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亲子而求忠义
南唐时,有个叫刘仁赡的军官,镇守在一个叫寿春的地方。后来,后周的军队,前来攻城,刘仁赡誓死坚守。但刘仁赡的小儿子刘从谏,在军中担任个小军官,却是个贪生怕死的孬种,竟私自坐船逃跑了。
刘仁赡把他抓回来,严格按照军法,要将他斩首。监军官闻讯后,赶紧跑去向刘仁赡的妻子薛氏求救。薛氏说:“我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军令如山,任何人在它(军法)面前,都不能舞弊徇私。如果免了那混账东西(她自己的儿子)一死,那么我们刘家,就是不忠了。这样,我又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全军将士呢?你们还是把他快快杀了吧!免得我看着揪心!”
随后,薛氏痛哭了一场,穿了白衣白裤,到儿子坟前拜祭。
后来城池终究失陷,刘仁赡阵亡,薛氏也绝食而死了。
从人性的角度看,世上没有一个人,是不爱自己孩子的,也没有一个人会不爱自身。忠臣既然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可惜,何况是自己的孩子呢?
有的评论者认为:儿子都快死了也不去救,这似乎伤害了仁爱道德。但若是考虑到父母对子女的仁爱,必须遵循社会道义的原则,才是正确的,那么薛氏夫妇的做法,就是杀身成仁、为国尽忠。特别是薛氏的那一番话,不只成全了刘家的忠义,也足以激励全军的将士为国效忠。
二、正义之母养出凛凛之“虎”
宋朝的刘安世,是朝廷官员。当初,皇帝任命他做谏官时,他曾跑去禀告母亲说:“朝廷让我担任进言规谏的官职,这个官职很容易触犯当朝大臣,招致杀身祸患。但如果现在我以母亲年迈为由,辞去这一官职,还来得及。”
母亲说:“你说得不对。我听说所谓的谏官,就是皇帝身边直言规谏的臣子,你有幸得到这一官职,应当舍身来报答皇上的恩典才对。即使以后你得罪了权贵,获罪被流放外地,无论你流放到多远,老母我都会一路跟过去。”
听母亲这么讲,刘安世欣然接受了任命,从此铁面无私地站在朝廷上,每每大臣们或皇上有了过失,他总是直言极谏,据理力争。官员们看到他,都感觉殿上站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头威风凛凛的老虎。
身居谏官之职,就应当理直气壮,尽心尽职,这就是所谓的“在其位谋其政”。
故事中刘安世的母亲,为了劝勉儿子,竟能以舍身来报效国家,也真可以说得上是深明大义的长者了。
三、周氏一家尽忠报国,流芳千古
明朝时候,有个叫周遇吉的,很早就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李自成起事时,周遇吉正镇守着代州,兵少粮尽,救兵又迟迟不来,周遇吉心灰意冷地跑回家,跪在母亲面前,悲痛地哭了起来。母亲责备他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时间回家来,像楚国的囚徒一样痛哭呢?”
周遇吉回答说:“一会儿孩儿就要舍身报国了,死我不怕,只有母亲您让我割舍不下啊。”
周母大怒道:“你做忠臣,我就能做忠臣之母,为国捐躯,流芳千古,我又有什么遗憾去见你地下的父亲呢?”说完也不看他,挥挥手就叫他回去。
城池失陷后,周遇吉一直巷战至死。周母听后,毅然挺身而出,跟敌人作战……
人在乱世之际,忠孝往往是无法两全的。周遇吉已经够忠了,而他母亲呢,则比他更忠。城池失陷、儿子战死,她还同媳妇刘氏一起,率领村里的妇女们,登上衙门的屋顶,去射杀敌人。箭射光了,再也没有什么武器来战斗了,才放火自焚。
周氏一家,都是尽忠报国,真是流芳千古啊!
四、娶儿媳的首选应是什么?
明朝时候,有个妇人陈氏,很早就死了丈夫,但她尽心尽力抚养孤儿,并且用贤明的仁义道德,教养儿子。他儿子受了母亲的感化,也很贤明,能干,特别有道德品行。
儿子长大后,有个富商想招他做女婿,并许诺结成亲后,会给陈氏几千两银子。
别人都以为这是一件大好事,但陈氏却婉然辞谢了。有人劝她说:“你让儿子去给富商做女婿,从今以后,不光是他,就是你自己,也一样可以永享富足。相比你现在的贫困,不是好很多吗?”
