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孩子
北京东北城郊的黑桥村,孩子们在一间特殊的简易教室里上课。这间教室是用集装箱改造的。这些孩子是农民工的子女,他们在这里参加课余活动,也将在这里迎来“六一”儿童节。
北京黑桥“可移动打工子弟活动中心”是由一家非政府组织设立的。这个组织名为“打工子弟爱心会”。“爱心会”希望农民工的孩子们在放学之后能有一个学习和活动的场所。这里为孩子们提供家庭作业的辅导,绘画课程,还有室外的篮球场地和其它体育器械。这一切都免费提供。
“可移动活动中心”的课业辅导项目最多能接收200个学生,但体育场地向所有人开放。因为许多农民工孩子放学的时候,他们的父母还在工作,所以“爱心会”希望这些孩子可以在这里度过课余的时间,而不必一个人等待父母。活动中心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一名9岁的孩子李建京(音)告诉前去采访的路透社记者,学校的功课很难,在这里有老师可以辅导他。
黑桥也有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有600多名学生。学校的学费大约2000元,这相当于许多农民工一整个月的收入。许多学生十四五岁就辍学,跟着父母打工,辛苦赚取微薄的收入。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的结果,2010年williamhill官网 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6千万。可是这些农民工的孩子跟随父母漂流在城市里,却仍旧面临就学难的问题。在黑桥的孩子们,由于父母没有北京户口,他们无法免费就学,只能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可是,这些处境艰难的学校也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
“民生观察网”创始人刘飞跃长期关注民工问题。他向德国之声介绍说,这些农民工子弟小学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师资水平也难以保障,孩子们即便成绩优异,也无法升入公立高中就读。一些孩子因此而失去读书的动力。
刘飞跃说,虽然官方有“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要让孩子们都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二元化的户口制度,以及弱势群体难以为自己争取权利的社会现实,都使得民工子女就学难的解决其路漫漫。
“打工子弟爱心会”希望通过民间的力量帮助这些孩子。他们已经在williamhill官网 开设了由六个集装箱改造的“可移动活动中心”,也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为民工的子女提供的英语课程、实习培训和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培训。“爱心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孩子们热爱学习,希望这些课余活动能增强他们的兴趣,也鼓励他们多在学校里读书,而不是早早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