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陆《新华网》2月23日报道:汉江和丹江是大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涵养地。2006年11月,驻陕西的全国政协委员组团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与汉江、丹江水源地保护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目前虽然国家在水源地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汉江、丹江流域内生态环境在一些地方也有好转,但是水源地的生态在不少地方还在持续恶化,让人很担忧。
调查中发现,从总体上来看,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投资少、标准低、规模小、治理速度慢的缺点,尤其是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破坏势头正在加剧。现在水源地的水质情况已不容乐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正成为汉江、丹江的主要污染源。据统计,目前汉江、丹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约为1.2亿吨,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废水占91%,由于地方政府水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水源地的污染程度正日益严重。
政协委员们的调查引起了人们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再度关注,记者为此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由于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没建立起来,人为的因素和自然灾害对汉江、丹江流域已造成很大危害,而且生态危机急剧加深,尤其是土水流失的状况严重,不仅影响着南水北调工程调水的水质,还危及着调水工程的安全。汉江流域、丹江流域都地处秦巴土石山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降雨频繁,长期以来水土流失就很严重,虽然国家已开始对这些地方进行水土治理,但是有限的投资根本无法解决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
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介绍,2003年起该局就利用国家资金,在陕西南部汉江、丹江流域划出了6个水土保持的示范区进行了预防保护的工程建设,目前这些示范区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972.97平方公里,修建水平梯田48.27平方公里,退耕还林2134.7平方公里,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点4个,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但是由于原本水土流失的面积太大,近几年又自然灾害频发,加上陕西南部市县一级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汉江、丹江流域水土流失还是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尤其是汉江流域,在秦巴山区青山绿水的掩盖下,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十分惊人。另据汉中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向记者提供的资料,从汉江源头的宁强县到洋县长达150多公里的低山丘陵,地表土质松软裸露,是一处主要的流失区。从南郑县到西乡县长达180公里的地带每到汛期,泥沙就大量输送,堵塞河道、淤积塘库。
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当地水土资源,据统计目前汉中市汉江流域内坡耕地每亩每年流失土壤约8吨,全市仅耕地每年流失氮、磷、钾总量就高达32万吨,这使得土地砂砾化越来越严重,水源涵养十分困难,汉江水质也遭到污染。水土流失还增加了河流泥沙,威胁防洪安全,目前汉江流域的石泉县、安康地区等大部分水库淤积都很严重,如果不尽快遏止水土流失,长此以往,势必会直接影响调水安全。
其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危机的急剧加深,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考虑汉江、丹江流域数百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是为了保证“一江清水到北京”,对水源地老百姓来说直接受益并不大,因此水源地的群众对这项工程态度有些复杂,一方面他们理解国家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担心保护水源地会影响他们发展致富。
据了解,陕西南部的农民素有种植黄姜的传统,目前种植面积约有40万亩,占全国的一半,是陕南贫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陕西省黄姜加工业企业现有110多家,都采用传统加工工艺提炼皂素,每生产1吨皂素需要消耗130-180吨黄姜,平均排放污水600-800吨,废水中的COD含量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50倍以上。这些废水排入汉江、丹江后,严重影响着建成后的南水北调工程的正常运行。但是陕西大部分黄姜加工企业规模都很小,无力投资搞环保。要么由政府给企业财政补贴搞环保,要么一关了之。目前,各级政府并没有这方面的补贴,“一关了之”成为目前地方政府唯一的选择。但是关了这些企业后,种植黄姜的农民利益将受到损害,而截至目前政府还没有提出能够解决黄姜问题的有效办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陕西省的政府部门对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保护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宁陕县政府就先后对本县内的矿山企业、采石场项目、控矿域区搞了20多次专项治理活动,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0多起。然而,这些南水北调水源地的市县政府,却很少把引导老百姓致富和保护水源地搁在一起考虑。这使得政府的治理措施,常常治标不治本,每次专项治理都会查出环境违法行为,每次治理之后又会有新的环境违法行为产生。
位于陕西省境内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所在市县很多都是国定或省定贫困县,这里的老百姓过去主要依靠秦巴山里的木材、矿产、林副特产发展经济,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他们无法像沿海发达城市的人们一样,可以轻易地从一个谋生方式转向另一个谋生方式。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后,陕南的矿产开发受到了很大限制,黄姜等存在加工污染的生态资源开发也受到了环保专家的责难,这些对当地老百姓的发展致富都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陕南的白河、略阳等地的一些农民对记者说,他们十分理解决政府限制发展污染产业的举措,但是也要给农民指引一条环保的能致富的路子。决不能简单地进行环保治理,这会使政府解决了环保问题,却让当地农民承受了贫困压力。而且,如果政府今后还是无法给农民指出好路子,农民肯定还会走老路子,又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保护也会成了一句空话。总之,要让南水北调水源地能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得正视水源地老百姓的要求,在南水北调惠泽北京人民的同时,也要给水源地群众找出谋生发展的路子。
综合各种建议,目前有两种方法比较可行,一是国家启动大规模的生态补偿机制,如给黄姜加工企业在配备环保设置上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或是给水源地群众每年固定的经济补偿,二是由当地官员给老百姓尽快找到一条能致富的路子,而这里面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当地官员的素质,看能不能有这个本事。这两件事都得尽快考虑,不然水源地保护始终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危险,不过相对来说生态补偿机制更能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尽快给予考虑。
我想,钱,共匪有的是,但就看怎么用,给谁用,愿不愿意用,如果说用来迫害法轮功、吃喝嫖赌或是给子女出国留学做生意,那连眼都不用眨一下,但若是给普通的穷苦农民用,共匪恐怕就不舍得了,就算狠狠心拔几条肋骨,还要拼命“诏告天下”,唯恐全国人民不知道。再说说当地的“老爷”们,他们现在有几个有“闲”功夫愿意为普通老百姓致富去出谋划策,费心劳力?忙活半天自己捞不到任何好处的“份外”之事,他们万万不会去办的。至于广大失去生计的贫苦农民,唯一的出路不就是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吗?共匪篡国50余年,先是搞运动,然后是“洋跃进”。为了追求所谓的经济高增长,不惜以牺牲后代子孙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京津地区虽说不比江南水乡,但在历史上从来不闹“水荒”,君若不信,看看京津地区的许多地名就知道了。比如说北京有许多“海子”,天津则有“七十二沽”,这还不算曾几何时星罗棋布的大小“开洼”,而现如今则是踪迹难寻了。
现如今,邪恶的北京政权猛然发现自己要没水喝了,于是就把魔掌伸向了长江和黄河流域,还美其名曰“南水北调”。可是,碰到欲壑难填的“大淫妇”,有多少水也不够她挥霍的,况且,大陆在共匪连年的“黑星”照耀之下,近年来黄河时常断流,长江已成为死江。看看满眼乌黑的工业污水、闻闻恶臭发霉的生活垃圾,流失的黄土泥沙正涌向汉江、丹江清澈的水面,谁不会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的永续利用而忧心忡忡呢?
来源:原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