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泰取妻,不弃残女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随从皇甫颖,操守颇有古代圣贤之风。孙泰的妻子,是他姨的女儿。他姨临死的时候,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大女儿小时候,瞎了一只眼,你可娶她妹妹。”他姨死了之后,孙泰却娶了大女儿。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说:“正因为她有残疾,我若不娶她,她能嫁给谁呢?”众人都十分敬佩孙泰的品德。
(《能改斋漫录》)
二、鹳雀求救县令,县令自掏腰包救雀
仇徽猷(人名)说,前些年,他曾在东州,担任某县县令。有一天早晨,刚刚升堂办公,突然有一只鹳雀,飞临庭下,盘旋舞蹈,不肯离去。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把鹳雀赶走了。
不料,第二天鹳雀又飞来,仍像头一天一样,久久不肯离去。仇徽猷心动了,觉得有点怪,就让一个吏员,悄悄地跟随、观察它,见一大树,鹳雀直飞到树上落下。吏人抬头一看,原来鹳雀的巢,就在大树上边,巢里传来幼鸟的叽叽叫声。又见树底下,有几个人,拿着斧锯绳索,正要伐树。吏人当即制止,领着那几个人,一同回到县衙。仇徽猷县令,问他们:伐树干什么?”回答说:“准备砍倒那棵树,当柴烧。这是我们自家的树。”又问:“这棵树,能值多少钱?”回答说:“可以值五千。”仇徽猷当即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五千钱,交给伐树人。告诉他们说:“鹳雀已连来两次,好像是向我求救。你们不要伐这棵树了。”那几个人,拿着钱回去,再也不敢砍那棵大树了。
吏民闻讯,皆深受感动,盛赞其贤德。致使社风大正!
(《曲洧旧闻》)
三、凌霄花变成树
宋代宰相富弼,在洛阳居住时,家里花园,有一枝凌霄花,它不需要攀附在其他树木或支撑物上,而是独立地生长起来。
年代一长,变成了大树。高几丈,亭亭而立,十分可爱。
(《曲洧旧闻》)
四、王安石不讲究吃穿
王安石为人非常简朴,不修边幅,不会保养,衣服污秽不堪,饮食粗恶,完全没有选择,他从小时,就是这样。苏明允在《辨奸》一文中,说王安石:“穿着如同囚徒一样的衣服,吃着如同狗猪所吃的饭食,蓬首垢面,却坐在那儿,谈论诗书。”他认为不近人情的行为,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有一次,王安石与友人,到外边游玩,来到一个寺庙中洗澡。朋友见他的衣服太破了,就把他的破衣服拿走,换上一套新的衣服,放在那里。王安石洗完澡后,拿起新衣服就穿上了,竟然不知道穿的是别人换来的新衣。
他执政时,有人说:他喜欢吃獐子胸脯肉。他的夫人听到了,表示怀疑说:“王公平日对饮食没什么偏好,为什么忽然喜欢吃獐子胸脯肉?”回答说:“他每次吃饭时,不管其他食物,而只把这种肉吃尽,因此知道。”
夫人又问:“吃饭时,你们把这种肉,放在哪里?”回答说:“放在他眼前。”夫人说:“明天,姑且把其他食物,换到他眼前。”后来,王安石果然把眼前的其他食物吃尽了,而獐子胸脯肉还在。
此后,人们才知道,他只是因为食物离得近,才吃得多。
(《曲洧旧闻》)
五、皇帝用纸扇
宋哲宗,在宫内听侍讲(官职名)读完书后,赐侍讲学士坐,按惯例赐羽扇。文彦博见哲宗手中,却独用一把纸扇,马上率群臣跪于阶下,向哲宗称贺。
宣仁太皇太后,听说了此事后,高兴地说:“老成大臣,用心就是与众不同。”
当晚,她问哲宗:“陛下知道群臣称贺之意吗?用纸扇是君主的俭德,君主俭约,国家才能富足。国家富足,百姓才能富裕而有寿。大臣们不仅是贺陛下,更是为百姓庆贺呀!”
