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摄影师的秘密武器─滤镜
我经常向学摄影的朋友强调滤镜系统脚架系统的重要,有人说滤镜是数码时代专业摄影师的秘密武器。对于作为一个职业摄影师,滤镜就跟相机和镜头一样地重要。专业摄影师的摄影包中放所有类型的滤镜,有色梯度渐变镜,柔焦镜,冷调镜,彩色增强镜和色彩矫正镜。偏振镜和彩色偏振镜如蓝黄偏振镜的效果是不能用软件复制出来的,甚至连梯度渐变镜的效果都要比用计算机处理的要好得多。使用彩色渐变跟后期是两回事,效果是不一样的,具体体现在色彩层次感与立体感上。 数码后期是在已经定型的数据上做改变,要能做出彩色渐变的效果会对色阶做大幅度的破坏(压缩,或是增加原本不存在的色彩),4096阶一般而言可能被大幅挤压。在技术上要保留最大的自然度与丰富的细节,后期上要控制好调整的幅度, 对于破坏色阶的事情紧量少做。使用滤镜在光线进入镜头前就已经被改变,传感器接受到的灰阶已经被滤镜改变,换言之假如传感器配合相机的图像处理芯片一共有4096阶,那么透过滤镜这些色阶全部能用到, 所以层次与细节被最大化。数码后期上,可以处理出有色镜的效果。如果讲究原汁原味的,还是可以考虑有色类的滤镜的。
最常用的依次是:圆偏振镜CPL--->渐变镜GND--->灰镜ND(灰镜排最后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经常用CPL来代替0.6灰镜),玩功能性滤镜还是建议玩方形插片式的,上下可调,可控性强。如果拍摄大量的日出日落景色,或者你喜欢拍摄有明亮光线和阴影的风光图片,又或者喜欢在图片中有大面积天空,那么阶度渐变镜会使你的照片更加棒。彩色渐变使用软的,过渡自然。 不会有唐突感。 相反,如果你是个阳光蓝天的摄影者,偏振镜是更好的投资。
偏振镜是风光摄影中最重要的滤镜。偏振镜是一种至今难以ps替代的玩意,它最大的作用是消除眩光与反光,比如隔着玻璃,或者你觉得太阳的位置不合时宜,非常彪悍噢!此外偏振镜还是夏季摄影之宝,可以让天空更蓝,凸显云彩,甚至水面更清澈。附赠功能是减光两档,因此如果你没有钱买中灰减光镜,那么用偏振镜替代也不坏。在密云的天气偏光镜同样有明显的效果。虽然它不能将灰色的天空变蓝,但它可以通过去除表面的反光使色彩更浓。比如,在密云的天气下每片叶子、玻璃的切面和湿滑的石头都会反射一些来自灰色天空的光。这些反光明显地使色彩变淡。加一块偏光镜在镜头前,转动它你会发现色彩变浓。
有时候在旋转偏振镜的时候你看不到任何变化,这是因为偏振镜只在光的方向和偏振镜的轴成90度角时有作用。如果光线直接来源于你的背后或者你正在直接拍摄光源(日落),偏光镜将不会有任何作用。但如果光线来自你的左侧或右侧,或者直接来自头顶(中午的日光,密云天气),滤镜将魔术般地去除反光、压暗蓝天、消除荫翳并使色彩饱和。有两种偏光镜,线偏和圆偏。老式的手动相机可以使用线偏振镜(便宜的那种)。自动聚焦和数码相机需要圆偏振镜,因为线偏振镜会影响测光和自动聚焦。
