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至00年代的英国护照
先打个岔: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繁体字“護”简化的时候舍去了言字旁,换上提手,变成了“护”?
我还没找到答案,不过这个简化字很合逻辑:抬手保护自己的家门,象形字难得比这更形象了。
倒是那个繁体字让人琢磨。“蒦”在我身边常用的字典里没找到,翻开《汉语大字典》第五卷才发现它念huò,意思包括“商量”、“持取”和“规度”,还有“惊视貌”和“高视”。
给“蒦”加个言字旁固然也能看出情理;说话商量绝对是一种高尚的自卫手段。不过它难免让我想起“秀才碰上兵,有理说不清”的那个熟语。
记得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曾经有人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若是根据这种道理,“护”显然也比“護”更中用。
安全护送
不过言归正传。
前几天早上醒来,我朦胧中听到历史学家大卫·卡纳迪恩(David Cannadine)正在广播里追溯护照的历史。
他说,在他所见到的所有文献里,最早提到护照,或者至少是类似文件的,是《圣经》旧约的《尼希米记》第二章里。
在那里有一段记述了尼希米(Nehemiah)手持波斯皇帝赐予的诏书去大河西岸犹太省份办事的情形,文中提到这份诏书通知当地官员务必准他通行,并提供安全护送。
卡纳迪恩还引述了莎士比亚《亨利五世》里面国王的一段话:
“如果有谁没勇气打这一仗,就随他掉队,我们发给他通行证,并且把沿途所需的旅费放进他的钱袋。我们不愿跟这样一个人死在一块儿。”
光绪年间的williamhill官网 清代护照
护照与国籍
虽然莎士比亚英文原文里说的是passport,也就是护照,但中文在这里把它译作“通行证”确实更顺当,因为“护照”两个汉字尽管当初也是为了在国内出行提供便利,这些年恐怕很少这样用了。
原因我想在于当今的护照虽仍然继续用于通行,但同时也是确认国籍的文件。
历史上的护照也好,passport也好,却并无这种功能。
直到19世纪,英国人想去法国,与其申请一本英国护照,倒不如跑到法国在伦敦的大使馆,办一本法国护照用着方便。
反过来,打算来英国的外国人也同样可以去当地英国使馆申请英国护照。
防范
卡纳迪恩说,这种做法直到1858年之前都基本无人过问。
不过在那一年,意大利革命党人奥西尼(Felici Orsini,1819 - 1858)办了一本英国护照,化名前往巴黎刺杀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1808 - 1873)。
虽然他和同伙向驱车前往歌剧院的拿破仑投掷的炸弹炸死了8个人,炸伤了142人但是拿破仑自己安然无恙,奥西尼两个月后却送上了断头台。
因为奥西尼是从英国出发,拿的又是英国护照,这件事在英法之间酿出一场风波,最终导致帕默斯顿勋爵(Lord Palmerston,1785 - 1865)的政府倒台。
而这个事件更长远的一个影响,就是英国在那以后加强了护照的管理,限制英国护照只发给本国国民。
80年代以前,williamhill官网 只有少数对外国人开放的城市,多数地方都需要先办好旅行证才能去。
没有护照的世界
然而,就在对拿破仑皇帝行刺未遂事件之后三年,法国反倒干脆取消了护照的发放。
在19世纪后叶的几十年中,欧洲多数国家也没多少人用护照了。
卡纳迪恩对此的解释是,铁路在那个年代开始遍布欧洲,而各国政府拿不出应对这种人潮涌动的配套监控措施。与此同时,无需护照也被当作为自由开放的象征。
等到1900年前后,他说欧洲只剩下两个最专制的国家还要求本国国民出走,或是外国人入境时办理护照,那就是俄国和奥斯曼帝国。
间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结束了这种局面。英国在1914年通过了《国籍与外国人地位法》,其他国家也都纷纷实施严格管制,没有护照就别想走动。
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敌国间谍特务的渗透,另外也是为了阻止那些有宝贵技术的本国人才外流。
到了1920年,在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操办下,各国协调了护照的形式,32页的护照取代了各国先前使用的各种规格。
不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护照仍然是一种不幸的必要,他们总希望可以回到没有护照的世界。
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国工党政府外交大臣贝文(Ernest Bevin,1881-1951)也说,他希望有朝一日能从伦敦的维多利亚火车站坐上火车,无需护照便前往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现在想来,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吧。
(鸿冈 201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