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2010年7月下旬williamhill官网 的因特网上广泛流传着一篇“三峡大坝能抵挡几年一遇的洪水?”的文章,文章很短,只有四个标题。
“2003年新闻,三峡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2007年新闻,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2008年新闻,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10年新闻,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问题就是三峡大坝,到底可以抵挡几年一遇的洪水?
这时,御用专家就出来解释了,不是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变小了,而是williamhill官网 人不懂williamhill官网 话,理解错误了。
williamhill官网 普通的百姓不懂williamhill官网 话,这倒不要紧,因为他们没有决策权。不知道当时对三峡工程有投票表决权的全国人大代表,是不是也不懂williamhill官网 话?williamhill官网 的决策者,是不是也不懂williamhill官网 话?
三峡工程的电照亮半个williamhill官网 是什么意思?
一位名叫笨小孩儿的网民是这么理解的:那时新闻报导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说以后圈里都用三峡的电,不用烧煤了,当时我还特别感动。
一位名叫张飞第二的网民接着说:我也看到了这个地图了,当时也挺感动的……以为用电不要钱了。
看来williamhill官网 人真是不懂williamhill官网 话。三峡工程的电照亮半个williamhill官网 的意思是,三峡工程发的电供应华东、华中、华南和华北电网,而这些电网的覆盖面积是半个williamhill官网 ,也就是新闻报导中在地图上画的那个圈。
其实三峡工程一年发的电,刚好能满足北京市一年的用电,多了没有。为了让北京人用电,让四分之一的北京人移民,北京人能干吗?
万吨轮船从上海直达重庆是什么意思?
这万吨轮船不是人们看到的万吨级远洋海轮或者是豪华的万吨游轮,而是由四条三千吨的货轮捆绑在一起的船队。而这样的万吨船队也不是一年十二个月都可以航行的,最多只能航行四、五个月。从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到现在,既没有一条万吨轮船也没有一只万吨船队从上海直达重庆。
三峡船闸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五千万吨是什么意思?
如果三峡船闸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运行,不会因为水流量大而关闭,也不会因为设备检修而关闭,更不会因为多雾而关闭;如果通过三峡船闸的船只都是万吨船队,如果通过万吨船队都是装了货物的,而且都是满载,那么三峡船闸单向通过能力可以达到每年五千万吨。这样的条件能满足吗?
三峡工程的泥沙淤积问题基本可以解决。这是什么意思?
有三个答案可供选择:
1、三峡工程的泥沙淤积问题可以解决。
2、三峡工程的泥沙淤积问题不可以解决。
3、不知道三峡工程的泥沙淤积问题可不可以解决。
问题基本可以解决,是工程可行性论证中的一种特别描述方法。意思是,一般的问题可以解决,特殊的问题难以解决或者不能确定是否能够解决,也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三峡工程的泥沙淤积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特殊的问题。再者,工程可行性论证要回答的不是问题可不可以解决,而是如何解决,具体措施是什么。
最难读懂的一段中文
前面谈了不少williamhill官网 人不懂williamhill官网 话的例子。相信读者的williamhill官网 话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面一段文章,是williamhill官网 科学院院士戴定忠写的,论述的是三峡工程泥沙淤积为什么能够得到解决。文章比较难懂,特别是隐藏在句子之间的意思。当您读懂了这段文字,您就理解,为什么黄万里先生说的三峡工程永不可建的道理。
“三峡水库是个峡谷河道型水库,库容量仅为年径流量的百分之五,两岸岩壁坚实,天然河道水流比较大,挟沙能力强,悬移质泥沙基本上是『穿堂过』,修建大坝后,水位抬高了,水流减缓,挟沙能力降低,造成水库淤积,在运用的前十年,泄流排沙比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但随著淤积的增加,库区河床抬高,水流挟沙能力增强,泄流排比也要增大。根据计算,运用三十年时的排沙比为百分之五十左右,运用六十年为百分之九十,八十年后为百分之一百,库区冲淤基本达到平衡。”
读懂文章的读者请继续往下看。
从字面分析,三峡水库最后达到泥沙冲淤平衡,政治家以为三峡水库的泥沙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仔细一想;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在建设三峡大坝之前,长江重庆至宜昌河段的平均水力坡度约为万分之二,即每一百公里有二十米的水位差别,重庆至宜昌六百多公里,两地水位差为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米。正如戴定忠所言,由于水力坡度大,挟沙能力强,悬移质泥沙基本上是穿堂过,没有淤积。
但仔细分析三峡河段泥沙淤积的情况,并非所有时间段都没有淤积。在汛期,三峡河段流量最大的时段,由于江水中所携带的泥沙多,水流不能带走所有泥沙,以致一部份泥沙在河床底部淤积起来。
所幸汛期之后,三峡河段不是马上进入枯水期,而是基本上于每年的九/十月份有一个过渡时期,此时流量仍然较大,但江水中泥沙含量少,水流有多余的力量可以将汛期淤积下来的泥沙带走,当地人称“走沙期”。汛期淤积一些,走沙期冲走一些,纵观长年,长江重庆至宜昌河段冲淤平衡,泥沙不在河床底部淤积,似乎便是所谓的“穿堂过”。正如戴定忠所说:“修建大坝后,水位抬高了,水流减缓,挟沙能力降低,造成水库淤积,在运用的前十年,泄流排沙比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
水库为什么会发生淤积?泥沙淤积在水库的什么部位?
