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一个国家的综合文化艺术,具有诚、信、善的美好特质,应该受到关注。陈凯歌所导《梅兰芳》电影,有如时光隧道般,把戏迷带进了民初年间,重温旧梦,如飨盛宴,真是脍炙人口。
剧评者,大多着墨于梅兰芳与孟小冬之间的悲欢离合,对梅氏艺术人文素养所谈不多。齐如山称赞梅兰芳「气质如兰」,一个人的气质风度,不是化妆打扮出来的,而是从内在散发出来的、从文学艺术熏陶出来的。
梅派艺术是值得肯定,可是艺术的背后是文化,没有文化的艺术,既不能持久,也打不动观众,梅兰芳被奉为「伶界大王」,直到如今还深为人们怀念的原因,就是他「文化领先」。
梅氏孜孜于本行技艺之外,曾向齐如山、李释戡求教吟诗填词;曾拜齐白石、汤定之门下学画习字。
一九四五年,梅氏在上海举行「梅兰芳画展」,作品包括仕女、花卉、佛像,尤其疏影横斜的梅花,出手不俗,受到画坛与参观者的好评。
一九三一年,美国好莱坞明星范朋克,莅临北京拜访梅兰芳,梅氏亲迓车站,用「英语」致欢迎词,其矻矻向学的精神,是许多艺人所不及的。
台湾有位京剧演员,在电台介绍《穆桂英挂帅》。她说:「穆桂英每想起杨家将,为保卫大宋江山,牺牲惨重,因此不愿挂帅征战,但经畲太君再三劝说,使她『蠢蠢欲动』,兴起挂帅念头。」
这位伶人显然文学素养欠佳,「蠢蠢欲动」应改用「怦然心动」来形容,方才贴切妥当吧。一个演员扮像嗓音都好,倘没有文学素养作内涵,她(他)的表演也是经不起考验的。
梅兰芳贵为「四大名旦」之首,但仍处处虚心向学,时时接纳雅言,充实自己,令人可敬可佩。
戏剧家田汉,曾以「功夫何只治花衫,文武昆徽学习馋」诗句,来描述梅兰芳对表演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治学的严谨态度。
国内戏曲演员,常感慨所得到的社会尊重,较西洋歌剧演员低了许多,殊不知西洋歌剧演员,淬砺磨炼,千挑百选,能登台献艺者,皆系出类拔萃,为精英中之精英。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应该多学梅大师,充实自己。有水平的演员,才会受到社会尊重和观众肯定。
来源:世界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