大多数偏振镜有一点偏蓝色。所以虽然所有的颜色都可以透过,但经常会在照片上留下可察觉的蓝色印迹。为了避免蓝色一些厂商已经生产一种“暖调”(warm-toned)偏振镜。这种组合滤镜是极棒的,最经常使用的是Singh-Ray“A13暖调偏光镜”。其他厂商入Heliopan, Tiffen和hoya也在生产暖调偏振镜。建议买高质量的名牌偏振镜Singh-Ray, Tiffen, Hoya, Heliopan, and B+W。B+W 应该要比 FORMATT 要好吧,必竟 BW 的 CPL 是比较一线的产品。FORMATT 的 CPL 应该是他们家的二线产品,他们家的 ND, GND 等是比较好的,FORMATT 的105 CPL 属于性价比形的。高坚(Cokin)蓝黄偏振镜使全幅图片成暖色调的同时将景物中的金属蓝和黄色/金色增强。Singh-Ray Gold-N-Blue Polarizer号称能化腐朽为神奇。
自然调的偏振镜在实际拍摄中,本来就会有些偏冷,特别在处理水流的时候,暖调偏振镜其实就是加了一些配方来抑制自然调偏振的偏冷问题。而COLORCOMBO有点给偏振加暖的意思,总结来说就是:自然调:实际使用时多数会偏冷(特别在处理水流时),暖调:抑制偏冷,会让画面中性(特别在处理水流时),COLORCOMBO:真正的偏暖。COLORCOMBO 是 Singh-Ray的特色镜之一,用到的机率肯定是暖调偏振多。但像 COLORCOMBO, GOLD-N-BLUE, VARI-ND 这几Singh-Ray看家镜自有他用到地方的妙处。
中灰渐变镜可以让平庸大白天的风景与湖畔倒影的照片化腐朽为神奇白天的天空比草地亮许多,如今最好的相机也不如人类的眼睛宽容度高,所以永远做不到所见即所得,相信这是所有有上进心的初学者曾苦思过的难题。你总是顾此失彼,如果天空湛蓝,那么草地就会暗淡无光——反之草地正确曝光,天空就会过曝。那么,我们分别对天空与地面测光,并且在一张照片上使其完美融合就好了!首先你会想到ps——可是我说了,这是很有“档次”的ps,你必须在拍摄时就用raw、包围曝光拍摄多张同角度的素材,才可以保障ps的效果。而在ps被发明之前,老一辈摄影师使用中灰渐变镜。中灰渐变镜又粗分软渐变与硬渐变,还可以细分出诸如针对山脉的曲线渐变等等。
Singh-Ray制造了大量具有不同型号的渐变区域(硬边,软边,倒转,条状等等)的专业梯度渐变镜以应付不通的景物。在地平线清晰的时候选用硬边梯度渐变镜,相反的情况则选软边梯度渐变镜。一个可以完美地使用软边梯度渐变镜的地方是有倒影的湖面。将深色的部分盖过天空并将变浅色的过渡部分盖在倒影上。阶度渐变镜具有一到五级从完全透明到最深密度的密度变化,可以适合90%需要,其中包括Singh-Ray的1,2和3级硬边和1,2和3级软边Galen Rowell中性密度阶度渐变镜。对于初学者,推荐高坚系列的灰色阶度渐变镜。相对来说档数越低偏色情况会越好。一般来说3档以内都能控制的不错。
滤镜规格
1. 中灰渐变镜,准确的说,每一个规格都有特定的用处,刚接触的朋友千万不要理解成减光档数越高,效果越好。
2. 从使用频率上来说,0.6软渐变和0.9软渐变是用的最多的。适用于大多数场合。可以部分代替硬渐变和反渐变的使用范围。这两片,个人比较推荐优先考虑0.6,出片会自然,而且符合减光档数越低对偏色影响越少这点。当然 0.9 对偏色影响也不大,减光比大,看上去地面很亮,不太自然,当然也有不少朋友比较推崇用 0.9这片,这两片的选择纯脆看个人喜好。
