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williamhill官网 2018年9月4日讯】有仁医之称的台大妇产科医师施景中,最近他在脸书上分享对一个早产婴、孕妇及其先生感到内疚又感动,他觉得“我是多么的幸运,碰到能理解的家属”,引起民众关心与关注。其实台湾存在着很多仁医,一直在民众中口耳相传,直到《商业周刊》推出“百大良医”专刊,才让一些好医生更广为人知。
一、台大仁医施景中
施曾参与了产妇从怀孕到生产的各阶段,例如2018年5月,他遇到一个家境窘迫的孕妇,情况凶险,却无法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用。但他为救她母子,仍决定动刀,而且至少五个科室的医师毅然相助。后来他将这次经历记录在脸书分享,几十万网友按赞。(详报导:名医赔钱救产妇 网友感谢又感动)
施也迎接过无数新生命的诞生,包括早产儿,当然有时也不得不送走一些不健康的孩子。2018年8月27日,施在脸书上以“谅解”为题发文,他表示在农历年前从阳明山冲下山接生的一个胎儿状况不佳,导致他对这位孕妇、小孩及其家人非常愧疚,好一段时间心情低沉,不愿意面对这样的事实。
可是,不久后施在医院的走廊上遇到该孕妇的先生,对方告诉他宝宝的状况,并说他们决定放手让小孩走。施说:“我几乎不敢面对他”在结束简短的对话后,孕妇的先生鞠了一个深深的躬,感谢医疗团队的努力。
施说:“他低头的那一刹那,我好像看到了小孩,也正在向我鞠躬致谢”施补充说,小孩安详走了之后孕妇传了很长的讯息给他,内容没有责怪而是满满的感谢,感谢加护病房的教授们站在她们的立场着想。施直呼,“我是多么的幸运,碰到能理解的家属,还有这个小朋友。”
许多网友看到施的故事都红了眼眶,纷纷留言鼓励,“你尽力了,千万不要自责,因为还有很多的人在等你救治”、“已经努力过了,剩下的就交给老天”。也有曾经是由施接生的网友留言,“谢谢您让我和宝宝都平安,您的笑容和医术令人感觉温暖,印象深刻”、“感恩你们辛苦无私的付出,这世界会因为这样更美好。”
二、《商业周刊》“百大良医”
商周集团执行长王文静之前在父亲发出病危通知后,近乎歇斯底里。她无力判断是否该将他由区域医院转至大医院?当时她顶着总编辑头衔,在白色巨塔外却是一名侏儒。事后她反复思考:知识分子况且如此,一般人又当如何?医界高墙耸入云端,高墙内是否可被适度照亮?百大良医的调查在她的心头酝酿……
该媒体表示,以口耳相传方式,或单凭着记忆中荧光幕前显现过的名医印象在求诊,不但让人不放心,也很难分辨名医与好医师的差别在哪里?在所调查的十一个科别里,全台湾区域医院以上的主治医师等级以上医师,就超过四千七百位。最后在2008的5月1日出刊了“百大良医”(第1067期)。
其中有如爱迪生,利用创新技术来救活更多生命的张承能医师;也有如史怀哲,走遍台湾一百二十四个偏远乡镇,只为了推广子宫颈抹片检验的何师竹医师;更有那南丁格尔般视病如亲,倾听、对谈、同时也关心病人家庭的林瑞祥医师和王正旭医师。
在2009年的国人常见疾病相关科别好医师推荐(第1123期),则纳入了全台湾的相关科别医师与护士的参与,且扩及小型医院与诊所。不需要道听途说,让由医师们推荐出来的好医师被看见,也减除民众对于白色巨塔高墙的恐惧,是该媒体连续两年制作“百大良医”专题不变的初衷。
此外,自2014年“良医健康网”上线以来,良医排行榜就一直是相当受欢迎的服务,因为是全台唯一一个由网友看诊经验累积出来的排名。至2018年初,已经产生超过四万笔网友的回馈及评论。其中不少对医生的感谢已经是经历生命挑战之后的情感。
三、台湾一些仁医事迹的介绍
台湾的仁医有很多位,无法一一列举,底下仅举一些例子:
1.林妈利:翻转“血牛”乱象,建立台湾捐血制度
林在医界有“台湾血液之母”之称,因为她最先倡导无偿用血,也是第一位建立血库制度的医师。现在“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朗朗上口,并认为无偿捐血理所当然,且能够接受安全无虞的血液,她多年的努力功不可没。
其实大四那年她罹患了再生不良性贫血,肝脏功能受损,且血液无法凝固,需靠医学院老师、同学、朋友接力输血,再加上身为外科医师的父亲帮她清除膝盖血水,后来逐步好转。所以这段经验在她心中埋下血液研究的种子。
2.杨思标:以爱奉献的医者之路,诊治台湾结核病
据《中央社》报导,杨是位胸腔内科医师,人生如台湾百年医学史,更是仁医的典范。他可说是台湾胸腔内科的祖师爷,且在胸腔X光判读领域也可说是第一把交椅,在国际上赫赫有名。他表示,在医疗事业上要有医德。
曾任台大医院及医学院院长的他,有太多在台湾医疗史上的“第一”,如1952年追踪出肺尘病、1957年检查出肺癌病患、1979年完成亚洲第一例的“三肢坐骨连体婴-忠仁忠义分割手术”等。如今高龄百岁的他,仍每周搭火车至花莲慈济医院指导、教学;另外,他还决定捐赠毕生积蓄6,000万给医院。
3.侯武忠(已故):长年服务离岛与偏乡,乡亲们念兹在兹
据海外中文媒体报导,侯是前澎湖慢性病防治所长,长期为澎湖离岛与偏乡的居民服务,素有“澎湖仁医”之称。他为了在偏远小离岛定期看诊,考上小船驾照,还自费建造“爱之船”、“昭满号”两艘船。他不到40岁即获得第12届台湾医界最高荣誉“医疗奉献奖”。
4.王金河(已故):治疗乌脚病现象,连家都当诊所
(以上图片来源皆视频截图)
据“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馆”网站所述,王为乌脚病贡献一生,获得“台湾乌脚病之父”之称。因为他行医五十年来,抚摸过不下几千名乌脚病患的“屋干蛇”;还把自己的住家充当临时诊所,温柔地为病患挑去蛆虫;替亲人不敢出面的病患安葬,哀伤如自己的亲人……
当时当地(今台南市北门区)蔓延着饮用深水井所致的过量砷中毒的末梢血管病变,于是他在年轻时就立下为家乡人服务的壮志,花毕生积蓄盖了专门治疗乌脚病的诊所。随着当地逐渐建设自来水管路,用自来水取代井水,砷中毒才逐渐根除。
台湾还有好多好多为民众默默付出的仁医,他们的付出点点滴滴都保留在民众的记忆中。希望他们的精神都能够在台湾这个宝岛上发光发热,也让台湾在医疗领域与医病关系上充满正向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