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明初定制,"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国学(国子监),曰府、州、县学。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 也。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明史• 选举一》)"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实习政务之事,称"历事"或"历事监生"。实习凡三月,经考核,上等者报吏部候补,但须回监再学习一 年,始正式授官。
孝慈皇后(马皇后)也非常重视国学教育及朝庭后备人才的培养。由于国子监生大部分是各地经科考选送至京的秀才或举人,不一定都是富家子弟。监生入太学后吃 住由国家供给,而为了免除家庭贫困监生的后顾之忧,"孝慈皇后积粮(从自己的俸粮中节省出来)监中,置红仓(红漆的小型米仓)二十馀舍,养诸生之妻 子。(《明史•选举一》)"不仅如此,孝慈皇后还颁懿旨,历事监生中尚未娶妻的,由皇后从自己的俸钱中出资,"赐钱婚聘,及女衣二袭,月米二石。(《明史 •选举一》)"
由于皇帝及皇后都非常重视教育,所以整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及各地学校的建立在洪武初期的几年间就恢复了,那么大明朝的文人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
周岁礼、童关礼、冠礼
据明万历年间的学者沈榜编撰的《宛署杂记》记载,明朝时期的风俗,孩子出生后,周岁时要行周岁礼,家人要为小孩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由于古人相信天命,所 以周岁礼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八仙桌或床上摆放各种物品,如银制或木制的玩具笔砚、书册、算盘、秤、刀剑等,让小孩爬上去抓取,大人则根据小儿抓取的物品及 其先后次序来判断小孩将来的志向,富贵人家及贫民百姓皆然。俗称"抓周"或"挝周"。明朝时期,从京城的国子监到地方府州县的学校,只要能成为学校的廪生 (秀才),学生吃住均由国家供给,因此即使贫民百姓也可送儿子入学。但是,如果没学成或在学校学习期间违反规定犯事者(后面将简介),将被学校黜降(斥 退),不仅要给学校当一段时间的伙夫,而且总计吃了国家的多少粮食都要由家长设法退还。因此,贫民百姓一般会重视抓周时自己儿子的志向才决定是否送孩子入 学。
周岁礼的最后,要给孩子戴"百家锁"或"长命锁"、"记名符"、"项圈"等,有的地方还风行向邻居每一户人家乞讨一根线,将此线编织成 "百家线",穿在长命锁上。"记名符"则是让小儿拜附近寺庙或道观中的僧道为师傅,成为其记名弟子,并佩戴僧道所画的符箓,以驱邪祛祟,却病延年。当时的 老百姓认为,此举能保命,防止小孩夭折,故富贵人家及贫民百姓皆依此俗。
男孩长到十二岁时,还要举行"童关礼",即去掉小孩脖子上戴的长命锁,表示小儿已经度过了危险的童年,长大成人了。
williamhill官网 古代成人礼中,很重要的一个礼仪就是冠礼(女子为笄礼),据《礼记•冠义》中的规定,男子二十岁必须举行加冠之礼,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表示其 已经成人。大明朝制度则规定男子十五至二十岁均可举行冠礼。由于《礼记》还规定了:"礼不下庶人",因此明朝以前,普通老百姓不需要举行冠礼。而据《明史 • 庶人冠礼》载:"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下及庶人,纤悉备具。"也就是说,明太祖规定普通老百姓(庶人)也要举行冠礼,并规定庶人冠礼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参 照朱熹的《朱子家礼》而在仪式上有所简化。但是《明史•庶人冠礼》中也说了:"然自品官(九品以上的官员)而降,鲜有能行之者,载之礼官,备故事而已。" 据笔者考证,明朝时期,普通百姓之家如果出了一个读书人,则会举行冠礼。
文人的冠服
大明朝的服饰集汉唐服饰之大成,而又有独创之处,若将各阶层人士各种场合所穿戴的服装集合在一起来评价,其衣冠典丽多采,美不胜收。依明太祖洪武初年规定,全国士庶一律用明代特有的"网巾"在头顶束发,头戴明代特有的方巾(四方平定巾)。
据《明史•舆服》记载,未授官或退休的文人(儒士)、州县在学学生(生员)、京城国子监学生(监生)的服装,经过了几次变动才定下来。洪武三年,明太祖诏 令士人戴四方平定巾。洪武二十三年,"定儒士、生员衣,自领至裳,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不及肘三寸。"实际上穿戴时,没有要求衣服要剪裁的这么准确, 因为有些学生尚在成长之中。洪武二十四年,有大臣向太祖提建议,"士子巾服,无异吏胥(官府小吏),宜甄别之",因此太祖敕令工部制作文人的服装样品若 干,并亲自甄选裁定,经过三次的试作才定下来。儒士、生员、监生服装名曰"襕衫","襕衫"的衣服式样始于北周,后世沿袭,宋、明、清时为秀才举人的公 服。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故称。不同朝代"襕衫"的样式上存在着颜色搭配上的差别。如宋朝时,"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辟 积(襞积,衣服上的褶裥)。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宋史•舆服志五》)"明朝时,襕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黑边)。