3. 如果经常去海边,要考虑 0.6硬渐变和0.9硬渐变,甚至还要考虑用 0.9反渐变,在海边硬的比软的用处要大。
4. 减光镜,如果是树脂型的,选择减光档数尽量不要超过4档。档数高的会引来更大的偏色可能。如果要使用4档以上的。请尽量选择光学玻璃加镀膜的。可惜的是目前插片减光镜绝大多数都是树脂的。玻璃的又都是圆形镜
5. CPL,看着自己的经济能力,看着选就行了。基本上每个品牌都有高中低端的系列。
6. 不要过份的迷信玻璃的渐变镜,因为一次依然机会借得一片价值几K的玻璃GND,试过以后没发现比树脂的要好。同样的曝光下明显透光性偏弱,锐度影响也不见得优异。而且从透光率上来说,不加镀膜的玻璃在透光率上是要输于现代光学树脂的。
7. 黑白镜,黑白镜主要用在黑白摄影上,一般常用的规格是: 8黄,11黄绿,21橙,25红
红色主要用在拍风光上,橙与黄色类的主要用在人像上优化人的皮肤,绿色主要用在处理植物上
8. 有色彩的镜,渐变镜之类的,数码上其实已经很少用的,很容易用后期。胶片爱好者是不可缺少的,常用的是 日落镜,蓝镜,等。
HT 滤镜的品质随密度的增加下降的很历害,尽量不要选择超过4档的片子(或是在使用时组合达到四档以上)。我觉得你的问题可能出现在镜片上的染色不均匀,片子对应的地方有几个特别深的色块。这么深的滤镜,估计也很难在镜片上看的出来。这也只是一种猜测。不过确实没有镜片是完美的,拍风光的话,一些后期处理还是需要的。
摄像滤镜和摄影滤镜
摄像滤镜和摄影滤镜在光学设计的要求上会有很多不同,摄像镜都比较厚,比较重。摄影镜比较轻,比较薄。光学素质上来说 好的摄像滤镜和摄影滤镜不会有质的区别。使用寿命来说,玻璃镜怕碎(100MM宽的玻璃镜重量不低哦),树脂怕划(一般的擦划不会影响成像)。同使用染色剂制作的摄影镜和摄像镜,都会存在一个由时间而产生的染色剂变质的问题。
FORMATT 是摄像用滤镜,原本是用在摄像上的,使用的支架件叫遮光斗。当然现在不少国产摄影用支架,都已经可以支持摄像滤镜的使用。同属于摄像滤镜的,除了 FORMATT(其实FT在摄像滤镜里只是个小弟),还有施耐德(德国品牌不用多说,相对于天芬来说产品线很少),天芬(目前摄像镜里销量上的老大,产品线齐全),柯达(曾经摄像滤镜的鼻祖,现在末落了)。
制于玻璃渐变,是这几年由摄像渐渐进入到摄影领域.相对来说以摄像的高要求,这些专供摄像的玻璃渐变与减光镜在色偏与锐度控制上就相对严格,当然他与树脂滤镜的制程与材料,到接合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另一个领域的制程了. 厚度达4MM小碰撞也不会有事,这类高密度玻璃(如SCHOTT SUPERWITE)毕竟他的硬度比铜还高. 不过他跟CPL, UV镜, 镜头一样,你摔到硬度高的石头或是地面上会碎的可能性就非常之高. FORMATT HD玻璃滤镜,上天下海,没觉得不妥,当然如果自己不注意,别说滤镜,连相机架在云台上都有可能碰翻掉导致损失. 而暗角问题,我使用1635, 几个方法可以让4MM滤镜在16MM 端使用两片无暗角, 甚至加上CPL也不会有. 希望对你有帮助.
