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8-12-17 13:40:00作者: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向记者通报,为了让「原子时」与「世界时」协调一致,在2008年即将结束时,「原子时」将「拨」慢一秒。这样,2008年的总时长将为「366天+1秒」,从而成为1992年以来时长最长的一年。
按照国际计时组织美国分会近日公布的方案,2008年将加上一个「闰秒」,具体做法为,从国际标准时间12月31日23时59分59秒开始,校正世界各地 标准时间的原子钟,届时原子钟将会显示23:59:60,然后才是国际标准时间零时零分零秒,这是2009年1月1日来临的时刻。
「不过,对于williamhill官网
而言,这一秒并没有『多』在2008年,」研究员说,由于北京时间比世界时早8小时,williamhill官网
的这一秒,「多」在2009年1月1日7时59 分59秒后。根据国际协议,目前世界上有两种时间计量系统:一种是基于地球自转得出的「世界时」,一种是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
研究员介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在变慢。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自转速度的变慢使得一年的长度相应增加。当然,这种变化非常细微,一般要累计很久才会多出1秒。而这多出的1秒就会让「原子时」比「世界时」「走」快了一秒。
研究员表示,短暂的1秒钟对于普通人而言,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要求无比精确的现代军事、科研和数码技术而言,这1秒钟的误差却是坚决不允许的。为此,从1972年开始,国际计时组织从1972年开始引入「闰秒」的做法,当多出的时间累计到1秒后,「原子时」就要拨慢1秒。
研究员介绍,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变慢不是均匀变化,这使得有时一年要多出两秒钟,有时要累积7年才会多出1秒钟。若是一年中多出两秒,就会在该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加上,若只多出1秒,则会在12月31日加上。
最近一次增加闰秒是在2005年12月31日。王思潮说,今年到了「闰秒」年份,又恰好是闰年,因此今年时长就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