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文物鉴赏专家的阮元,在研究与蒐集金石、钟鼎彝器等古物方面,鉴赏名声远传。(图片来源:Pixabay)
清代文物鉴赏家阮文达
清朝政治人物阮元(1764年-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又号怡性老人、节性老人。他是江苏仪征人,卒于道光二十九年,諡文达。
阮元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浙江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阮元是清代经学家,他精于经学,擅长考证,著述甚丰。阮元曾编纂《皇清经解》、《十三经注疏》等,还曾在史馆倡修《儒林传》等,撰辑《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等。
然而,身为文物鉴赏专家的阮元,虽然在研究与蒐集金石、钟鼎彝器等古物方面,鉴赏名声远传,却也曾因为看走眼,而被时人视作笑谈。
在晚清文人徐珂编撰的笔记小说《清稗类钞》中,就记载了多则关于阮元的故事。在这里,将为大家介绍两则与阮元有关的有趣故事。
一、阮文达得伪折足铛
阮文达经受朝廷允诺退休后,他即四处蒐罗金石,蒐集范围包括钟鼎彝器。他会一一考究古物,自夸虽老眼却审核无误。
有一日,有一个人拿着断足的铛,欲贩售给阮文达。阮文达再三审视,发现这个铛的容量约为一升左右。他将铛清洗过后,则呈现出如同瓜皮般的绿色。阮文达见了,相当欣喜,并认为这个铛一定是秦汉时期的古物,就以高价购买之。
有一次,阮文达在宴客的时候,拿这个铛来装盛鸭肉,借此替代陶器。在座的宾客见状,纷纷摩挲,对之叹赏不已。阮文达真是得意莫名。
突然,铛发出了非常大的声响,铛瞬间瓦解崩碎了,铛内的滚烫汤汁满布于桌。突遇此事的阮文达,相当愤怒。他私底下将贩售者拘留起来,关在某间室内,要求他每年都要手制若干贋鼎,并付给他丰厚的工资。自此往后,阮文达赠与他人的古物,再无一样是真品了。
(事据《清稗类钞・阮文达得伪折足铛》)
二、阮文达得伪钟鼎铭
阮文达在浙江担任巡抚时,他有一位前往参加科考的门生,在通州旅居时购得一饼充饥。这位门生见到饼的背后斑驳成文,即玩闹地用纸将饼迹拓印下来。
这个图像印迹与钟鼎的刻铸非常相像。门生随后将此纸张寄予阮文达,并佯称自己在通州的古董店铺中,看见了一个古鼎,但惋惜无资金购买,自己亦不清楚这件古物是出自于哪朝哪代,因而特地将古物上的文辞拓印出来,寄给师长,盼望师长与众人能够考订此古物,以辨证其真伪。
阮文达收到这封信后,立即召集严小雅、张叔未等名士,共同商议研判。众人各持己见,揣度议论个不停,定论皆不同。最后,经由阮文达指认出,这是出自于《宣和图谱》中的某一个古鼎拓文,并题跋于纸后。
阮文达清晰指认且道尽考证后的意见:某字有与《宣和图谱》相吻合的部分,而又有某字是因为年代久远,导致铭文剥落消蚀,或是有某字是因为墨拓不精,而导致模糊不清,难以辨识。实际综观这些因素,可以得知,这古鼎并非是赝物。
门生见到师长的回复后,大笑不已。
(事据《清稗类钞・阮文达得伪钟鼎铭》)
论赝物趣谈
虽然这是两则挺有趣的故事,可是,其中饶富深意。
依据《清稗类钞・阮文达得伪折足铛》的记载,阮文达的作为是会受到非议的。首先,明知贩售者卖给他的缺足铛是假品,却又拘留此人,要他帮助他制作贋品。其次,让自己获得“此后赠人之物,遂无一真者”之评。如此这般,岂是一位知名的文物鉴赏家该有的行径?做出如此决定,其主要真意为何呢?
阅读《清稗类钞・阮文达得伪钟鼎铭》此文,阮文达的门生的戏谑作为,实在该受人劝责。然而,从这次的玩笑事件中,却能够看出,在某项领域中拥有名声威望的专家、权威者,虽然见多识广,但是往往会在某个点上出错。即使认为自己在专业领域上,研究得深切、钻研得透彻,遇到任何状况都能够马上以既有的渊博知识辨识、套用、指证,甚至是批判之。
但是,有时候问题正是出在于既定的知识框架上。因为自身受囿于从一开始即慢慢形塑、建构出来的判断支架,因而在面临许多事物时,皆难以逃脱既有的思考模式与定论。当从难处着手,忽略最为简略的地方时,最终有可能会出现反被知识误的状况。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