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3日《华夏时报》报道“部分央企打保障房旗号搞自建房,分配监管难把握”。
文章写到:今年沉重的保障房建设任务,使得各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都被推到了前台,而像这样原本处于灰色状态下的企业自建房则在保障房“军令状”的掩护下,似乎堂而皇之地变成了“阳光房”,保障房分配环节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愈发明显。
对此,作为保障房建设主管部门的住建部似乎也在“静观其变”。一位接近住建部的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各地对这一政策利用得好,并加以规范,“在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那么重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那么,我们需要问,我们的保障房到底给了谁?
保障房不是没有,而是一直存在,只是没有像目前这样大张旗鼓地公开叫嚷着给央企国企事业单位甚至行政机关。一直以来,很多城市的所谓经适房,基本被职工集资建房代替,真正流入民间的经适房凤毛麟角。在我的经历中,很多地区的所谓经适房实际就是公务员房的代名词,更大量的经适房是用早年国有划拨的土地给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员工自建的保障房。我更清楚的是,恰恰是这些在目前看来的属于特权阶层的,才能拥有几套各种品类的政策房。
我不相信制定政策者不清楚这样的现状。而目前房价被推动,真正的巨大压力者,不是户籍人口,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非户籍人口。那么,我们的保障房1000万套还是3600万套,有多少才是给这些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
国土部的举措是耐人寻味的:据报道,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5月13日称,公共租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应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以40平方米为主。
很明显是给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减负。但是,所有保障房品类中,只有公租房与新进城市人口有关,却在60平方米以下的标准中,搞出一个40平方米标准,这种政策出自国土部情何以堪?而且,2011年的公租房仅有220万套,占保障房的22%。那么未来的五年,3600万套保障房中,公租房总套数大约800万套,但新增城市人口每年却是1500万人。那么60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面对的是800万套公租房,这部分最该保障的人群,不买商品房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大肆鼓励城市集资建房的同时,左右手互搏的老顽童国土部大侠,同时出台的政策是禁止集体土地建设保障房。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表示,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擅自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和企业自用土地建公租房和“小产权房”等问题。国土资源部为此下发《通知》要求,严禁此类行为。
小产权产生的土壤无疑是城乡土地二元结构,人为地设定标准,才是土地乱局的基础,更是大量拆迁遏制案件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土地管理法》新法修改与《国有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出台的关键时刻,土地执法部门的观念还停留在城乡土地的二元结构上,不能不说土地乱象还将持续下去。
如此厚此薄彼的土地政策,我们还相信多少是属于新增城市人口的呢?而北京这样的城市,近郊城中村改造,加入到保障房的棚户区改造顺理成章,年度400万套是可以确保的。加上大量上马的央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集资建房,还加上所谓的限价商品房,完成年度任务易如反掌,但是,这些却与普通百姓相距越来越远。
你相信这样的保障房乱象,会遏制住房价?那么除非五年限购延续永久。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商界评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