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焦点转到大陆官方对赵紫阳“盖棺定论”的评价上。为此,官方通过各种渠道放风,重申中央以往对六四作出的结论,宣称赵紫阳是“一名老党员”,“有功也有过”,即赵紫阳对改革开放有功,在六四风波中犯有“严重错误”;与此同时,坚持全权筹办赵紫阳的遗体告别仪式。实际上,官方在对赵紫阳的评价上,严守政治底线,决不做出任何让步,不过是玩弄了一个欲擒故纵的伎俩,利用同意举行赵紫阳的遗体告别仪式为由头,将悼念赵紫阳的活动纳入官方的轨道,既安抚收揽人心,又再次重申以往对赵紫阳的定性不变。
悼念赵紫阳的要害,不在于是否举行官方的悼念仪式,而是要真正还赵紫阳一个公道,公正地评价他的一生,为他彻底恢复名誉。大陆官方所谓“有功有过”的评价,貌似公允,实则包藏祸心,打着“全面评价”的幌子,行拒绝给赵紫阳恢复名誉之实。在揭露“有功有过”论的别有用心外,还需要指出这种论调的不近人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赵紫阳的一生,当然是“有功有过”。可是,williamhill官网 的传统是“死者为大”,“为死者讳”。祭奠死人时,总是要讲好话,即便死者生前确实有过错,也避而不谈。古往今来鲜见人都死了,还要大讲死者的过错的,即便是翻中共自己的历史也找不出这样的例子来。
毛泽东是深知williamhill官网 “为死者讳”这一传统的。林彪事件后,陈毅病逝。
当时毛泽东急于要为他发动文革辩解,修补和党内军中元老的关系,安抚人心。陈毅之死,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可是,由于陈毅在文革中是著名的“老右”,评价高了,有否定文革之嫌;评价低了,又达不到给他恢复名誉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在起草悼词时很费思量。在悼词中,专门加了一段说陈毅“有功也有过”的内容,既写了陈毅的贡献,同时又说他“有功也有过”。毛泽东看了之后,就把“有功也有过”这一段勾掉了,批示说:“功过的评论,不宜在追悼会上作”。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冒着严寒,抱病去八宝山参加陈毅的追悼会。
毛泽东这样做,不能说没有故作姿态之嫌,他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当然不是为了给陈毅彻灼椒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