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早点时,儿子洒了一点牛奶,按照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只能吃面包喝水。(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有一本珍贵的藏书——《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于1818年写成,作者卡尔•威特是一位清贫的牧师,他记述了弱智儿子在14岁以前的成长过程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方法。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赛德兹说:“把一个低智儿童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
作者在第八章“千万不要小看他”,提醒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行为。”因为孩子和成人一样都会犯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
让美好的东西在儿子身上形成本性和自觉
有些人认为在教育孩子时,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长大后再严格一些。作者认为在孩子幼小时,如果经常对他们放宽一些,那种烙印会在孩子心中很深,等长大后再严格教育,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从儿子1岁时就严格要求他。
儿子6岁时,他带儿子去另一个教区的牧师家住了几天。一天吃早点时,儿子洒了一点牛奶,按照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只能吃面包喝水,所以儿子不再喝牛奶。牧师全家特意为儿子准备了牛奶和最好的点心,但再三劝说儿子也不喝。牧师全家以为他训斥了儿子,于是他让儿子离开房间,向牧师全家说明理由。他们听后都责怪他,对一个6岁的孩子过于严格,不相信儿子是自己约束自己不喝牛奶,于是他只好用一个试验来证明。
他离开房间后,牧师把儿子叫进来,热情的劝儿子喝牛奶吃点心,但是儿子还是不吃。牧师全家又换了新的牛奶和点心诱惑儿子:“我们不告诉你爸爸,吃吧!”儿子说:“尽管爸爸看不见,上帝却能看见,我不能做撒谎的事。”牧师说:“我们马上要去郊外散步,你什么都不吃,途中要挨饿的。”儿子回答说:“不要紧。”等他回到房间后,儿子流着眼泪如实的报告了情况,他冷静的听完后对儿子说:“卡尔,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因为马上要去散步,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心意,把牛奶和点心吃了,然后我们出发。”儿子听后才高兴的喝了牛奶。
他言传身教,经常告诫儿子:“没有人能够约束你,只有上帝和你自己。”这使儿子能够从内心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就形成了很多好的行为,比如从不撒谎,因为儿子从内心认为撒谎是不对的。他认为作为父亲的责任就是让一切好的、美的、崇高的东西在儿子身上成为一种本性、一种自觉,从小让儿子形成美好的心灵。
不要以为孩子太小就不懂得道理
作者认为想要把孩子培养成诚实和正直的人,必须从小开始对他严格教育。其实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撒谎,有善意的撒谎,也有恶意的撒谎。幼儿撒谎多是做错事怕被父母责怪,这时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撒谎的原因,然后采取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时不要小看孩子,孩子能够懂得道理。
儿子2岁时,在餐桌上打翻了一个水杯,当时他不在家,他的妻子去了另外一个房间。妻子回来后发现餐桌湿了,儿子的水杯都空了,就问道:“小卡尔,是你弄翻了水杯吗?”儿子一个劲的摇头否认,妻子看着儿子可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没有责怪儿子。晚上他回家后知道了这件事,他仔细的想了想,严肃的问儿子:“小子,今天是你弄翻了水杯吗?”儿子仍然摇头否认。“卡尔,我希望你能对我说实话,无论是不是你干的,你都应该说实话。虽然我和你的母亲都没有看到,但上帝会看见的。我和你母亲,还有上帝都不喜欢撒谎的孩子。”后来儿子承认是自己干的,他没有责怪儿子。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小小的谎言没有什么危险性,甚至觉得孩子很可爱。作者认为,撒谎一旦成了习惯,在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罪恶的源泉,当撒谎的习惯形成后再去教育孩子,只会是徒劳而已。儿子稍大一些,他告诉儿子更深一些的道理:“撒谎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滋长了不信任,损坏了互相信任的美德。”在以后的日子中,儿子无论做了什么错事,都会勇于承认,唯一的“谎言”就是否认自己打翻了那个水杯。(待续)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