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丰:论“本”(下)

发表:2004-02-22 07: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人本主义”是个“先丧失而后才复得”的概念

文艺复兴是发生在人已经失“本”千余年这个人文背景上,它不能或来不及顾到“人怎么会丧失自己的这个回答----单讲物质的人不存在丧失不丧失,得从某种条件里才谈得上丧失,这个条件就是人文,即意识,人在对自己的把握里对自己有所丧失。“以人本为”这个思想是以人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本”为条件而言的----这可看出:这个命题只能还归于人的主观世界,只有在人的意识运用里才可能发生对“本”的丧失----如果不是丧失了“本”,又何谈什么复归呢?因此,从教父时代到黑暗时期的终结,是人丧失“本己”的千余年。由于人“本”复归只能发生在一个已经丧失的背景上,人们就只能忙着复归,来不及对人本丧失作出机理揭示,没有机会澄清“人本”的丧失是进化之路上所不能逾越的一定阶段----“人本丧失”是“文明”的一定阶段。

因为任何纯“本”性事物,蕴含的都是无变化,没有丧失可供考察。只有在变化里,比如在“文明”中,才可能有“本”的丧失或异化,因为人的“明(即意识)”是由“文”所致的后果,所以在“明”里,有一部分“本”并没有被“文”确切地反映,所“明”的并不直接是“本”,而是他物。《论“本”(中)》就专门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们定义:“‘本’就是事物之‘是’该事物”,这是不疑公理。“事物之‘是’该事物,是其自身的绝对同一”,绝对同一性里哪来的向“本”的复归?所以社会提出“人本主义”或“以人为本”,就是社会意识到人的双因子性,才有个向“本”的复归:这样,我们就建立了自然之品的人是“是人”;运用意志的人是“做人”,这个人的双因子模型。人之“是人”不存在丧失关系,只有在“做人”的条件下才有“本”的丧失,才可能发现这种丧失,而后才可能发生向“本”的复归。

至此,我们便有理由向一切关心williamhill官网 事物的人士呼吁:仅仅“人本主义”这个概念就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是绝对可靠的----如果实践真有那样的可靠性,就绝不会有中世纪!难道从教父时代到文艺复兴的历史不是人类实践史吗?难道在共产党党校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前的中共历史不是实践史吗?这一命题的完备表达应是:后来的实践是检验先前实践是否是真理的标准。

因此《论“本”》所要阐明的是:“人本”的丧失需要----实践条件,能处在实践中的人,是已经文明了的人,只有在实践中,(即应用自主的能力之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对本的丧失。可见----所谓丧失,是指在主观能力里的丧失。

“人本”丧失的条件就是,并且只能是----“文明”。

它告诉我们:只有在“明”里,才有未被明的东西。该予以“明”的,却未曾能被“明”,谓之为丧失。只有先文明,而后才有实践----服从“明”的生命运动(有目的的)才可能算实践,因而实践或文明是人类丧失“本己”的必须条件。

若人还未曾文明,处在纯动物的水平,也就是它的“本”的水平,它的能力还叫“本能”,哪里还有“丧失”可言?文明,意味着人通过外来的“文”造成了对世界对自己的“明”。所谓丧失就是“未明”,也就是说用来“致明”的“文”尚且未能达到或偏离了我们的“本”。当然“文明”也是人向“本”复归的条件。“人本”的丧失与向“本”的复归都是文明所造成,但它们却是不同的文明进程。人类若不完成对自己能力的梳理洗涤,就弄不请这里的关系----人类的能力----即我们的意识机能,是一个极为复杂微妙的构造,但在感觉上却又是单纯唯一的。----我们只有凭着感知(经验)才能达到自己,可是只有通过“文(概念)”我们才能将“感”变为“知”,那用来感知心外对象的也是这同一个能力,因而我们的“知”就受到知识中介的限制;当我们庄严宣誓说:“一切听从党召唤”,“为党的事业甘脑涂地在所不惜”时,其实我们的心灵只知外在对象的“党”,至于那“党”是个什么东西,它从哪里获得对人的这种驾驭资格的?是什么力量让人知道“党”的?那力量在哪里?力量本身的存在需不需要条件?

---这些并没同时进入知觉----其实只有感知力量的首先存在,它才能听从召唤,感知力量的存在的必须性就与誓言陷于不可克服的矛盾。这种关系却并不进入感知,因而人的自觉性就总是被心外对象牵着鼻子,异离本己也不得知。

公元390年德奥菲罗斯主教毁灭亚利山大利亚一个图书馆;415年西里耳教长唆使基督徒异常残忍地杀害数学家希帕西亚;1600年宗教裁判对布鲁诺处以火刑……他们并不感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是对文明的反动,还自豪地认为自己是与异端邪说作英勇斗争呢。当毛泽东说“林彪是个娃娃”时,只受要证明林彪尚不成熟,不懂政治这个心理目的的驱驶,正像他题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和“此人(雷锋)还懂一点辩证法”时,只受要全williamhill官网 把他们当成榜样的心理所鼓动,来不及想想这才是些真正的娃娃,他就犯了把对成熟思想家的评价加在娃娃们身上的错误,他就不知自己已陷自己于深刻矛盾之中了。