陈氏却说:“骤然得到意外之财,不是吉祥的事。再说娶媳妇,娶的是女子的仁义道德,并不是她的家产钱财。”
一般情况是:贫穷的人,娶了富家女,那些富贵女,都会因为娘家有权有势,而骄傲奢侈,瞧不起婆婆和夫家的其他人。陈氏深刻懂得这一点,果断地拒绝了这门亲事。她的不慕富贵,确实是明智之举,值得人们参考、学习。
五、祖辈留下大量财富,实是贻害子孙
汉朝的疏广,是辅导太子的太傅(太子的老师),他的侄儿是辅导太子的少傅(辅导陪伴太子的官)。他们叔侄二人,教了太子有五年了。
有一天,疏广对侄儿说:“我听说: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耻辱;知道停止的人,不会受到危险;功成名就了,就应该见好就收,隐身而退,这是行之有效,永久不歇的道理。(原文是:“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侄子听了他的话,叔侄两人,很快就向朝廷以病为由,辞官回家。走的那天,道路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大家都说:“这两位官人,真是贤良啊。”
疏广回到家后,把积攒的钱财,都分给了乡亲们。有人劝他买田买屋,置办家业。疏广说:“我也晓得要为子孙考虑,给他们留下万世家业。不过我又想,如果我的子孙是贤良的,家里的钱财多了,难免会堕落他们的志气;如果子孙是愚笨的,家里的钱财富足,那岂不是更加重了他们的过失?”
他的话流传开来,人们都认为他讲的非常有道理。
许止净认为:疏广为后代子孙,考虑得长远深邃,他说:这个世界上其实有许多做子孙的人,深受祖上的毒害:那些做祖辈的人,总是怕他们的子孙受苦,就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家业。殊不知,恰恰是那些钱财,害了那些子孙啊!这一点,汉朝的疏广,确实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六、钟离意不受污秽之物
汉朝的钟离意,做尚书时,交趾有个太守,因为受贿犯了罪,皇上抄了他的家,把财产充了公,还把一些东西,赐给朝廷的大臣们。钟离意分得几串珍珠。其他大臣,都跪谢皇上后,就把礼物收下了。
只有钟离意,把珠子一丢,不肯向皇上拜谢。
皇上问他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古代的孔子,忍着渴,就是不喝‘盗泉’的水;曾夫子回转车子,就是不愿走进‘胜母之门’。为什么?是因为听到那些名字,都觉得羞辱了自己。现在这些赃物,虽然都是宝贝,但它们来路不正,沾染了许多原主人的污秽之气。我为什么要接受它?正因为这样,我才不拜谢皇上的赏赐啊。”
皇上听了,叹息着说:“钟尚书所说的话,是何等的清白廉洁啊。”就叫人改拿了库里的钱,赐予了他。
年长者赐予东西,年少者不应该推辞不受,这是自古以来的礼,更何况那东西,是皇上所赐予的?钟离意不拜谢,还把那“沾染了污秽之气”的珠子,甩在地下,他可真是有骨气和有品德的人啊!
七、米放道旁,无人拿去,感化之力:大矣!
汉朝时,有个叫钟离牧的人,种了二十多亩田。秋天,田里的稻子熟了。没想到:有个人却硬说那稻子是他的,不由分说,就把那稻谷割了去。
钟离牧也不和他们争,全都让他拿走了。
后来,县官知道了这回事,就把那强割稻谷的人捉了去,要给他治罪。
奇怪的是:钟离牧却竭力营救他,最终使那个人免了罪。
回到家里,那个人也不吭声,领了妻子,连夜就舂打那些强占来的稻谷,得了三十多石的米后,就把米挑到钟离牧家。
钟离牧关了门,不肯收。那个人就把米放在道路旁边。竟然也没有别的人去拿一丁点儿。
此后,钟离牧的名声,就渐渐传开了,他还做了南海的太守官,封了都乡侯。
许止净说:钟离牧的品德,固然值得人们千秋景仰,但是如果县令不下令逮捕那个泼皮,那个泼皮未必就能醒悟并改正。所以古人说得好啊:“绳之以法,法立则知恩。”如果国法不立,那些无赖之徒,不仅掠夺别人的财物,还会因此而洋洋得意,哪里又还能懂得悔改、报恩呢。又,米放道旁,竟无人拿去,钟离牧的感化之力:大矣!
(以上均据蔡振绅《八德须知》)
来源:正见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