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养是把舒服让给别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只顾自己舒服,对于别人不管不顾;另一种人,处处与人方便,让别人舒服。
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让别人舒服,就是让自己舒服。
[1] 懂得照顾别人的面子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不懂照顾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不会给你面子。
老话说的好:“逢人减寿,见货添钱”。
猜人年龄要往低了猜,这样会让人开心,觉得自己依然很年轻。
别人今年三十,你一张口就说别人五十岁,别人不恼才怪。
看到别人买的新东西,要往贵里猜,这样让别人觉得自己有眼光,没花瞎钱。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开开玩笑,吵吵闹闹,都要把握住分寸,再熟悉的人也不要揭短,伤了面子,就伤了和气,保持分寸感才是最重要的。
林语堂年轻的时候家庭困难,无法筹措学费,胡适特地以北大的名义资助他,让林语堂避免了尴尬,保全了面子。
胡适去世之后,林语堂前去悼念,说自己一生记得胡适先生的恩义。
胡适先生交友遍天下,和他会照顾别人面子,是分不开的。
懂得照顾别人的面子,别人才会照顾你的面子。让别人舒服,才是让自己舒服。
[2] 懂得回馈他人
《礼记・曲礼上》讲:“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尚往来,人际关系就是这样,你来我往才热乎。
前几天有些新闻报导,说闺蜜俩人闹掰了。
原因是因为,甲结婚的时候,乙给了8888的红包;而乙结婚的时候,甲假装不知道,压根没去。
人和人之间,只要是平等的关系,就要懂得知恩图报。
你给我一分,我还你一分。这样关系才能长久。
两个人的关系里,只索取不付出是迟早要崩盘的。
胡适和陈寅恪是很好的朋友。
陈寅恪曾应聘牛津大学教授,胡适写了一封长信,以自己做担保,打消了英国人的疑虑,让陈寅恪顺利入职。
后来陈寅恪罹患眼疾,考虑到陈寅恪生活艰难,胡适在薪资微薄的情况下,依然寄去医疗费。
后来胡适竞选文化院院长,陈寅恪特地跑到重庆去投胡适一票。
俩人在学术上、生活上相互扶持,成就一段佳话。
让别人舒服,就是懂得回馈他人。
知恩图报,是一个人的本分。心怀感恩,彼此帮助,关系才能长久。
[3] 不给别人添麻烦
红学家周汝昌在年轻的时候拜会胡适,冒昧向胡适借阅世间孤本《甲戌本红楼梦》。
这么贵重的书籍,第一次见面就冒昧借阅其实很不礼貌,但是胡适二话不说,借给了他。
后来周汝昌成为大陆著名的红学家,台湾想要刊发一篇关于周先生的文章,文章里有一段话,是胡适对周汝昌的赞誉。
胡适要编辑把这段话删掉。
胡适说:我现在在大陆名声不好,夸赞他反而给他惹麻烦。
胡适自己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
他对自己儿子说:“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吗?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心里装着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想,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从贩夫走卒到文人学子,都称赞胡适先生的为人,才有了“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样的佳话。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让别人舒服,就是让自己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