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桥(网路图片)
最近williamhill官网 接连发生桥梁坍塌事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可见桥梁对人们生活影响之重大。无论现代桥梁如何花样翻新,若追究其根源,都没有超出古人所创造的梁桥、浮桥、拱桥和索桥几大类。
更原始的还不是架在较大河流上的上述这几类桥梁,古人最早是涉水过溪河,后来懂得脚下垫着石头更舒服,于是就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说法。在此基础上出现一种形式最原始的堤梁式桥,俗称“石磴桥”或“碇步”。
笔者老家附近的浙闽山区沟谷纵横,溪流交错,至今还有不少村民靠碇步过溪涉水,保留着多座石磴桥。
石磴桥很早就已经出现,《考工典拾遗记》记载:“舜命禹疏川奠岳,济巨海,鼋鼍以为梁。”《竹书纪年》中也说“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东至九江,架鼋鼍以为梁”。
鼋鼍是一种特别巨大的乌龟。而在浅滩溪涧中刚露出水面的石磴、大石块,远远望去,就如一个又一个露在水上的乌龟背,古人形象化地称其为鼋鼍。
《尔雅》“释宫”篇中解释说“石杠谓之徛”,“徛者,步桥也,按即聚石水中,以备步涉者”。水中筑起一个接一个石块,形成一座堤梁式的石桥,就是“架鼋鼍以为梁” ,这些石块就叫做石磴。
最早的石磴是挑选比较规整的鹅卵石,把它们铺设在河床浅而窄的地段。石磴的间距略大于半米,相当于不高大的南方人的步幅,在一年大部分时间,石磴上部露出水面,其表面呈长半米至一米,宽零点三米左右的长方形,踩着石磴过溪河自然比涉水方便。寻找合适的天然石块不是一件易事,把石块直接铺在河床上,又容易被溪流冲走,后来人们就用青石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石磴,固定在河床建桥。
建造碇步最困难之处,在于如何把石磴坚牢地固定在河床上,不被水流冲击移动位置以至丢失,这大致有以下几种办法:
最常见的是把石磴的下端做成楔状,深深砌入河床,并在碇步根部及上下滩以卵石密砌滩基;如果河床底部是巨石,在巨石上凿出榫眼,石磴的下端做成相应榫头插入,这种做法最坚牢,但只能可遇而不可求。
较宽的溪涧上,需要较长的石磴桥,就在第一种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其法是在碇步上下溪床用大面积的井字形松木架,框定卵石砌成的滩基,以稳固碇步。
虽然采取了上述方法,遇到山洪暴发,还会发生冲垮碇步的情况。所以在枯水季节要对碇步进行检查和维修,但遇到大的洪水过后,还是要重建,从前都是乡里热心公益人士出资和组织做这些事情。
即使不是山洪暴发,仅仅下了一场大雨,溪水流量增大,冲击滩基,引起石磴根部松动,走碇步就有一定危险。
因为碇步只容一人过,乡间行走在碇步上,人们自觉形成“长让幼、男让女、空手让挑担、轻担让重担”的良好风尚,行走在狭窄的山道上,情况也是如此。笔者见过唯一例外的情况,是坐落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仕阳镇溪东村村南仕阳溪上的仕水碇步。
仕水碇步有二百多齿,每一齿都是高低两块条石拼成,低的供一般行人通过,高的供挑担的人行走,保证担子里的货物不会沾水。碇步可以视为桥梁的雏型,除了发洪水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当成桥的廉价替代品使用。
碇步虽然便宜,但绝不粗陋;相反,它不像筑坝那样惨无人道,也不像架桥那样兴师动众,看似有意无意地堆些石头,既方便了行人,也没有阻断河流,真是williamhill官网
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绝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