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纪第82首
英文:
When the great wooden columns tremble
in the south wind, covered with blood.
Such a great assembly then pours forth
that Vienna and the land of Austria will tremble.
中文:
当巨大的木柱们在震颤
南风吹来带着血腥
如此巨大的集团涌上前(搏杀)
维也纳,奥地利的大地在震颤.
本预言诗也是预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的情况。第一句诗中"巨大的木柱们"是本诗的时间密码,指农历"木木"年份的"甲寅"年1914年。第二句"南风吹来带着血腥",指1914年的夏季,奥匈帝国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暗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战争的第一个夏季就非常血腥。第三句"如此巨大的集团"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是巨大的集团。 德國 、 奧匈屬同盟國陣營, 英國 、 法國 、 俄國和意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 德国、 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 英国、 法国 、 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 在戰爭期間,很多。在战争期间,很多亚洲 、 欧洲和美洲的国家加入了协约国。其中意大利开始是同盟国之一,后来改入协约国。这两大战争集团的搏杀中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 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了1700亿美元。本诗第四句"维也纳,奥地利的大地在震颤",说明奥匈帝国是参战国,又是发动战争的国家,最后还成了战争的战场。
协约国的壮大
第8纪第46首
英文:
Paul the celibate will die three leagues from Rome,
the two nearest flee the oppressed monster.
When Mars will take up his horrible throne,
the Cock and the Eagle, France and the three brothers.
中文:
保罗的独身将死亡同罗马的三者联盟,
两个最近而受压的魔鬼逃走。
当火星占据了恐怖的王冠,
雄鸡和鹰,法国和三个兄弟。
本诗准确预言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两次壮大的过程,前两句讲1915年意大利转投协约国,后两句讲美国加入协约国。
本诗第一句里"保罗的独身将死亡同罗马的三者联盟"中"死亡"有两重意思,其实这一句诗由两句话组成:前一句是"保罗的独身将死亡",这是万能的神讲的一个玩笑,1915年在意大利有一个基督教的传教团体成立,这个团体名叫"圣保罗的女儿"(The daughter of Saint Paul),现在这个传教团体在世界60多个国家有分会,所以神开玩笑说:保罗的独身要完蛋了,因为"圣保罗的女儿"都出生了嘛;这句诗后一句是"同罗马的三者联盟将死亡",是说1915年意大利和德国,奥匈帝国的三者联盟要完蛋。1915年5月 ,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 ,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它的两个最近同盟国宣战,使它的两个同盟国邻居德国和奥匈帝国受到来自南线的压力,所以第二句说:"两个最近而受压的魔鬼逃走"。 同时,亦派志愿军协助意大利,以及圣马力诺战地医疗队。意大利军队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协约国的压力。
本诗第三句"当火星占据了恐怖的王冠"是个时间密码,指1917年"丁巳"年,即"火火"年;第四句"雄鸡和鹰,法国和三个兄弟。"是讲1917年美国这只"鹰" 加入协约国和法国这只"雄鸡"站在了一起,这样法国就有了"三个兄弟",他们是英国,美国和意大利。1917年 ,2月 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英国截获的德国电报 ,称德国在劝说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加上在之前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 ,使美国多只船只被击沉,于是美国以此为根据,在该年4月向德国宣战。
日德兰海战
第9纪第79首
英文:
The chief of the fleet through deceit and trickery
Will make the timid ones come out of their galleys:
Come out, murdered, the chief renouncer of chrism,
Then through ambush they will pay him his wages.
中文:
舰队司令设下欺骗和诡计,
将让懦弱者突出他们的编队:
突出,被杀,司令宣布嘉奖,
通过伏击,他们将付给他酬劳。
这首预言诗讲了在一次海战中,舰队司令设下"诱敌深入"的伏击计划,他派一支弱小的分舰队离开自己的大编队,突出到敌人前面去引诱敌人,尽管突出的分舰队会遭到敌人很大打击,但是他们会得到舰队司令的嘉奖,因为他们引诱敌人进入大编队的伏击从而能消灭敌人。就这么一个"诱敌深入"的海战计划,用西方语言就比较难表达些,害得这首预言诗也没有被破译。
其实这首诗预言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德国的海上大决战---日德兰海战,因为这次海战有个突出的特点:英国舰队司令和德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同一种海战战术,就是本诗描述的"诱敌深入"的伏击战术。
1916年5月30日德国"留佐"号战斗巡洋舰为首的舰队,沿着日德兰海岸向北海航行,并不时地在途中向德军军港报告,清晰地报出自己的航线和位置。"留佐"号是德国公海舰队所辖的一个舰队的旗舰。英国海军司令杰立克得到情报后决定:让贝蒂中将率领一支较弱的舰队迎战德舰,自己则率主力舰队跟在后面,等到贝蒂接触敌舰,佯装败退,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德国舰队。没想到,德军公海舰队司令舍尔的战斗方案也是派"留佐"号先行海上,诱引英军;自己率领主力舰队,随后跟上;"留佐"号一路频繁发报,目的就是向英军报信,以便诱引英国舰队上当。
5月31日下午2时英国分舰队遭遇德国分舰队,两者大打出手,而两方后面的大编队都以为自己计策得逞,所有舰只全速前进,想去吃掉对方。英国分舰队依计撤退时遭德国舰队沉重打击,损失了"玛丽王后"号和"不屈"号;英国分舰队贝蒂中将怒不可遏,仗着后面有大部队,又冲向德国舰队;这时德国分舰队也调转航向,全速向自己主力舰队靠近;等追击的英国分舰队发现德国主力舰队时,又赶快后撤,德国分舰队也仗着后面有大部队而追向英国分舰队,追击中损失了"留佐"号;结果两边主力舰队冲上来一看,那里还有什么"伏击",只能硬碰硬的决战了。
在这次大决战中,德军被击沉1艘大舰、10艘小舰,死亡二千五百余人;英军则被击沉3艘大舰、11艘小舰,六千多人丧生。据史书记载,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沈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上的勝利。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立克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现在看来,如果英国分舰队不首先诈败而撤退,英军的损失可能会小些
第二次马恩河会战
第10纪第7首
英文:
The great conflict that they are preparing for Nancy,
The Macedonian will say I subjugate all:
The British Isle in anxiety over wine and salt,
"Hem. mi." Philip two Metz will not hold for long.