在明朝,经会试及殿试后及格者称为进士;殿试中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据《明史》及《大明会典》记载,状元的服装为:"状元冠二梁,绯罗(深红色丝绸)圆 领,白绢中单(里衣),锦绶(锦制绶带),蔽膝(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纱帽(纱制官帽,样式如乌纱帽但不是黑色),槐木笏,光银带(银饰 腰带),药玉佩,朝靴,毡袜,皆御前颁赐,上表谢恩日服之。"文中"二梁"本为古冠名,古代以冠上的梁数区分官职的级别,不同朝代规定不一样。明朝时,六 品、七品官戴"二梁冠";而明朝的状元冠用"二梁",它有一个意思是考中状元者,授官当在六品或七品之间。"药玉佩"是指经药物煮炼过后的玉石,其色泽光 润,称药玉,用药玉做的玉佩。状元的冠服在殿试后皇帝钦点状元时颁赐,状元过后需上表谢恩,然后才穿戴。
明朝时进士的服装请观看2009年美国神韵艺术团演出的节目《大明风》,演员所穿戴的服装即为明朝时期的进士服,"进士"其实就是学有所成,可以被授予官 职的文人。据《明史•舆服三》记载:"进士巾如乌纱帽,顶微平,展角阔寸馀,长五寸许。"明朝洪武年间即规定了,状元及进士均由御赐乌纱帽。或许有观众会 问,为什么演员所戴的乌纱帽不是黑色的呢?因为状元及进士是准官员了,但尚未被授官职,所以乌纱帽不是黑色的,准确的说应该称为"进士巾"。其实最早的 "乌纱帽"出现的南朝宋时,那时的 "乌纱帽"也不全是黑色的。明朝时,宫中的女官有一种冠服也戴"乌纱帽",这种"乌纱帽"也不是黑纱做成的。"宫人冠服,制与宋同......弓样鞋,上 刺小金花。乌纱帽,饰以花,帽额缀团珠。结珠鬓梳,垂珠耳饰。(《明史•舆服二》)"
状元及进士的服装也只是穿几天而已,除状元的服装外,进士的服装过后都要送到国子监收藏。"(进士服)廷试(殿试)后颁于国子监,传胪日服之。上表谢恩 后,谒先师行释菜(祭祀至圣先师孔子之礼)礼毕,始易常服(襕衫),其巾袍仍送国子监藏之。(《明史•舆服三》)"文中的"传胪日"是指殿试公布名次之 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比如四月初四日殿试,则三天后的初七日为"传胪日"。状元及进士被授予官职后,即 有专门的官服。
大明朝的教育制度
明朝时期学生必学的书本与唐宋时期差不多,主要是《四书》、《五经》。《四书》在明清时期又称为"四子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 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五经》即《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经义的部份主要以朱熹的《十三经集注》为准。明太祖有鉴于前朝科举考试之流弊,因下诏于德才兼备的举人中取士为官,每三年大比,太祖 均于殿试中亲自策题或面试把关。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太祖诏曰:"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前元(元朝)待士甚优, 而权豪势要(朝廷要员),每纳奔竞之人(常常接纳那些钻营取巧热衷名利的人),夤缘阿附(这些人攀附和阿谀权贵),辄窃仕禄(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官职)。其 怀材抱道者(那些德才兼备的人),耻与并进(耻与阿谀之辈为伍),甘隐山林而不出。风俗之弊,一至于此。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明白经义 并以道德修身)、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评定)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朝廷内外,中央及地方)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 官。 "
汉唐以来,教育制度最完备的就数明朝。洪武二年,太祖在京城设立国子监后,即谕中书省大臣曰:"(译自《明史•选举一》)历代学校的教育,到元朝的时候其 弊端是最严重的。那时的朝野上下,颓败之风盛行,学校虽设,但名存实亡。天下大乱后,兵祸连年,人们只知道战争,习练兵器,已经忘了如何祭祀天地神明。朕 却认为治国必须以道德教化为先,而道德教化以学校为根本。现在京城虽然有了太学,但全国各地的学校还没有设立起来。因此,宜令各郡县均设立学校,聘请德才 兼备的儒士为师,教育学生,讲论圣人之道,使天下士庶的风俗日渐回归正道,让国家治理成先代圣王的太平盛世时期。"
府州县学校
当时朝廷设立十三个布政使司,分管天下140府,193州,1138县。另有边疆少数民族的(羁縻)府19,州47,县6。县以下还有卫、所的行政区域划 分。从洪武三年开始,全国各地的府、州、县甚至卫所均开始兴建学校。其建置为:府管辖的学校设教授(领国家俸禄的学官,以下同),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 一名(相当于现在的校长)。俱设训导,府四名,州三名,县二名。生员(学生)之数,府学四十人,州、县以次减十。师生按月供给食米,每人六斗,有司给以鱼 肉。学官的月俸按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别。据《明史•选举一》记载:"生员虽定数于国初,未几即命增广,不拘额数。"也就是说,学生的数量虽然在洪武初年有定 制,但后来随着全国人口的增加,读书之风气在全国盛行,学校学生的数量就没有限定得那么严。由公家提供膳食补贴者称为廪膳生(廪生,有定额),定额之外的 称增广生(增生),自己解决吃住,但可根据学习成绩成为廪膳生。
又据《明史•选举一》记载:"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从汉唐以来,学生入学时,均于《五经》中选取 一经先学习,学通一经后,才能学其它的书本,资质鲁钝之辈,有可能穷其一生都不能学通一经。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四书》、《五经》每一本书的内涵都很 大,并不是现在的人想像的那么简单;当然对古代的名家而言,就不同了。唐• 王维曰:"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唐•李商隐:"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等等均言其事,这是古代读书人必经 的一个过程。