我们可以看到,大坝坝址处的水位抬高最多。如果按照正常蓄水位计算,大坝坝址处的水位从海拔六十三米到海拔一百七十五米,足足抬高一百一十三米。大坝上游各地随著距离的增加,抬高幅度逐渐减少。
而三峡工程最为重要的目标是防洪。所以每年汛期到来之前,将水位降低到海拔一百四十五米,把防洪库容腾空,准备存储洪水用。这样大坝坝址处的水位抬高八十三米。由于坝址处的水位抬高(最少八十三米,多则一百一十三米),所以水流减缓。
水流减缓,水力坡度减小。三峡工程泥沙组认为:平均水力坡度从原来的万分之二,减小到建坝之后的万分之零点七,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与宜昌至沙市的上荆江河段平均水力坡度接近。上荆江河段为一淤积河段,泥沙是进来的多,出去的少。所以戴定忠说,造成水库淤积。泄流排沙比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意思是:进入水库的泥沙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是穿堂过被冲出水库,而百分之六十五的泥沙则淤积在三峡水库中。那么泥沙淤积在水库哪里呢?主要淤积在水库末尾重庆处。这一点,戴定忠没有明说,但已在文章中暗示。
必须指出的是,泥沙组在研究泥沙问题时,只考虑坝址处水位保持海拔一百四十五米时的情况,因这对于减少泥沙淤积最为有利。泥沙组不考虑防洪时抬高到海拔一百七十五米的情况,因为对泥沙组来说,水库的“排浑蓄清”,比防洪目标更为重要。
戴定忠继续写道:“但随著淤积的增加,库区河床抬高,水流挟沙能力增强,泄流排比也要增大。根据计算,运用三十年时的排沙比为百分之五十左右,运用六十年为百分之九十,八十年后为百分之一百,库区冲淤基本达到平衡。”
这里戴定忠并未写明:三峡水库从淤积到库区冲淤基本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水库本身、以及受到此过程影响的周围生态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库区冲淤基本达到平衡”这一句并不重要。关键点仍然是哪里的淤积增加?哪部份河床抬高?抬高多少?水流挟沙能力为何由弱变强?库区冲淤达到平衡后,三峡水库处于怎样一个状态?周围生态环境将发生变化?
在水库末尾重庆处淤积有三个发展,一是向坝址处延伸;一是向上游延伸;一是继续在当地淤高。淤积向坝址处延伸,坝址处水深最大,也是水库死库容最大的地方,存蓄泥沙的能力大。淤积在水库末尾重庆继续淤高,就迫使重庆的水位继续上升。重庆河床的淤高,迫使上游来水流速减小,产生淤积,所以淤积向上游延伸,也是必然的。
淤积向坝址处延伸,对于水力坡度加大,水流速度加快,水流挟沙能力增强,泄流排比增大,没有正面的作用,因为坝址处的水位不会因此而降低到海拔一百四十五米以下。三峡水库防洪限制水位海拔一百四十五米是一个不可能降低的高度。
只有水库末尾重庆水位上升,加大了重庆和坝址处的水位差,两地水位差加大,平均水力坡度也加大。水力坡度加大的结果是:流速加大,水流的挟沙能力增强。水流的挟沙能力不断增强,排出水库的泥沙也是越来越多,最后回到平衡状态。
但是,水流的挟沙能力不断增强,泄流排比不断增大背后的生态环境变化,是戴定忠不便直接写出,而需人们进一步去理解的:在三峡水库从淤积到库区冲淤基本达到平衡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泥沙在水库末尾的淤积。只有重庆水位由於泥沙淤积的不断加高,重庆和坝址处的水位差才会不断加大,水力坡度才会不断加大,水流速度才会不断加快,水流挟沙能力才会不断增强,泄流排比才会不断增大,最后达到冲淤的动态平衡。
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戴定忠认为要八十年。八十年后,泥沙不在三峡水库淤积,而是“穿堂过”,从这点上来说,八十年后又回到三峡大坝建设之前的状态,这样重庆至宜昌河段的平均水力坡度也回到建坝之前的状态,重庆和坝址处的水位差也回到建坝之前的状态。只是八十年后,重庆的绝对水位高程,已经不可能回到建坝之前的状态。
如果政治家认为,八十年三峡库区冲淤基本达到平衡,三峡水库的泥沙问题已经解决,那么“重庆”,便是他们为泥沙冲淤基本达到平衡所付出的代价。
williamhill官网 人,您读懂了这段williamhill官网 话吗?
结束语
正因为williamhill官网 人不懂williamhill官网 话,所以才有了三峡工程。
看williamhill官网 编者注:此文来自共识网,注有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