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认识的世界在牛顿之后,由哲学猜测进展到科学求证。牛顿的力学世界观建立在由培根、霍布斯而洛克营建的经验论思想基地上。年轻的英国国教徒贝克莱,开始了由牛顿的科学到洛克的哲学的抚摸和点穴。牛顿成为力学权威的时候,贝克莱才1岁。牛顿出版其名著《光学》的时候,贝克莱19岁,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学生。24岁那年,贝克莱写《视觉新论》触及光学问题,得出前所未有的结论:视学的对象并不不在观察者之外,而是在观察者心中,是上帝指导人们合理行动的语言。25岁那年,他写《人类知识的原理》,提出著名的"存在即被感知"的命题,流畅明晰地阐述了他的"非物质主义"的哲学思想。此观点由一个传教士提出来,却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客观实在性,言人所未言和闻所未闻,今日看来实乃大智慧。可当时牛顿及其学生等学界权威,基本上都没反应过来。很少有人认真读完全书,结论成为当时的笑谈。我也曾经笑过,却是自己没读懂。
贝克莱对洛克的经验论进行了比洛克细致的分析和理性的审视:我们所说的苹果、石头、树、星宿等,其实是"颜色、滋味、气味、形相和硬度"的感觉和观念的集合,苹果、石头、树、星宿等不过是人给自己的综合的感觉起的观念名词而已。他说:"一切可以感觉的性质,都只是颜色、形相、运动、气味、滋味等等,也就是说,都只是被感官所感知的观念",存在于感知者的心灵中。他说的很明晰:"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细读这些话,贝克莱并没胡说,他是非常理智地在论证分析和讲他思考的道理。倒是中共学者,斥责贝克莱胡说,凸现轻率。贝克莱主张唯心的感觉论,却不是唯心论哲学家。
贝克莱的思想其实比培根、霍布斯、洛克的思想更值得重视。他提出"存在即被感知"的命题,挑战从培根到牛顿的科技理性的物质主义,的确也戳到了英国经验论哲学和科学的软肋:否定神的客观存在,那么物质也会被否定。因为任何物体都要通过感觉和观念,才可以去认知。如何证明心外无上帝,就可以如何证明心外无物质。贝克莱点中了从培根到牛顿的世界观的认识论死穴。贝克莱比培根、牛顿更多的智慧是:利用经验论的缺陷证明上帝的存在--由于上帝客观存在和创造一切,才保证了科学的"感觉符号"和"自然法则"的可靠性。贝克莱伤残了英国经验论,却也没把问题真正讲清楚。如果他是佛教徒或者上述williamhill官网 儒家心学王阳明,那么他讲"心外无物"或"花在心中",那么是为了修炼和修养。贝克莱不懂这些,懂的是捍卫被科学弄得信徒们没有了信仰的虔敬心的宗教。他在玩哲学家的心跳,过了一把哲学家的瘾就专心传教去了,却忙坏了休谟。
休谟,自修哲学成名,当过市图书馆馆长和英国驻法代理公使,他倒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理解贝克莱思想的人。后人看懂贝克莱似乎也是通过休谟才看懂的。通过研究贝克莱的主观感觉论,休谟修正洛克的经验论,提出了他的知觉论:知识并非简单直接地来自经验中的感觉,而是来自经验中的知觉,即由感觉和反省得来的印象(例如看到的苹果)和由印象而来的观念(例如回想苹果的记忆及描述)。由此可知,休谟研究经验就比贝克莱更精细:感觉并非一切知识的来源,只是印象(知觉)的来源。这样,明白贝克莱把观念等同于感觉的做法错了,也就明白把感觉等同于感觉对象的做法犯了同等的错误。也就是说,休谟用知觉论证明:感觉之外有东西存在。可究竟是些什么东西--物质,上帝?休谟说:不知道。休谟是在告诉世人:并非存在即被感知,但人类只知道知觉(包括感觉)。
休谟这个观点在哲学上被称为不可知论,表明培根的科技理性所说那种独断论--归纳思考和事实验证可以确知一切--的知识,在英国开始不再狂傲。依据休谟的知觉论,知识并不具有依据自然界的因果规律主宰自然的力量。休谟也给我们分析了实证科学的因果观念推理的基础--现象的齐一性和人的习惯。这等于告诉世人:牛顿力学确证的并非自然规律,而是人们思想中的观念的联系。
休谟不可知论敲打的不只是科学的独断论,也敲打了宗教独断论。依照休谟的知觉论,神不可证明,证明的只是人关于神的各式各样的观念。这对教会是一重槌。但休谟对宗教和信仰的态度并非霍布斯那种否定,而是理性地指出:人们需要的不是教会搞的和护的宗教,而是"哲学和理性的宗教",能够包容常识和科学。休谟认为,宗教不可缺少,它是道德社会的根基和支柱,可以"改造人的生活,纯净人的灵魂,加强一切道义责任,并保证服从法律和国家的管理"。
培根种下的唯物论乌头和霍布斯浇灌的无神论罂粟,经过贝克莱和休谟的理性的质疑和限制,在英国昙花一现。但牛顿力学的机械论独断论女强人带给生活的改善还使人迷恋着她,对其问题暂时视而不见,直到世界出现两个犹太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