园,因为考试分数不理想而自杀的人远比因为失恋而轻生的要多的多。考试当仁不让地成了校园悲喜剧的第一导演。说老实话,要不是学生们在应付考试之余多留了几分心眼,偷偷加练两手的话,清华的名声早就扫地大吉了。想指望着课堂上学的那两把叉子闯荡江湖,趁早歇着吧。 (清华大学工程硕士 吴钩)
越来越大的浙大
今天的浙江大学是1998年9月15日正式宣告成立的,兼并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家而成,号称“强强联合”,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然而许多学人认为:“强强联合”的结果只能是“劫富济寡”,浪费现有资源;同时,正因为是“强强联合”,而不是弱者归降,互相之间难免都会有一些不服气,形成“你是哪部分的”沙文主义或山头主义,浙大的怪还不在“大”上。
--聘武侠高人任人文学院院长。姑且不论金大侠本人如何了得,但人文学科由写“武狭小说”的“外地和尚”来掌门,掌门人又是一个“云游和尚”,每到浙大,来去匆匆,如同明星亮亮相,接受媒体采访和青年人的欢呼,却至今未见其传道、授业、解惑--已博导加身的金大侠至今还未招到“亲传弟子”。
--人才外流。四校合并,机构竞合、职位有限,人才外流自然在情理之中。轰动一时的“郭品正博士下岗事件”即是一例。
--学术腐败。浙江大学实行教师和科研岗位等级聘用制,将教师和科研岗位划分为校聘和院聘两类,共九个等级,实行量化考核,目前是一年一次。为了自己的名利和地位,大部分教师和科研人员只得拼命地做一些急功近利、速成见效的项目,极少数教师甚至不惜造假以拼凑考核总分。对学术精神、学术规律的轻视与实用主义态度必然导致各种学术腐败现象的孳生蔓延,当然这也是全国性的现象,并非浙大独有。
--暗箱操作。去年浙大校园网曾贴过一篇《我迷惑,我抗议!--关于浙江大学出版技术职称评审中违规操作、显失公正问题的投诉函》,反映《浙江大学学报》编辑部某编辑在职称评审中连续三年的不公遭遇,如此种种已不是浙大的新鲜事了。 (浙江大学教授 如云)
只谈风月的南大
有人说,南大的学者缺乏独立的学术人格,没有独立的学术人格就不会有独立的思想。胡富民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篇文章后,就走上了仕途,再没有了其独立的学术思想。再看南大虚拟社区“小百合"”,也都是满篇谈风月,免谈政治。南大的师生关心的只是风月,对国家和民族的状态则十分漠然,民主更是不会谈的。如此种种,南大哪里还有独立的精神?
自九十年代以来南大一直引以为豪大学排名中,似乎南大学人的确专注于学问,但实际上许多所谓的论文只是凑数的,完全是学术垃圾。南大某些所谓的教育家以论文为“纲"”,把发表论文作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而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一。有关南大人论文作假的事情已经被曝光不少。可见南大更缺乏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多年来,南大在随波逐流中飘浮,已经迷失了方向。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依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