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字岩”上的字均为黑色,大如核桃,不知用何物书写。(网络图片)
“反字岩”上的字均为黑色,大如核桃,不知用何物书写,虽经长期风雨侵蚀,永不褪色。
在贵州省普定县四方山,岩壁上书写的神秘“反字”引起文物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经过有关专家的认定,这些“反字”均为古彝文,以史诗的手法记载了一支彝族支系定居安顺后征战、祭祀的历史。
“反字岩”位于化处镇东南约1公里的四方山上。古迹显现于距离地面一丈开外,字均为黑色,大如核桃,不知用何物书写,虽经长期风雨侵蚀,终不褪色,由于字形似汉字反写,而年长日久无人认识,当地百姓便将这一岩壁称为“反字岩”。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神秘的“反字岩”便吸引了许多游客和不少墨客骚人前往参观、考证。后经过普定县、安顺市以及省文物部门的专家数次临摹、校对和整理,最终认定“反字岩”上的这些文字均为古彝文。
原来,“反字岩”上的文字是以史诗的手法,记载了贵州最古老的彝族支系之二呗勒阿德定居安顺后征战、拓土、祭祀的一段历史。翻译出来的部分有“阿德家的水常青,阿德家的海长存”,“刀枪入库不再战,牧马南山太平年”等诗句。
据了解,化处镇境内早已无彝族同胞居住。专家们翻译出来的内容还只是一小部分,尚有许多未解之谜。未能辨识的彝文里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这些史诗是何时书写?这支曾在此兴旺一时的民族最终如何消失的?
古彝文隐藏藏宝秘密?
在距“反字岩”不远处,还有一神秘的地方——遗存的“彝王屋基”,“彝王屋基”的建筑早已不在,只残留着一些地基的石头,残存的基石精雕细琢,颇为讲究,在向人们证实着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有过一处宏大的建筑。 当地百姓相传,屋基里有彝王当年埋藏的财宝。
针对“彝王屋基”,当地一直延续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彝王率队起义失败之后,他便将很多金银财宝在“彝王屋基”附近就地埋藏,为了记住埋宝的地方,他在附近的岩石上题下了反字。
有趣的是,不知何时,便有好事者在“反字岩”不远处写下这样几行字:“大坳对小坳,金银十八窖,一窖十八块,一块十八斤。如果不肯信,对面老李来作证。”这里的“大坳、小坳、老李”都是指“反字岩”附近的山头和古树。这几行字提醒着人们,谁人认得了岩上这些“反字”,就可以找到埋宝藏的地方。
目前,因为尚有一些古彝文未辨识出来,当地百姓流传,在那些未辨识出来的古彝文里面,就隐藏了彝王当年埋藏财宝的地方,要找到彝王当年埋藏的财宝,只有完全翻译出“反字岩”上的古彝文。
责任编辑:叶语桓 来源:贵州都市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