滤镜品牌
国外的风光摄影师基本使用的品牌是 LEE 及 Singh-Ray摄影滤镜,LEE 目前属于摄影滤镜里高端产品销量上的老大。LEE 的滤镜会根据光学要求来选择使用CR39树脂或是玻璃。比如 LEE 的 BS 是玻璃的,PL,特效等镜也是玻璃的,但 GND 是用 CR39 的。同属于摄影滤镜的还有美国的Singh-Ray (这是摄影滤镜里的奢侈品,产品线很少,但款款有特色,当然价格昂贵),还有和 FORMATT 公司出的摄影滤镜 HITECH ,以及法国的高坚(最早使用CR39在创意滤镜里的厂家)。Singh-Ray 和 LEE光学素质都是顶级的,相对来说 Singh-Ray 的做工和品控要更好一些。LEE 的出片要清淡些,Singh-Ray 有些偏品色(有点Singh-Ray 特有色调)。http://www.singhraycn.com/blog/ 这里有很多Singh-Ray 拍的风光片。Singh-Ray 的还原有些暖调,个人认为适合拍摄日出和夕阳,还有秋天的景色。LEE 的还原偏中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现有明显的偏色,比较适合用在除日出和夕阳外光比大的场景,经济条件好的话,Singh-Ray 、LEE都有的话,再好不过罗!LEE 的还原是很中性的,一般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现有明显的偏色。Singh-Ray 的还原有些暖调的趋势,原因还不清楚,因为 Singh-Ray 有在生产很多特色的滤镜,多数都是有宣传有色彩增强特性的,所以估计Singh-Ray 的色彩配方里有自己独到的地方。这可能也是他们卖的比 LEE 贵的原因。Singh-Ray 和 LEE 真的是好片子。HT 和高坚与其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特别是 SR 光做工的考究就不是另外三个可以比的。
Singh-Ray 是订单生产小批量的,BW是大规律生产。品质控制上,BW肯定不如Singh-Ray 的严格。排除品质控制因素,BW凯氏和Singh-Ray 应该是同一级别的东西。个人建议,Singh-Ray 更直得选的是他的暖调CPL,而对于普通CPL,HELIOPAN,BW, 肯高 Zeta 这些会性价比更高些。树脂滤镜Lee, Singh-Ray,Hitech与玻璃滤镜Formatt HD,美国世纪光学(施耐德) 都用。 树脂滤镜轻便,而且有个好处是因为薄,需要极端广角的情况下两片迭加可以不遮角。玻璃因为厚度的关系,迭加两片目前能用到20mm焦距。量力而为吧,更贵的树脂滤镜会在做工上更好,另外还有品牌文化也是其价值,买自己认为合适的就好了。
进口与国产的素质差异,确实是很大的。基本上可以看成这几档:Singh-Ray 和 LEE 是一个档次的,成像风格和作工有差异,都是好片。Hitech 和 高坚 是一个档次的,Hitech 的成像略好高坚,高坚的包装和名气在国内要大过 Hitech。国产的是第三个档次。如果把玻璃的也考虑在内,我试过的感觉是(以对锐度影响及偏色为主要考虑因素):
第一梯队:施耐德:正宗德产,作工,成像当之无馈的 No.1
第二梯队:天芬,Singh-Ray, LEE, FORMATT
天芬:技术很先进,什么镀膜,防红外,还有产品线很齐全,该有的镜片都有。镜片的边缘切工上不是很平滑。Singh-Ray:成像与LEE相比,有SR特有的风味,做工比LEE更考究,包装更好,特色偏振很值得仍有,产品线很少,但几乎都是独家特色产品。LEE:与SR相比,没有SR特有的色彩味道,镜片边缘切工有些粗糙,但是色彩还原极度真实。FORMATT:玻璃材质,老牌的英国滤镜厂,做工包装都很不错,最大问题是色彩趋势上有些偏青,这可能还是和色彩配方有些关系。上面四个品牌里,95% 的欧美摄影师,都在使用 Singh-Ray 和 LEE 的产品。这两个品牌在性能,价格,重量 上找到了比较好的平衡。
