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首歌里曾经这样唱:“走走走,鞋子坏了换一双,心情湿了早点儿晾一晾,一颗心一个人一条路,一辈子就让你走不完”。在这个崇尚自由的年代,“背包客”俨然成为这一时代文化的简称,拿起背包,行走天涯,用心聆听这个世界,我们走的不是路,是人生……
古丝绸之路
丝绸连接东西文化,驼铃响彻千年古道。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化物产交流的通道,所蕴含的丰厚历史和文化价值一直受到世界关注。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东起平凉、天水与陕西相接,西至敦煌、瓜州进入新疆,全长1660公里,古遗址文化非常丰富。
一、天水市
1.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为williamhill官网 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
重点洞窟:135窟(俗称天堂洞);142窟(北魏);37窟(隋);127窟;44窟(西魏);123窟(西魏);165窟(西秦或北魏早期);5窟俗称“牛儿堂”。(隋、初唐、经宋、明重修);121窟(北魏晚期,宋重修)。
2.水帘洞石窟(拉梢寺)
水帘洞石窟群坐落在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钟山峡谷中,包括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和三清洞五处石窟,这里群峰叠嶂,奇伟挺拔,实为人间仙境。水帘洞在石壁上,为拱形自然洞窟。雨季山顶飞流直下如水帘,因有此名。
水帘洞长约50米,高30米,深20米,洞内水锈青苔,红绿斑驳,乱石穿孔。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原有菩萨殿、老君阁、四圣宫等殿阁。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历代屡有修建。殿外石壁现存北魏壁画约30平方米,绘千佛。北1公里,有千佛洞,原有7窟,现残存壁画绘千佛、说法图、飞天、供养人及牛车,具北周风格,画面着色瑰丽,残存造像,圆润丰满,神态各异。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题记、雕塑作品、壁画及木构遮檐最为珍贵。
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
3.后街清真寺
后街清真寺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人民西路。因秦州城五城相连,该清真寺在“西关城东北角”,早年称西关清真寺。礼拜大殿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成化四年(1468年)扩建,保存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寺内现存石碑五通,但最珍贵、历史价值最高者是“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和清嘉庆二十四年“督宪禁止永不在寺装粮碑”。“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是甘肃境内最早的阿拉伯文碑刻,其碑记是非常重要的回族文献,它们除了在语言学、文字学方面的研究价值外,对研究元明清三代西北伊斯兰教传播和发展史、回族源流史、中阿文化交流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后街清真寺还珍藏一颗重约千斤的朱砂红色陨石,视形状俗称“牛心石”,现置于大殿对面的照壁前,甚为珍贵。寺内还藏有丰富的阿、汉文匾额、楹联、题字和经卷。
二、兰州市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东北与兰州市接壤,南濒刘家峡水库(今名炳灵湖),西北与青海省民和县为邻)境内,黄河北岸的积石山中,开凿于西秦建弘年间(公元5世纪初)至明代,为当时一大佛教胜地。现有洞窟34个,龛149个,内有石雕像、泥塑近800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是稀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西秦的造像和壁画,造型刚劲挺拔,色泽绚丽多彩。具有一种古雅朴实的风格;唐代石雕大佛弥勒坐像,高30多米,是利用天然石柱峰雕刻而成,造型丰满潇洒,栩栩如生,体现了唐代高度的艺术技巧。
三、张掖市
1.张掖大佛寺
位于张掖市西南部,创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O98年),原名迦叶如来片寺,是甘肃省境内最大的西夏建筑遗存。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民间传说,大佛寺建成之后,笃信佛教的西夏皇太后梁氏常到寺内朝拜、居住,在此设道场,大作斋会。又传说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国的开国君主——元始祖忽必烈。别吉太后死后,灵柩也停殡在大佛寺。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
2.马蹄寺石窟群
马蹄寺北距张掖市65公里,位于甘肃省肃南县马蹄山,又称“普光寺”,是肃南在区最著名的佛教寺院,该寺马蹄殿青古石板上有两个明显的马蹄印迹,相传为天马下界所留,故此得名。马蹄山古名临松山,又名丹岭山,青松山。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远在西汉初年,是匈奴阿育单于的避暑胜地。
