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方刚”是个常用成语。现在的成语词典,一般把这个“方”解释为“开始”、“正”,说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其实,对这个"方"的解释,是一个沿用了多年的错误。
成语“血气方刚”出自《论语·季氏》,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很明显,孔子说的“血气方刚”是指壮年人,并不是青年人。“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说的才是青年人。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这就说明了,“血”和“气”是两种并列的物质。孔子说的,“血气方刚”的“方”,不可能是“正”、“开始”的意思,而应该是“并”、“一起”的意思,因为“血气”不是壮年时才开始的。“方”在这里不是表示时间,而是表示范围的。“血气方刚”的意思是血和气全都强盛,而不是血气才开始强盛。整个成语意思应该是:人到了壮年,血和气全都达到了强盛。清人吴昌莹的《经词衍释》中说过“《论语》血气方刚,言血与气并刚也”。
《说文解字》“方,并船也”,这是“方”的原始义。《资治通鉴》写赤壁之战时,黄盖说“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这里的“方”意思就是并联,就是用了原始义。后来,东西并在一起,也称为“方”,《仪礼·乡射礼》“不方足”,注“方犹并也”。《史记·苏秦列传》:“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这里的“方”与“比”同义,就是并列的意思。杨树达《词诠》“方”条:“表态副词,并也。”杨树达先生认为“方”与“并”古音相同,并举出了《尚书·微子》中的“小民方兴,相为敌雠”,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作“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作为二字相通的例子。
“方”表示范围的“并”这个意义,后来使用很少,而表示时间的“才”这个意义,使用较多。可能是这个原因,人们忽视了“方”表示“并”这一义项,而误解了“血气方刚”这个成语,认为“血气方刚”是“血气才刚”,而专用于年轻人了。
“血气方刚”本来是用于壮年人的,并不是用于年轻人的,可是,由于对“血气方刚”的“方”错误的理解,现在变成了年轻人的专利,反而没有壮年人的份了,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