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到最后根本已经遗弃了“共享”的本质。(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看williamhill官网 2017年10月8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这几波共享自行车的兴起,可以说是williamhill官网 共享经济时代的标志,可是他们真的还有资格叫“共享”吗?在共享经济标志性的行业,到最后根本已经遗弃了“共享”的本质,airbnb可能还剩下一点,Uber跟滴滴最后根本都变专业司机,专业订车系统,为了追求最大市场化,他们选择养了一群职业的从业者,而不是过去的“共享”了。
共享经济是什么?
专业威廉希尔中文官网 博客曹政撰文指出,共享经济诞生的理念,是社会剩余资源,及富裕劳动力的再分配,本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共享一些产品,以及服务。
听上去是一个挺和谐的事情,但很可惜,这事其实一厢情愿的成分更大一些。
人类从原始社会,最早过度到小农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但是总会有人需要别人的帮助,服务,或者有人善于打造工具,这样其实也就产生了最早的共享经济,而逐渐的,专业人士体现出了各种优势,就会有人放弃自给自足的生活,专门从事为其他人生产工具,或者提供专业服务,逐渐,我们进入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互联网早期,传统一些实业巨头反应缓慢,或者不屑一顾,给了很多不那么有实力但是动作快,善于利用互联网思路的人一些机会。但逐渐的,专业性诉求会提高,有些场合,传统巨头杀回互联网重夺话语权,有些场合,这些玩家大浪淘沙,最终逐渐变成专业玩家。
笔者指出,淘宝一开始都是一些业余玩家在上面卖货,后来逐渐业余玩家开始进入淘汰赛,一些业余玩家开始变成专业玩家,淘品牌也随之建立了起来,然后进入了天猫时代,传统品牌进入淘宝后,其优势立即显现,在双十一活动中,淘品牌的地位越来越低,传统品牌的地位越来越高,现在淘宝上,你还能看到多少业余玩家?基本没有业余玩家的机会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说,淘宝也可以说是互联网共享经济的鼻祖,再往上是ebay,易趣。妥妥的共享经济。但今天,我们看电子商务,已经彻底是专业运营商的天下了。淘宝的核心已经是天猫,传统淘宝店的地位每况愈下。
共享租车,共享租房,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业余司机,闲常家话,最终专职司机成为主流。业余房东,兴趣出租,专业房东越来越多,专业服务团队在短租市场的比重越来越高。
摆摊出租小说的,算不算共享看书?游戏厅算不算共享游戏?街边那种学生补习班,算不算共享补习?给家长无法及时照顾的孩子提供晚饭的那种课后托管中心,算不算共享食堂?
按照现在共享自行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共享雨伞等等等等的逻辑来说,以上是不是都要算共享经济啊?但,不扯这些概念,就以这些所谓共享经济新贵来说,抛开概念本身,我们去看他们实质的发展逻辑。
共享概念上的实质经济
uber,是共享经济的排头兵,领军企业,很抱歉,一直没有盈利。而且在各地市场遭遇广泛的对手,包括williamhill官网 的滴滴,东南亚的grab,中东也有一个,反正uber的全球竞争力,前景堪忧。而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抱歉,也没有盈利。
但我们说一下,这个玩意的商业本质是什么,第一,出行的确是刚需中的刚需,人们用于出行的开销是非常巨大的,这个市场空间是看得到的。第二,其实各国的出租车行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和既得利益集团,uber和lyft实际上是借助共享之名,裹挟民意,在既得利益集团的重重阻拦中撕开了一个口子,当然,利用互联网软件叫车,以及点评系统,这个对用户体验的提升确实很大,但我们要知道,这个事情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互联网技术提升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一直没有明显的优化改进的动力。
当滴滴专车采用了一套服务规范来约束专车司机的时候,这套规范已经比传统的出租车还严格,也就是司机的专业性诉求已经非常明显了,再说是业余司机已经不合适了。
airbnb盈利了,商旅服务也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诞生了很多独角兽级企业。那么这个市场,airbnb为什么能起来呢?笔者认为,传统的酒店集团业务是有一定门槛的,通常也需要一定的资质,对运营成本要求也比较高。而商旅出行的诉求是多样化的,现有的一些酒店集团服务商,由于需要平衡成本,以及兼顾淡旺季的收益率,肯定对很多诉求是无法满足的。(比如说,由于淡旺季用户人数会相差特别大,从全年运营成本考虑,正常的市场格局里不可能按照旺季标准准备房间,那么在旺季就会出现大量的房间缺口,或者价格急剧攀升。
airbnb降低了这个市场的进入门槛,满足了那些非标准化的商旅用户诉求。但后续来说,笔者认为,最终,airbnb上也会是专业玩家的天下。
另一方面,其实airbnb也面临很多资质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要求酒店旅馆行业具有一定资质,并对入驻客人做详细的登记和上报,而airbnb的体系里,是否能完整提供相关的资质和安全审核?再比如,很多国家对居住小区的用户行为是有约束的,如果业主未经许可擅自出租房屋,其实是违反现行法规政策的,这也类似uber,裹挟民意对抗现有政策法规。
笔者认为,互联网很多非常知名的成功案例,其实如果仔细探究原因,其最大的成功,来自于对现有法规和制度的挑战和突破。微信突破了电信运营商的传统禁地,突破了语音通话业务的禁脔。但民意汹汹,相关部门也只好顺从民意。
支付宝突破了传统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禁区,但木已成舟,相关部门也只好补发手续,将其合法化。
百度和新浪的媒体资格,也都是先上车,后补票。
所以,与其说是共享经济的威力,不如说是在具体场景下,突破现有体制的威力。
那互联网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
第一是提升了资源配给的效率,比如基于GPS快速定位附近的车辆并分配任务。包括后续的拼车等等,利用技术资源,实现了效率提升,实话实说,这是有价值的。
第二是大手笔的市场预算,体现了规模化优势,降低边际成本,从而让一些传统领域被认为不可能进行的业务变成可能。
第三是通过评价体系和其他大数据,降低信任成本,提升了交易信用。
互联网新技术,新的数据引用,确实对出行业务,商旅服务,以及其他很多传统的服务和商业出租业务有很大的提升,这些东西用好了,解决一些传统领域的痛点,挖掘出新的市场机会,甚至去颠覆传统的业务格局,都是有机会的,这是事实。
共享经济是否盈利
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其实被过度夸大,过度追捧了。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并没有创造所谓的新商业模式。
我们看一个传统的租用业务领域,互联网能否解决如下问题。
信息撮合资源配给优化的问题?
规模化能显著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和边际利润提升?
数据和评价能否带来信用提升和信任成本下降?
如果这些答案成立,利用互联网来发展这样的业务,就是成立的。如果答案不成立,那么前景,可能就有点堪忧。而是不是共享经济?或者成本能否转嫁?或者转了俩圈去变现?笔者认为这都不重要,别脱离核心价值去痴迷于商业模式创新。
实际上,除了airbnb,还没看到很有影响力的共享经济代表公司进入盈利。
当然,有人说,共享按摩椅盈利了。但这玩意,不就是纯粹的传统出租按摩椅么?加个二维码就新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