马蹄寺“三十三天洞窟”极具特色,整个洞窟开凿于一面垂直的山崖内部,从洞窟的入口算起,约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踩着甬道上的那一阶阶被千百年来的游客踏磨得凹陷下去、棱角几乎变圆的石级,弯着腰、吃力地在陡峭、狭窄、蜿蜒的山体内部往前“爬行”。
肃南县成立于1954年,是williamhill官网 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
3.骆驼城遗址及墓群
骆驼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一座苍凉肃穆的土垒废墟静卧在荒漠碱蒿之中,与不远处红砖亮瓦、绿树成荫的移民新村形成了鲜明对照。居高鸟瞰就像盖在现代画卷上的一方古印章,凝睇近视却又分明是组合起来的大型泥塑群,每一道缺口、每一处凸凹都记录着风雨的洗礼,战火的雕凿,这就是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北凉古都、唐代重镇骆驼城遗址。
神秘的骆驼城曾让后人产生了许多遐想。相传,西夏王李元昊在攻打由回鹘骆驼王子镇守的骆驼城时,因城池坚固久攻不下,便命人用乱木、骷髅镇住了从山上流向骆驼城的“臭门泉”。断水后骆驼王子支持不住,以土丘水缸假制米山面岭、油缸醋井来迷惑城外重兵,摆出誓同来敌一决死战的架势,而在背后则调兵差民开挖了一条自城中直通往今罗城红寺坡的地道。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骆驼王用饿马摇铃、悬羊擂鼓的手法掩敌耳目,他自己则率领城中军民老少潜入地道悄然远遁。
四、嘉峪关
果园—新城墓群
果园—新城墓群位于嘉峪关市新城乡西南、酒泉市果园乡北的戈壁滩上,面积13万平方米。墓葬多存有砂砾堆积的封土、墓道,大型墓或家族墓群处在砂砾围成的茔地中,发掘所见为砖室墓。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墓门上方砌筑雕砖的门楼,雕砖造型有侧兽、力士、雷公、鸡首人身或牛首人身像。墓室有二室或三室。还有一些壁画墓,大多一砖一画,以墨线勾勒然后施彩,内容有农桑、畜牧、林园、酿造、狩猎、屯兵、营垒、出行、宴乐、庖厨、驿传、六博、坞壁和建筑装饰图案等,应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唐墓用模印砖砌成,室壁嵌十二生肖、技乐、骑士雕砖,地面铺莲花纹方砖。果园—新城墓群是河西走廊魏晋、唐代的代表性墓群,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的“地下画廊”。
五、瓜州县
1.榆林窟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西南约70千米的踏实河两岸。榆林窟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一脉相承,同为娇纵姊妹窟。现存41窟,其中东岸30窟、西岸11窟。无纪年题记,依洞窟形和壁画判断,唐4窟、五代8窟、宋12窟、西夏4窟、元代4窟、清9窟。
榆林窟壁画保存完好,内容丰富,主要有经变、佛像、密教图像、佛教史迹、装饰图案、供养人等。其中有些形象为其他地区石窟所未见,如描写瓜州节度使曹氏家族的供养像(第十九窟)、都勾当画院画家的形象、知画手武保琳供养像(第35窟)、西夏时期党项武官画像、唐僧取经图等。壁画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有铁线描、高古游丝描、也有兰叶描。
2.锁阳城遗址及墓群
在联通东西文明的古丝绸之路上,文物遗迹星罗棋布,古老传说飞扬着神秘。在古城遗迹丛林中,有一座古城与一个植物的名字紧密相联着,虽历经沧桑,繁荣不再,但仍令无数现代寻梦者着迷,这就是瓜州县境内的锁阳城。
锁阳城原名苦峪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约70公里的戈壁滩。始建于汉,兴于唐,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汉唐古城之一,是集古城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古垦区等多种文化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这里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烽燧信息传递系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范本;这里的古垦区及古代水利灌溉系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标本;其沧海桑田的沙漠化演变过程也是williamhill官网 西部最典型的活标本。
六、敦煌
1.悬泉置遗址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的交界处,1987年被考古工作者发现。悬泉置遗址是一座方形小城堡,面积2400平方米,边长50米,遗址门朝东,四周为高大的院墙,西南角设突出坞体的角楼。坞墙系用长、宽、厚约40、20、11厘米的土坯垒砌而成。考古时发掘出15000余枚汉简和17650件各类实物。
在对遗址文物的整理过程中,专家发现有一块墙皮保存较为完整,长222厘米、宽48厘米,上面书写有一封诏书,题为《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经研究考证,于近期得出结论,此诏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环境保护法”。
2.玉门关遗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长城烽燧的周围,还有明显房屋遗迹。
(文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