第三梯队:HITECH, 高坚
HITECH 其实就是 FORMATT 公司的一个子品牌,主要就是针对中端市场的。晴天好片,天气恶劣时有些偏色。估计还是他们公司的颜色配方问题。高坚,偏色情况与 HITECH 相比略差一些,但没达到质的区别,特别是高坚的P系列。
第四梯队:国产的一些:很偏。
第四梯队:国产的,大自然,吕氏,绿叶等,都是一个水准
滤镜的选择应该是:GND部分:Singh-Ray 或 LEE 的:0.6硬,0.9硬,0.9反(LEE 没有反片,只能选SR),0.6软,0.9软。如果考虑海边的话,两硬一反是必须的,软可以选一片(当然两片更好)。ND 部分: LEE Big Stoper(10档), LEE ND0.9(或 SR ND 0.9),如果买不到 LEE的Big Stoper,推荐Singh-Ray Mor-slo 82 超薄(5档)(或ND 1.2,插片的),这个是目前82超薄的滤镜里,单片密度最高的(5档)。
CPL的选择
1. 方案会有很多。终级不计成本的方案就是SR 的 Z型 CPL,便利与广角都比较均衡,缺点就是CPL选择面就只有两种,SR 的 ZCPL 和 高坚的Z164。性价比方案就是就使用77口径的,当然会有诸多使用便利及口径少产生的一些小缺点。你说的 105 CPL,是 LEE 官方推荐的方案,使用便利性没的说,最好的,缺点就是对广角损失比较大。(大师们一般没这么纠结广角是否要全复盖,能用到多少算多少,出片是硬道理。再加上105CPL是LEE和HT的官方方案,所以你会看到用这方案的大师很多。)
2.B+W的CPL也分三六九等,等级高的肯定是好的。偏色多是因为曝光时间长,数码机的CMOS对红外敏感引起的。(不能杜绝,但是在拍摄的时候可能通过一些技巧减轻。其实有时偏色的片子也会很有味道。)
3. 镀膜是双韧剑。理论上来说镀膜增加透光率,增加一些抗光,抗污,抗水啥的能力。但用过多膜滤镜的人,都会有同样的发现,多膜用过一段时间后,不注意的话,很容易表面的膜弄的花花的(可能反而对成像带来不利影响。)推荐的话,我就列几种典型的顶级CPL,自己看着选吧:
a) B+W 凯氏超薄多膜 CPL,或是超薄多膜CPL:区别前者用的是凯氏玻璃,卖点:国内最早的也是卖的最多的顶级CPL
b) HOYA HD CPL,这两年新进入国内的,很多朋友反映都很好。卖点:透光率目前最牛,HOYA 的玻璃也是一流
c) SR 暖调 CPL, 奢侈性的CPL,顶级产品里唯一无膜的,卖点:暖调,精密的包装和加工工艺
4. DF 和 史泰龙架,都是国内精品支架,做工优劣也相近,但都各有优缺点。总体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16端表现也相似。如果非要说异同点,给个参考:
a) DF 风格:简洁明快,好比是快枪手。
b) 史泰龙 风格:雍容奢华,好比是架重机枪。
5. 同样可用在 24-120 上。
6. 不咬文嚼字的话,可以理解为等同意思。
色偏问题
面对色偏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镜头也有色偏,不同相机也有不一样的色彩取向,滤镜色偏不如说是一种人为色彩感,而拍风光片不可能不后期,因此只要滤镜比较突出的色偏通道是单一的,后期就很容易调整,而且经过色彩调整后的片才能赋予图像个人风格与生命.对于滤镜色偏其实不用看成是很严重的事,数码时代,校正色偏,校正白平衡色偏是家常便饭,我们正确看待即可. 只要滤镜的色偏不是RGB对比6个颜色一蹋胡涂,都能轻易在RAW或是PS里校正,更简单的使用灰卡或是白平衡盖直接自定义白平衡也能在前期作到很好的程度. SR, LEE, HITECH这三种滤镜的色偏都能轻易校正. 相比于高端滤镜的规则型的线性偏色,中低端滤镜的非规则偏色和对清晰度的影响,对最后出片的影响更大。像HT,高坚,以及国产滤镜主要就是容易出现非规则偏色,这边一块偏红色或青色,另一块又正常的,这样才头痛。增加后期调节的难度。
