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宋美龄在纽约市妇女俱乐部联合会上被颁发荣誉勋章。(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中华民国近代最伟大的女性──第一夫人蒋宋美龄女士,于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举世同悼!
蒋夫人慈爱善良,坚忍不拔,独具个人魅力。她将一生献给挚爱的中华民国,在国家处境最危险的抗日战争中,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蒋夫人的外貌是美丽的,她的心灵更是美丽,深具国母风范,令人怀念。
哀痛逾恒 学生追思蒋夫人
当年11月8日下午,在纽约华埠圣约瑟教堂所举行的一场蒋夫人追思大会上,一群年逾古稀的老人心情沉重,眼眶泛泪……唱着《慈爱的母亲》——“母亲像月亮一样,照耀我家门窗,圣洁多么慈祥,发出爱的光茫……”,他们双手捧着蒋夫人遗照,缓缓步入追思大会会场,向心目中永远的“第一夫人”行最敬礼。
他们是谁,为何如此哀痛?这一群老人来自各地,都是当年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的学生。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性质非常特殊,是蒋公和夫人结婚后,心中挂念着第一件要积极办理的事情,这是为了收容为国壮烈牺牲阵亡将士的遗族子弟,所创办的一所革命烈士子弟学校,由国家统一培养教育,让他们能够好好的成长为国家民族有用的人才,以告慰先烈在天之灵。
幼年失怙 遗族学校得关照
这些遗孤子弟和寡母相依为命,处境堪怜,当父亲在战场上为国捐躯时,多半只是三、四岁的幼儿,甚至是强褓中的婴孩或遗腹子。有的一辈子没叫过几声爸爸,有些连父亲的面都没能见上,家境困顿,不知什么是家庭温暖,更遑论享受天伦之乐了。
直到这群遗孤进了遗族学校,在蒋夫人的多方关照下,有了求学的机会,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逐渐长大成人。他们接受各阶段的教育,建立了自己一生事业和生活的基础,可以说是在遗族学校中获得“新生”。他们每一个人对慈爱的蒋夫人充满了孺慕感激之情,都称蒋夫人为“蒋妈妈”。
遗族学校的学生长大以后分布世界各地,蒋夫人定居美国之后,每年只要是蒋夫人、蒋公生日或遗族学校校庆那天,当时遗族学校的孩子们——已是祖父祖母辈的老年人,心中仍然念念不忘“蒋妈妈”的养育之恩,许多人都齐聚蒋夫人的住处为之祝寿,怀抱孺慕之情,齐唱一曲“生日快乐”歌。
视如己出 训勉启迪修心姓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北美分会会长向厚禄医生,回忆那段成长历程说:“蒋公和夫人在百忙中,经常到学校来巡视与学生共餐,并随时训勉、启发同学们待人接物、修心养性的要旨。做人要坚忍不拔、力求上进;做事要实事求是、不尚虚名,才能培养出刚毅威武的气度和浩然不屈的气节,以求进一步继承先人遗志,为国为民服务。并经常提醒老师要视学生如己出。”
“自继承父志以来,每当我登上世界性医学会议讲坛,发表专题演讲,或受奖时,我就想到这份荣耀应归于蒋公、蒋妈妈和我的母亲。我送给夫人的百岁寿礼是一本相簿,里面是我四次在世界医学会议中发表论文和受奖照片,以及在我出国留学时,夫人赠送两百美元的照片。夫人对我说,这是一份价值,最使她高兴的寿礼。”
向厚禄回忆说,1955年1月18日,共军以7千多名兵力进犯浙江沿海一江山岛,一江山是当年国军驻守大陈岛的海上前哨监视站,驻守兵力只有千余名,全岛官兵与共军激战3天,誓死奋勇抗敌,最后有720位守军壮烈成仁,大陈岛军民奉命转往台湾,数百名难童遗孤顿时陷入生活和就学难题。
蒋夫人心疼时代的悲剧殃及无辜的孩童,本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精神,创办华兴育幼院来收容这些遗孤。
时至今日,向厚禄还珍藏着蒋公和夫人与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师生30周年合影的巨幅照片。
国母典范 永远怀念蒋夫人
蒋夫人是蒋公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在抗日战争期间和罗斯福、邱吉尔等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领袖平起平坐,面对他们侃侃而谈,1943年她应美国罗斯福总统之邀,在国会所做的演讲感动了在场的美国人,并经由收音机转播全美,打动千千万万美国人的心,使美国对williamhill官网 的抗日战争有了了解和支持,对挽救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打造了最佳的国际环境。
蒋夫人于抗战期间,为了国家民族的兴亡荣辱,不惜亲身涉险,5次在战场上险些丧命,对国家的贡献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她对遗族的照顾与关切妇女和儿童的福利更是不遗余力,才能使这些失去依靠的孤儿接受完整的教育,造就许多教授、学者、名医等社会菁英,也庇护他们建立了平顺圆满的人生。
慈爱的蒋夫人不仅活在这些革命军遗族学生心中,也永远活在williamhill官网 人的心中!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