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遭遇,A,B,C……
A君从美国回来后,顺利进入某领事馆工作。不久,他对领事馆刻板单调的工作氛围颇为不满,萌生去意,决定改做实务性、操作性强的工作。幸运再次降临到他身上,他拿到了一个人人羡慕的offer,在一家大型企业做部门经理。A君得意之余却犯了糊涂,对公司的发展背景、人员结构未做研究,便意气风发地上任了。公司是从一家老店“变身”过来的,加入了新的投资方和新的职业经理人,事实上,掌权的还是“老人”。“老人”有他们的游戏规则,对这些规则,新派的A君连碰也不想碰。可是,鱼离开水不能游,于是故事的结局很俗套:A君的研究报告做得无懈可击,可偏偏没人认同,更没人愿意执行。A君一败涂地。
B君是顶着一个“xx manager”的头衔进入公司的。总裁、洋经理、“土产”的业务经理,再加上一个海归的他,构成了“三国四方”的局面。业务经理和洋经理明争暗斗多年,总裁则躲在办公室里假装没看见。洋经理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对公司贡献不大,总裁有心让他走人,只是一时开不了口。而“土产”经理呢,业务上是骨干,可是从管理到形象都不够时尚,也难得总裁欢心。B君的到来,骤然打破了原本相对固定的三角关系,洋、土经理同时把他当成假想敌,不断发动下属对他进行排挤。B君一个对俩,自然不敌,总裁却依然一副隔岸观火的模样。B君愤而撤退。
在国外呆了几年,C君对同胞拐弯抹角的说话方式大不以为然,习惯有一说一。一天,C君发现,隔壁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借加班之名,用公司的长途电话跟女友“煲粥”。C君走过去,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他,公物私用是没有职业精神的表现,却没注意同事的脸已经变成了猪肝色。又一天,C君原本联系好了一家供货商,另一家供货商却找上了门,自称是他的某位上司介绍来的。这家的报价稍高一点,但在言辞间多次暗示会给他不菲的回扣。C君顿觉职业精神受了侮辱,不仅毫不犹豫地拒绝,还把别人好一顿奚落。时间不长,C君的工作便处处受到掣肘,其它部门不肯跟他合作,上司也总给他使绊子。C君弄不懂,自己的职业素质这么高,可怎么有力没处使呢?
众说纷纭看海归
公司:英雄不问出处
上海强生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鲍先生
在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和谐的关系能够缔造高质量的团队。海归具有国际化的教育背景,这是他们的优势。但由于出去时间较长,对国情不熟悉,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容易出现问题,这是正常的。作为用人单位,我们不会因此对海归心存芥蒂。我们对人才的考核主要着眼于经验、业绩、技能,对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不太关心。目前,我们公司还没有海归因为办公室政治导致工作失败的事例,不过社会上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存在的。希望海归们尽快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迅速成长起来。
同事:坦白未必真英雄
上海某期货公司 刘伟
和海归同事相处,免不了有些磕磕碰碰。他们的思维比较西化,说话很直,乍一听很刺耳,确实容易得罪人。不过换个角度看,说明他们心无城府,为人坦率,未必不是优点。只不过,这些优点不一定能让老板欣赏。商场如战场,没有点策略、心机,不懂得国情、人情,怎么能成大事呢?办公室是个小社会,有社会必有政治。连办公室这个小社会都生存不好的人,在商场乃至广义的社会上,又能有多么非凡的成就呢?希望海归同事能试着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在抱怨办公室政治戕害你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的快人快语,或者一根筋的工作风格,给别人造成了怎样的尴尬和困扰?有时候,换个方式,结局就不会这么糟。
海归:沟通从心开始
汉通企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王富烨
其实我挺烦大家对海归这么关注。一会热炒海归找不到工作,一会又说处理不好办公室政治,海归招谁惹谁了?我们遇到的问题,大部分的职场中人都会遇到,只是海归暂时突出一点罢了。
我不得不承认,78%的海归困于办公室政治的比例有点高,不过这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海归缺乏国内企业的工作经验,包括和同事、老板相处的经验。其实海归的适应能力很强,当初举目无亲,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我们不也顺利学成归国了吗?回到祖国,刚开始可能有些不协调,但很快就会进入正轨。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但你起码得让我有时间学新歌呀!第二,外界对海归过分关注,使大家觉得海归来势汹汹,是个具有威胁性的群体,首先就存了戒心,工作起来,缩小优点、放大缺点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实我们进入一家企业,也一样是从零开始。只要大家真诚地沟通、交流,办公室政治不会成为海归发展的最大瓶颈。
专家:有智商,更要职商
可锐职业咨询公司首席顾问 卞秉彬
海归失败在哪里?我认为不是输在经验上,而是输在如何把握经验上。在国际化潮流汹涌澎湃的今天,许多海归因为自己有国际化经验而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他们不容易和人交朋友,易受排挤。在老牌国企和本地化程度很高的外企中,本地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如果不了解这种文化,交流就会有问题。比如,本地文化需要尊重领导,和领导相处要讲究艺术,而海归常常不顾及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和领导合拍,就一口气说了出来。
办公室政治,就是办公室里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关系,它是由责、权、利三方构建起来的。它是个中性词,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你不能改变或逃避,只能去适应。我建议,海归不一定要强迫自己融入某一种文化,但要用合适的文化方式与人沟通,所谓合适的方式,原则就是能把事情办成。如果只需要一点点妥协和让步就能成事,却坚决不肯让步,就是小题大做,就是不合适的方式。
一项调查,引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在各种说法当中,海归大呼“受不了啦”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也是,这两年海归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呢?尽管发展遇到了一点问题,相信他们也正在努力地探索、解决。过分的关注或许反而会成为他们的负累。既然用人单位都能以豁达的态度来看待,舆论又何必给他们施加压力呢?不过话说回来,海归们,多听听同事和专家的意见,对你们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