中文:
他们准备在兰斯进行大战,
马其顿人说:我要征服一切:
英伦列岛正为酒和盐着急,
"唉",腓力二,麦茨不久将保不住了。
这首诗准确预言了发生在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要战役:第二次马恩河会战。
本诗第一句"他们准备在兰斯进行大战"是指1918年德国在西线战场上的春季攻势收获不大,1918年7月,德军为了迅速攻占法国首都巴黎,在统帅鲁登道夫的布置下,从两面包围巴黎的"门户"--兰斯城,想一举攻克兰斯,长驱直入巴黎。第二句又讲"马其顿人说:我要征服一切",马其顿原是奥斯曼帝国一部分,当时属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都是一战同盟国一方,所以这里用"马其顿人"指代德国人,德国人说"我要征服一切";第二次马恩河会战为德国在西线战场上最后一次大的进攻,他们原计划在美国等大量的协约国援军到达欧洲前,占领巴黎,彻底解决问题,"征服一切"。
本诗第三句"英伦列岛正为酒和盐着急"是讲当时协约国尤其是英国的困境,前线补给困难,本岛物质奇缺"正为酒和盐着急"。英国在法国前线一直维持了80万部队,战线长达9600公里,而且仅在1916的索姆河战役中就曾损失了超过50万。1917年2月德国宣布在大西洋进行"无限制潜艇战",想完全摧毁英国的运输线,目标就是要"饿死" 英国,在2月到7月间,每月击沉的运输船的总吨位超过了50万吨,在最高的4月份击沉的运输船的总吨位超过了80万吨,包括了7艘美国运输舰,也导致了美国参战。后来,由于美国加入护航舰队,英国用改装的武装商船引诱攻击德国潜艇,海上运输线才逐渐恢复正常。
本诗第四句预言了第二次马恩河会战的结果,这里用腓力二世指代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本章上一节提到过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儿子,继承了帝国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事实上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来希特勒德国自称为第三帝国,而一战中的德国被称为第二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第一帝国也称千年帝国。这一句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唉声叹气,本诗第四句说明了马恩河会战德国失败,在兰斯东面的洛林地区就将保不住了,"麦茨"是洛林地区的首府,而洛林地区是在普法战争中就被德国占领的地区,洛林地区保不住就是说明德国在战争中将彻底失败。
这里补充一下会战的过程:1918年7月15日德军马恩河地区集中3个集团军兵力准备从蒂耶里堡、埃纳河地段突破协约国军队防线,尔后向巴黎发展进攻,以夺取战争的胜利。法国第四集团军司令古罗将军根据战争的态势,认为德军即将对兰斯发动进攻,下令情报部不惜一切代价猎取德军情报。情报部门连夜闯入敌营,活捉一名俘虏,获悉德军将于零点10分发起炮击。于是法军炮兵部队提前开火,出其不意地对即将发起进攻的德军实施猛烈的袭击。4时50分,德军第1、第3集团军23个师经3个多小时的炮火打击后,在兰斯以东发起进攻,突破法军第一道阵地,但在第二道阵地前被猛烈炮火所阻。而在兰斯的西面,德国军聚集了第7、第9集团军17个师,以强大的优势兵力,突破了防线,并强渡马恩河。法军航空兵和炮兵轰炸马恩河各渡口和桥梁,迟滞德军前进。德军在第二道防线前面受到协约国军队的猛烈阻击。到了下午战斗异常激烈,整条马恩河都被鲜血染红了。德军靠人海战术,到傍晚时分才前进了三英里。协约国军队在防御过程中增调部队准备反攻。7月18日和19日24个师的法军加上美军,英军和同時,亦派志願軍協助意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意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奧匈40個師的兵力,緩减了俄法的壓力。意大利军队及350辆坦克从东西两面发起反攻。德军伤亡惨重,于21日向马恩河北岸撤退。到8月6日为止,在此战役中,法国军队损失9万5千人,德军损失17万人,英军和美军各损失1万多人,协约国军队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并由此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