(《曲洧旧闻》)
六、佞官使用“掉包”计
北宋时,郭逵,担任防御西夏的统兵元帅,王韶也为筹备防务初次到了边关。郭逵觉得王韶,终将会滋生事端,造成边患。由于王韶在准备军防钱粮时,侵犯了商人利益,郭逵下了文书责问。王韶读后,怒形于色,把公文扔在地上,过了很久,才慢慢地拾起来放进怀里。进去了一趟再出来,当着使者的面,把文书撕得粉碎。
郭逵上告,皇帝召见王韶询问,王韶把原来的文书,一字未损地呈上。皇帝不知王韶用了“掉包”之计,以为郭逵,说话不实,从此,对郭逵参劾王韶的话,一概不听。佞官王韶,最终把持了边防大权。使边防大务,蒙受了损失。
(《曲洧旧闻》)
七、借幼虎暖脚
宋代的芙蓉禅师道楷,原先住在洛阳的招提寺,因觉得应酬接待的事情太烦,就进了五度山。在老虎洞的南边,修了草庵住下。日夜苦于脚冷,正遇上老虎产仔,他就抱了两只幼虎,来暖和双脚。老虎回洞,不见幼仔,咆哮跳跃,声震山林。过了一会,老虎来到草庵,发现了幼虎,瞪眼看了道楷禅师半天。道楷说:“我不想害你的小崽,不过是用它们暖暖脚。”老虎也就不怨不怒,叼起两个虎仔,夹着尾巴跑了。
(《曲洧旧闻》)
八、“带脚书楼”
宋人赵彦若,博览群书,记忆力惊人,人称他是“带脚书楼”。但其为人特别恭谨,一点不张扬。
有一次,翰林院众学士,议论一个药方,有一味药,不知出自何处?连参加过修订本章的禹锡大卿,也不知道。有人问:“赵彦若在哪里?只管问他,他一定能记得。”当时,赵彦若坐在下坐,应声说:在某一卷附在某药下,见第几页第几行。一查书,果然不差。
别人奇怪地问他:“刚才大家议论纷纷,你为什么不发话?”赵彦若说:“大家没问我,所以我不敢说。说了怕你们呛我!”
(《曲洧旧闻》)
九、钱翁济人,实乃济己
某村有个姓钱的老人,从事农耕,拥有薄田十多亩,可以保障生活自给。
钱翁为人宽厚,喜欢行善,人们尊称他为长者。一天,村中来了一个要饭的妇女,满体疮癞,污秽丑陋,不可接近,躺卧在钱翁家的门外,处于生命垂危之际。村中人都来呵叱她,想撵她走。
独有钱翁,很可怜她,给她粥喝,并买药让她敷治病体。过了一夜,女子的皮肤病,略有好转,却留下来没有走,每天向钱翁要东西吃,钱翁毫不吝啬地施舍给她。
一个多月过去了,她身上的疮痂都脱落了,妇人对老翁说:“我恶病染身,加上饥寒交困,终未成沟中尸体,这是您的恩德所致。现在疾病虽然好了,但丈夫死了,我的生活没有依靠,要饭乞讨,终不是长久之计,我甘愿在您家中做事,不要代价,能吃口饭就够了。”钱翁答应了。
从此,这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操作,盐米经她掌管,必定力求节省,毫不含糊。钱翁与家里人,都很信任她。几年后,钱翁的妻子死了,钱翁孤身一人,他的儿媳,认为那个女子能料理家事,而且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就劝钱翁娶她。亲友听说这件事后,都来鼓动钱翁。于是钱翁收此女子为续妻。过了一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她告诉钱翁,她曾是大盗的妻子,后被盗弃。大盗死在狱中,有一万两银子埋藏在某处大树下。钱翁取出这些银子,成为当地的大富人。
后来,她又生了两个儿子。钱翁到七十多岁才死去。
钱翁济人,实乃济己!
(《香饮楼宾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