明朝的地方学校将科举考试中必考的项目,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骑马)、书(书法)、数(算术)设科分教。也就是说,除了《五经》中的 一经必学之外,这五科也是必学的课程。教育学生务求其成才,顽皮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者予以斥退。刚入学的学生称为附学(附生),吃住必须自家解决。各地设 提学官,每年给府、州、县的学生举行考试,称为岁考。根据考试成绩分为六个等级,一二等(学生)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挞责,五等则廪、增递降一级,附生 降为青衣,六等黜革(开除学籍)。经过考试,有可能附生、增生成了廪生(由公家提供膳食补贴,也称为秀才);而廪生也有可能降级甚至被黜革。岁考一二等的 学生,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中式者即称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才有资格进京入国子监深造,或直接参加礼部的会试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明代对学校的教官也有一整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不仅有文化考试,而且还要依据所教学生出人才(中举及中进士)的数量评定成绩,不合格者一样会被黜革,丢了"铁饭碗"。
学校对学生的管制更为严格,"生员入学十年,学无所成者,及有大过者,俱送部充吏,追夺廪粮。(《明史•选举一》)"也就是说,十年寒窗,还考不上举人, 或犯大过的,都要送去各衙门当小吏使唤,拿一点微薄的俸禄,过此一生。以前曾经吃了国家多少粮食的,全部要退还给国家。什么是犯大过呢?凡接受赃款赃物、 奸淫偷盗、冒充他人籍贯、嫖宿娼妓、居丧之期娶妻妾,犯事严重者,"直隶(京城)发充国子监膳夫(伙夫),各省发充附近儒学(学校)膳夫、斋夫,满日(期 满后)为民,俱追廪米。犯轻充吏者,不追廪米。(《明史•选举一》)"
南京国子监
上面所讲述的是地方学校的规定和教学内容。而京城的国子监学风就更浓厚,规定也更严格,因为能进入国子监的学生一般都算是朝廷的后备官员了。国子监的学生 主要有几种来源:举人称为举监(生),只要是在地方考中举人的,都可进入国子监深造,当然也可直接参加进士的考试(会试),会试落第的举人一般也都进入国 子监再学;而直接由府州县保送的生员,称为贡监(生);朝廷有品级的官员子弟入学的称为荫监(生);富家子弟援例捐纳财货入监读书的称为例监或捐监 (生);不管是怎么进入国子监的,都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目不识丁的人是进不了国子监的。
南京的国子监就等于是大明朝庭唯一的一所大学(永乐十八年迁都北平后则有南北国子监之分),校长称为(国子)祭酒,还有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 录、典籍、掌馔、典簿等教官若干人。每月的初一、十五全校放假一天,除此之外,每天都要上课。国子监分成六个堂,名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 业。每个堂再根据学生的人数分为几个馆,类似于我们现在学校的班级。每天早晨,祭酒、司业坐堂上,属官自监丞以下至典簿,以次序肃立堂上。唱名,诸生上前 作揖毕,教官质问经史,监生拱立听命应答。然后再回馆授课。
学习的内容除了《四书》、《五经》以外,兼及刘向的《说苑》,以及朝廷的律令、书法、算术、洪武十八年朝廷颁布的法律文件《御制大诰》。每月测试学生《五 经》、《四书》义各一道,诏、诰、表、策论、判(案)、内科(朝廷内法律条文)二道。每日练习书法二百馀字,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智永、欧体、虞 体、颜体、柳体的字帖为法。每次考试都会计积分,文理优秀的每次计一分;次者半分,再次者没分数。一年中积分达到八分的监生,不用参加进士的考试就可直接 授予官职。比如:"洪武二十六年,尽擢监生刘政、龙镡等六十四人为行省布政、按察两使,及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官。(《明史•选举一》)"
监生不仅吃住无忧,而且还可给假省亲、结婚、奔丧等。每逢大节庆时均给赏钱。但管理也很严格,监生中,每班选一人当"斋长",配合教官督促诸生功课。衣 冠、步履、饮食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严格遵守礼仪法度。晚上一定要在监住宿,有故而外出必须先报告给本班教官,并让斋长带领请假的监生将事由报告给祭酒批 准。监丞负责记录每一个监生的过错,有不遵守规章者书之,三次犯错的责罚,四次犯错的监生就遣送回原籍。使用学校的堂宇宿舍,每天的饮食澡浴,都有严格的 规定。回乡省亲、婚姻等,以道路远近给予期限。违限者谪贬到远方的衙门当小典吏,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当上正式的有品位的官员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学风及严格的管理,所以历科的进士及状元大多数都是出自于太学(国子监)。比如洪武二十一年(西元1388年)廷试,明太祖亲自阅卷,国子 监的监生任亨泰被认为是 "对策详明,以天下为己任",擢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太祖敕令在太学中建状元坊。洪武二十三年,连中三元的状元许观,也是经过太学深造后考中的,所以他 的名字也被镌刻在太学的状元坊上,以后就成了定制,凡是经过太学深造后考中状元的,均在国子监中立状元坊。
