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2月16日訊】唐代名醫孫思邈,不僅是我國歷史上大醫學家,而且是位活了一百餘歲的老壽星,成為千古醫家之壽魁,這是和他的養生之道分不開的。
孫思邈在他的代表作《千金要方》一書中提出了“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十二少的養生方法, 並明確指出“行此十二少者,養性之都契也。”“都契”者關鍵之謂。可見“十二少”是孫氏身體力行的養生之道。所謂“少”。是與“多”相對而言的,是寓有切莫“太過”之意。“七情六欲”是人不可避免的精神情志活動,孫氏認為。對待“思、念、欲、愁、樂、喜、事、語、好、惡、怒、笑”貴在一個“少”字,有節制,不太過,堪稱實實在在的中肯之言,金針度人,要言不煩。舉其大哉,“心之官則思”,人要適應生活,適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就要用“思”。但若不加節制,思慮過度,就會損傷心脾。
人在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的事情會使你發愁、動怒,但貴在盡量少發愁、少動怒。多愁傷肺,多怒傷肝。同樣過喜、過樂也會損精耗神,同樣會使人早衰折壽。古來帝皇何其多,整日沈溺於紙醉金迷、奢侈淫樂的生活中,不知愁苦為何物,可長壽者廖廖無幾。近幾年,國內外報導:遇到佳節良辰時死亡率比平時高,而且多有猝死的病例。原因何在,就是違背了孫思邈的一個“少”字,過分的喜悅、激動,超過了歡樂的“度”和“限”。現在,很多青年人自恃精力旺盛,為了貪一時歡樂,不惜違背正常的生活節律,通宵達旦地出入舞場、方城大戰,或縱酒狂飲,經常過度地消耗精神,其惡劣的後果──為以後的身體種下了病根、留下了隱患。一到中年,就會如堤崩潰,不可收拾。從上所述,可見孫思邈的養生“十二少”對當代的健康教育,仍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
原文: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臟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語溢,多喜則妄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
譯文:
多思慮則心神不安,多思念則意志渙散,多貪欲則神誌昏迷,多勞動則形體勞累,多話語則中氣短乏,多笑則五臟受損,多愁則心被牽制,多樂則語言嘮叨,多喜則神昏顛倒,多憤怒則渾身血脈不安寧,多嗜好則執迷不悟,多憎惡則身心憔悴沒有歡樂。
来源:天下养生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