只有这样的矛盾所导致出的普遍危机,才迫使人们把许多同质的经验事实当成认识对象,从中发掘所包含的普遍因果关联的。从许多许多的类同事实里,人们才终于发现:在经验里人们只知去追逐对象,往往就丧失了对自己的把握,把自己从自己的心中扔掉了却还不知道,从而才能发生人本主义的回归进程。

如果人还没达到文明,则只有本能。“本能”即原“本”之能,那么,原本之能就只是“原本”,像动物、婴儿,能力与“本”处在无间同一中,“本”未曾丢失当然也就谈不上向“本”的复归,还处在连“知”都不能的阶段,又何谈复归呢?只有在“原本”之上派生出一个主体的能力,先完成了能力与本原的分离----且只从能力的角度来看,才可能反观到自己的“原本”。我们的理论是:是文明造成了人本、人性的丧失。

因为,“明”是“文”在人身上造成的一种后果,那么被明的对象就总要经由“文”的环节,这个环节必然有对人的限制,而后才能发生对这一限制的识别。像人类早期的多神教时期,巫术时期,整个中世纪的历史,共产主义的历史……都是一种纯粹概念意义的“明”----没有可靠对象的概念所导致的“明”,你可以试着为神、上帝、为共产主义……去寻找对象,看它们到底有无确实客体,就明白它们原来只是些空概念,没根,没本。但只要它们进入理性,就被我们赋予与有客体对象的概念相等同的可靠性,它们的功能就能引导我们到一种无“本”的明上----因为它们也是可加意识、可加理解的,也是一种明,不过只是一种只有概念没有客体对象的理解。大多数的研究,学术将之称为异化。一句话: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即在文明的进程中,才发生并必然要发生人本的丧失,在丧失之后又将发生对丧失的发现与向人本的复归。

从这一节的叙述中,我们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呢?

1、只有在人的主观能力里,在主观能力的运用中才谈得上人本的丧失;
2、所谓文明是说客观的动物具有了能动的能力,这一能动能力的应用即文明,所以人本的丧失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当然它将被进一步的文明所克服;
3、人本的丧失发生在文明的经验阶段,人因能感知而只去追逐经验对象,结果丧失自身的;因而人本的丧失是文明的经验进程所导致;
那么,向人本的复归又是什么进程呢?我们马上就进入这一研究----

二、向人本的复归是个认识进程

本节的任务是区别:人的本己丧失是由于经验直观,经验的直观是经验者直接指向对象,而认识却是把直观获得的经验当做反观的材料,从中抽取出它所包含的因果关联。因为人只有运用了概念才能去经验,人就得被概念所牵引,概念就可能把人引离自己的“本”。人能感知自己,但不是感知自己的“本”,“本”只有通过认识才能发现。本节要阐明:人向本己的复归却不能靠经验直观,而是把经验直观当成对象反过来加以识别,人直接去经验相当于“想”,对着经验发生的反观却是“思”。“思”是人的主观能力中的不同于“想”的另一能力----是认识行为。

我们说过:人的能动能力是一个复杂结构,在感知上却是同一个:无论感知宇宙事物:天上的云,地上的山,水里的鱼……还是自己身体的生理过程:酸、麻、痛、痒……或者心灵的喜、怒、哀、乐……还是去凭空想像牛鬼蛇神……都得用概念。

科学的对象虽是些不依意志为转移的客体事实,但这些事实能为心灵所理解,却非要通过心灵创建的概念不可。我们务必得清楚----
按照概念才有人的心。

因此,心除非别活动,它一活动都是服从概念。人总感觉是自主的,觉不出自主本身就是在服从概念。人被任何对象所激活,都是在概念条件下的激活----这是人的直接经验,因而能进入我们心灵的就都是对象:只有被概念描述了才能进入。就连我们之知道自己,我们说“我”,也只是把“我”或“自己”这些概念加到感觉上。所以,若不取反观立场,人就只能被概念牵着鼻才子而不知,只去追逐对象,分不出追逐与反观,往往把天然东西与心理东西混搅不分。且不说上古的形而上学者不能区分先验与经验----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就染有拟人观;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理性经受了科学的一再洗礼,却仍旧频频地犯着这类错误。不说一般民众,那些嘴上挂着我们是“精英、学者、教授、作家”的人士,行文中也大量出现:失误、迅猛、腾飞、迷思、庞大、关爱、拚搏、精彩纷呈……等等公母不分的错误:其实“失”、“迅”都是空间描述,而“误”、“猛”却是人的心理;人心所能犯的只有错误,不是丢失;而发展是速度,速度可以有快、较快、很快,迅速,长足的发展……实在与猛无关;“猛”呢?其前可加“英”加“凶”,其后可以补“烈”;腾与飞都是行为,一个是上下,一个是平行,可以腾达,可以飞腾,却不能腾飞;若“迷”了就不能思,在思就未迷;庞就是大,只是多了一点形态性,无论是代表团,还是阵营,都只能说强大,而不能说庞大;……-
---可别小看了这些错误,从语法学看,只是个么实辈坏保(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williamhill官网
会员
donate

看williamhill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