早期的singh-ray滤镜偏蓝,后来Singh-Ray加上KR1.5后偏暖, Lee滤镜一直以来都会偏紫红,Hitech有分时期, 2008年产偏红, 2009年换染料,偏蓝. 不过都很好修正,因为大都是单通道色偏. 这三者滤镜同厂牌迭加之后都会有更大的色偏, 最常见的是白云染上紫红,这个紫红如何产生的。偏色多少和批次有关,但至少我手头的HT和LEE,HT两张叠加有一些偏色,但没有很严重一说,属于可以接受范围。Lee两张叠加的偏色肉眼几乎看不出来(拍摄灰板然后在PS用吸管看色彩都很难看出数值区别),根本不是问题。 而且实际使用中很少有需要2张GND同时用的时候。 一张ND和一张GND同时用倒是有可能,不过也只是在拍水的时候才有用。LEE,SR, HT这几个牌子的滤镜,对绝大多数专业或业余摄影师都够用了。所谓偏色多数情况是无谓的担心。
树脂滤镜的寿命
树脂和玻璃的共同点就是,光学素质是一样的优异,玻璃和树脂相比,光学素质上不会有绝对的优势。这里说到树脂镜里的 LEE,在偏色上LEE是一流是优异,绝对可以PK掉那些更贵的滤镜甚至玻璃。当然偏色其实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很容易后期,而且真正还原中性的风光片往往会面临没有特色的缺点。因此,比LEE更贵的滤镜,虽然在色彩还原上可能不如LEE,但自然有他们存在的道理。同样玻璃和树脂都有染色剂氧化问题,随着时间推迟,染色剂的表面都会慢慢变差(现代光学镜头的镀膜也会有氧化问题,氧化是一个现像,但不是滤镜特有的,很多光学器材都有这个问题)。
树脂滤镜都会有使用寿命,这跟偏振镜一样. 而我们所使用的灰渐变镜, Lee, Singh-Ray, Hitech全系列都使用CR39热固化树脂制作,没有添加任何抗紫外线,加硬涂层与防氧化涂层(较高端的CR39眼镜片会添加这些材料),在他热固化成形后与空气接触时就会开始产生变化. 按照CR39镜片特性,氧化变色现象一年即会有轻度变色,三年达到可以改变数百K色温的程度. 而因为有染料+镜片本身的氧化,偏色状况不是单纯的调整靠后期调整白平衡就修正. 所以对于CR39树脂滤镜我们应有正确认识,他容易受刮伤,因为硬度很低,偏色无论哪一种品牌都会有. SR出厂就偏青, LEE偏品,HITECH也偏青. 你很难找出低偏色的树脂滤镜. 因在染色过程,染的密度连最精密的意大利染色机也无法有效控制,更别说SR与LEE都用传统手工把镜片放在染缸里上下拉动把颜色染上,每一批次色偏程度都不同. 没错,他们的制程就是这样传统,并没有使用自动手臂染色机. 谁用了呢? B+W用了, 日本MARUMI用了,他们的圆形渐变镜都使用自动染色机,这种高精度机器我在一家意大利光学厂里见过14台,每批次可以自动染上50~100片镜片,更能控制染色剂的水平,温度与渐变过渡的精度,每台都是价值不斐的先进设备.关键是我认为无需太在意树脂滤镜寿命问题,在他可用的时间内,能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就够了, 偏振镜也是一样的,他中间夹的那层偏光塑料胶片也是会氧化变黄变品, 也是消耗品.
树脂灰渐变滤镜无论哪一个品牌,都是损耗品. 听起来很残酷,但是例如Hitech, Lee,Singh-Ray都使用CR39镜片,制造过程大同小异,所以其化学本质相同,该氧化的一样氧化,会刮伤的一样刮伤. 他是一片平面镜片,没有涉及到任何光学设计,这跟镜头不一样. 那么他们之间制造的不同在哪里?
(1) 染色剂不一样, 染色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色彩倾向.