科考取士
明清时期,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一般是三年举行一次,由各府州在八月份左右举办,乡试合格者即称为"举人",乡试第一名 的称为"解元"。举人及国子监中学习优秀的监生才有资格参加第二年二月份在京城由礼部主办的"会试",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都可参加当年四月初由皇帝 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 身 "。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由礼部主办的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分为三场,一般是以二月初九日为第一场,过三日为第二场,又三日为第三场。初场试《五经》中的经义二道题,《四书》义一道; 第二场论一道;第三场策一道。中式后十日,复以骑(马)、射(箭)、书(法)、算(术)、律(令)五事试之。都合格了才算是"贡士",会试第一名的称为 "会元"。然后参加殿试,以确定中进士的名次,"贡士"一般都会中"进士"。殿试中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如果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 "连中三元"或称"三元及第 "。大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三元及第的仅有两人,商辂,许观。
文武全材的大明朝文人
从以上的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整个教育体制是williamhill官网 历史上最完备的一个朝代。因此,在这种教育体制下造就出来的人材也一直被后世所称道。以下笔者只简单介绍几位。
大名鼎鼎的解缙(西元1369年-西元1415年),洪武三十一年进士及第,官至翰林学士。他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诗歌、书法、散文等方面有很高的造 诣;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他是《永乐大典》的总编纂,著名的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即出自解缙之手笔。
杨慎(西元1488年-西元1559年),明朝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与解缙、徐渭被后世称为明朝的三大才子。正德六年(西元1511)年状元,授翰林修撰。为官禀直方正,又以忠言直谏为后世称道。
王世贞(西元1526-西元1590年),明朝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西元1547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他以诗文望重于世,与李 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明朝"后七子"。他提倡"文必西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文风,独领当时的文坛二十年。
还有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吴中四大才子"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徐祯卿、文征明。
大明朝的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重文武双全的人才培养,不仅在府州县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就有武学方面的课程,而且在乡试及会试中都要考骑马和射箭等武学科 目。因此,纵观大明朝约三百年的历史中,能被称为军事家的几位朝廷官员,大多数都是进士出身,如于谦,永乐十九年(西元1421年)进士,官至宰相,明朝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相信很多人还会记得于谦写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毛伯温,正德三年(西元1508年)进士,官 至兵部尚书,明世宗有诗赞其曰:"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翁万达,嘉靖五年(西元1526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他曾亲自带领大明将士驰骋 疆场多年,打了很多胜仗,使敌军闻风丧胆。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西元1619年)进士。卢象升,天启二年(西元1622)进士;史可法,崇祯元年(西元 1628)进士。等等。还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郑成功,也是科班秀才出身,十五岁即成为廪生;只是因为时局的原因,朝廷没有再开进士科考试了。抗倭名将俞大 猷,早年也是科班秀才出身,后来又改参加武举考试,嘉靖十四年(西元1535年)获第五名武进士。
williamhill官网 古代的教科书,不仅教给人做人的道理,还教给人治国安邦的政治军事才能。笔者上面所列举的大明朝著名的军事家、将领,每一位又都是有节气的文人,深受后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