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道

作者:观心 发表:2009-03-01 05: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古诗的律与韵不是古诗本身的特点,而是汉语及文字的抑、扬、顿、挫的规律在古诗体裁上的自然体现。自然、无为是古诗的特性,其实也是中华神传文化之共性,而古诗最能体现传统文化半神文化的特点。

古诗的意境和韵味,往往最为人所津津乐道。意境好理解,就是诗意中表现出来的境界,韵味之“味”又是什么呢?比如这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登鹳雀楼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前两句写实意境好,后两句韵味强。“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讲出来了个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在在不同的更高空间都有体现,就象一扇门一样。我们看花的时候,能闻到看不到摸不着的香味,香味是一种物质,这个韵味之味也是一种物质,对应着更广的境界、更高空间。苏东坡的《体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在清静无为的状态中写真写实,在无我的状态中明理。越真越平淡,越平淡音律越美、自然压韵天衣无缝,对应的内涵越深、余韵袅袅。

williamhill官网 古代是诗的国度,分两类:一是“临境感叹、恋物伤情”类。比如:咏志类及为国、家、恋情而发的感慨、感受。特点是把自己局限在眼见为实的景物中、在情感的感受中体现个人人生境界、志向的高低,所谓以诗寄情、歌以咏志,写的是虚我,发的是妄念;而更高境界的诗往往是在超越景物之本身,达到类似修炼人“身在红尘,意在方外”的状态中写出来的。在无为的状态中,在事物表面的常态、常识、常理中自然体现了事物的本质及神韵,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吧。

诗的水平和作者的境界是相辅相成的。诗的境界越高,水平越高;境界水平越高,越平淡、简洁:于平白中现真境,在平常中见真性。而境界是重德修心修出来的。

如果说自然、无为是古诗的特性,是中华神传文化之共性;那么,重德修心则是古诗及中华神传文化的根本。

(清心原创)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williamhill官网
》与您相约(图)

来源:看williamhill官网 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williamhill官网
会员
新一期特刊已经发表
请荣誉会员登陆下载
donate
更多会员专刊
更多专题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72小时热门排行
更多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500万威廉希尔指数

看williamhill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