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从县里开会回来,两人在分割他们辖区的大河边握手道别。过河后,乙便一屁股坐到大堤上,不走了。他远远望着甲的背影,心里像开了锅般。其实,他脑海里也没有更多的东西,只不过是想着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罢了。他看了一眼年年泛滥成灾的湍急的河水,嘴里不停地轻轻念叨着。突然,他一下子跳将起来,向办公地快速跑去。
第二天,乙这边便摆开了修整堤坝的庞大阵容。但见人声鼎沸,独轮车穿梭,红旗在半空中猎猎作响。整个冬天乙书记吃住在大堤上,人瘦了一大圈。不过,当工程竣工时,他走在坚固、整修一新的大堤上,望着对岸的破败状,心中却禁不住一番得意:这回可终于压倒他了。等夏天看好吧!
甲书记并非摆设。乙这边开始的当天他就知道了。当时,秘书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向他报告。甲闻言大吃一惊,准备打出的“发财”不由自主地在手中转了好几圈。但这仅只一瞬间的工夫。甲果断地打出“发财”,并连声催促发愣的下家快点。见状,原以爲马上要开会商议对策的各位委员于是安下心来继续修“长城”。
果然,洪水于夏天按时报到。乙这边无惊无险平安大吉。甲这边可就惨了。千疮百孔的大堤在洪水的冲击下如同纸糊的般,处处危机,时时危机。甲身先士卒,高烧不下火线,在省市县三级媒体大曝其光。起初,乙尚爲其先见之明而自鸣得意,以爲升迁一事已然十拿九稳。但洪水久久不退,对甲的宣传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升温,乙开始担心了。终于,他意识到这次自己失算了。
洪水给甲公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抗洪救灾的投入更远远高出事前修堤的费用。但这却丝毫没能消减好大喜功、讳疾忌医、对事实与灾难无动于衷的人们的成就感。洪水过后没有反思,反而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庆功大会上,甲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荣升副县座。乙尽管事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仍不免神情黯然。也就在那一刻,乙彻底成熟了。
有人说这两人将自己的仕途置于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之上,都是混蛋。甲甚至不惜损害民众和国家的利益,其坏尤甚。的确如此。但本文却不打算对他们的道德缺失大张挞伐。人是自利的,青年人爲了自己的前途而设计算计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自利有时会对社会产生十分积极的结果。如乙;但自利也有其边际约束,即不论动机怎样,其外化的结果必须不能损害社会的利益。不能似甲所爲。然而如甲之类却大有其人。虽然如此,但我们大可不必失望气馁。因爲只要能设计出合理的制衡机制,以私心制约私心,以野心对抗野心,则虽然我们无从将人自利的本性转化爲利他,却至少能将其行动限制在不危害社会的边界内。这且按下不表。
不论何时何地,人类都会全力对抗无论何种起因的天灾人祸。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和社会领袖身先士卒站在抗灾的第一线,对于及时正确决策、鼓舞民众斗志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十分重要,应该大力提倡。我们前面说过,这里姑且不论其个人动机如何?只注重社会效果。
甲在灾变中是起到了及时领导组织和鼓舞士气的作用的,而且他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毕竟灾祸无情,他完全可能因此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丧失生命,至少他可能面对领导对其表演无动于衷乃至反感的风险。因而,甲的行动的确还是大有令人尊敬的地方的。但是,爲政之道显然不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该防患于未然。除去不可预见的因素,政府的工作重心应始终是未雨绸缪,而非坐待灾变发生专一进行事后救援。乙避免了洪灾,保护了民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爲国家节省了稀缺的经济资源。其爲政意识远高于甲,更爲关键的是其作爲收效甚佳。孙子言,真正的名将是没有响亮的名头的。因爲他从不打需要激烈拼杀才能获胜的战争,而是始终做到未战而先胜,使胜利看起来易如反掌。波澜不兴间更凸显了谋略及指挥艺术的不凡。这才是真正的高妙啊!
显然,乙更应该受到奖励。但政府却本末倒置,将次一级的甲捧上前台。本来,两岸对比之下,甲方疏于防范的错误一目了然,但政府却不仅刻意予以掩盖,还将人祸吹嘘爲伟大的功绩,实在是颠倒黑白。
近五十多年来,williamhill官网 一直对天灾人祸大加粉饰。其间,名爲“大跃进”的大跃退造成国家几近破产,却成了高高飘扬的三面红旗;人祸导致的三年人相食的惨剧被宣传爲对抗天灾的丰功伟绩;文革十年内战的暴行摇身一变成爲反抗“林江”反革命集团的伟大战略胜利。我们当然还可以继续例数下去。但是剪刀加浆糊却只能改动纸面上的史实,真正的历史事实自在人心,是不可能爲任何党派和政府阉割的。真相最终必然将大白于天下,此前的所有掩饰与装扮都会被彻底剥去,任何人爲篡改历史事实的企图都是痴心妄想,不可能得逞的。
近来,政府不断强调要“三个代表”。这当然很好。但是如果政府继续漠视事实,文过饰非,甚至指鹿爲马,连最起码的实事求是都做不到,那是肯定连半个也代表不了的。只有在如非典类天灾人祸消除后惟有反思会检讨会,如同近期美国东部大停电恢复后只有事故调查委员会而无庆功会一般,“三个代表”才可能真正有所代表,williamhill官网 才步入了政治文明的门槛。
如此看来,美国虽然没有“三个代表”之名,却在行“三个代表”之实。有点意思,很有点意思。
(《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