(2) 镜片厚度不一样, Hitech 采用1.5mm, Lee与Singh-Ray 2mm, Hitech原厂说1.5mm比2mm的透光强,这点我的结论是对,没错透光稍好,但对于拍摄静态照片与2mm的没不同, 主要还是降低了材料成本,因此价格便宜理所当然.
(3) 镜片成型模具的细致度不同. 愈常保养的模具,当然镜片会比较平整. 不过能做树脂光学镜片的模具都有很高的平整度,表面经过研磨抛光,这也不是高科技,国内做高档树脂眼镜片的N家厂商都能做到,而且眼镜因为是透镜,配合不同度数,模具的严格程度远比平面灰渐变滤镜模具要高出太多. 灰渐变使用的平板镜片模具是最简单的模具.
但无论怎么平整的模具都无法改变树脂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因为树脂注入模具后无论如何也无法填满模具表面,会因为空气压力而形成无数气孔. 所以树脂滤镜实际的透光率不如高档玻璃,成像锐度与立体感也远不在同等级. 高档玻璃可以进行纳米级表面抛光. Water White纯水白玻璃就是纳米级平整度,目前世界上只有五家厂商能提供这种玻璃. 价格当然会比树脂滤镜昂贵,但说白了与Singh-Ray来比价格差距并不大. 还无法理解为何技术含量低的的一片平板树脂灰渐变滤镜会比一对顶级树脂眼镜透镜贵.
放的愈久的树脂滤镜成像会愈"肉",色偏会更多. 风光片不可能不后期色彩,不后期色彩的风光片很难接受,所以色偏只要在合理范围,用灰卡,白平衡滤镜校正让他色温回到基本值, 再根据自己的风格调整各通道颜色饱和度.英国Lee是一家很老实的厂家,虽然我认为他的树脂滤镜不便宜. 他在Lee的产品目录上就告之用户,加上树脂滤镜会损失镜头光学性能,迭加愈多损失愈大,但摄影者本身要衡量美景的效果值得用性能损失来换取等等的...
滤镜的使用色偏是必然的无论哪一品牌滤镜,而树脂滤镜因为染色剂在制程中无法保证每一批次都一样所以即使同一品牌同样型号滤镜都会有差异,我经历过的所有树脂滤镜使用一年多整个镜片会开始氧化变黄,因此色温会一直降低,而随着时间愈来愈长,氧化过程会逐渐在整个镜片扩散,造成镜片局部色温不统一的现象.
滤镜的色偏除了染色剂之外,镜片材质也是关键. 常用于灰渐变的CR39是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发明,是一种高透光透明塑料,材质的标称透光率在92%左右,目前很广泛运用在眼镜上,我们看到的各种安全镜片眼镜90%都是CR39材质,要看到这种氧化现象相信戴眼镜的朋友就很清楚,镜片一段时间后就变黄,并且不再通透,可见光波透过率大幅下降,说白了就是蒙上一层灰. 但这个92%透光率并不是绝对,因为这跟树脂镜片在制造过程中有很大关系,树脂颗粒经过高温液化后注入模具成形, 因为树脂硬度非常低所以不可能镜片成形后进行高精度抛光,所以树脂镜片的表面是极为不平整的,有无数的坑洞,这大幅影响了成像的锐度与可见光透过率也是造成色偏的原因之一. 当然高端玻璃又是另外一个故事,如schott water white玻璃,是纳米级的平整度.
有关寿命这个问题,可以这么总结:1. 如果经常使用滤镜,并以此为生的人,可能短则一年,长则二三年,就会因为滤镜表面划花问题,需要更换。2. 如果仅是偶然使用的人,大约在3-5年后,染色剂可能会开始慢慢氧化。3. 别太观注于寿命这个问题,总不能因为染色剂会氧化,而不用滤镜。 也不能因为镜头镀膜会氧化,就不用相机和镜头了。根据自己的随受能力,适合的买一些滤镜,多拍出一些有价值的照片,才是最重要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