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敬钟如佛
钟,是佛教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家,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人应及早休息。所以,寺院一天的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竖耳聆听,待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问道:“今天早晨敲钟的人是谁?”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将那位新沙弥叫来,问道:“今天早晨,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敲钟呢?”新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问他,便答道:“没有什么特别心情,只为敲钟而敲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道:“不会吧?你在敲钟时,心里一定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正心诚意的人,才会敲出的声音。”
沙弥想了想说:“其实没有想别的,只是我尚未出家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敲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
奕尚禅师,听后非常满意,再三提醒道:“以后处理其他事务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持今天敲钟的禅心。”
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就养成恭谨的习惯,不但敲钟,做任何事情,动任何念头,都一直记着师父和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敲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的森田禅师。
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且从钟声里,就能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是由于他是有禅心的人。
如果处理任何事情时,都有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的禅心,这样,做任何事情,都将会顺利达成!
二、怀珠求乞
从前,一个穷汉,去拜访亲戚,受到热情的款待,以致喝得酩酊大醉,在座位上,酣酣睡去。正好,那位亲戚因为公事,必须立即外出。他眼看那个穷亲戚,醉得人事不省,就把一颗价值昂贵的宝珠,缝在他的衣服里,匆匆离去。
这个穷汉,已经烂醉如泥,哪里知道这件事情。酒醒之后,他也起身到外地去了。他仍然一贫如洗,生活潦倒,仅能餬口。
这时,他仍然不知道自己衣服里,藏有价值连城的宝珠。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又碰见那位亲戚。对方目睹他衣衫槛褛的样子,不禁叹息道:“你真是个傻瓜!为了衣食,费尽心机,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以前,我还以为你生活得很舒适,因为那年,你来我家时,我曾把一枚价值连城的宝珠,缝在你的衣服里。本想着你会从此富有起来,可是你却毫不知情,一直为衣食奔波劳碌!”
曾几何时,佛将一切智慧送给世人,可惜,大家却不知不觉地忘掉昂贵的智慧宝珠,就在身边,仍然劳劳碌碌,糊里糊涂地奔波在人生的旅途。
其实,智慧宝藏,就在你们自己身边,只不过是因为世俗的原因,而被蒙蔽了双眼。你不悟道,道虽然珍贵,却莫可如何。
三、心无挂碍
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遇见一个漂亮的女孩。他不由得动了爱恋之心,相思成疾,终日茶饭不思,卧病在床。同参们,都去探望他的痴清,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模样,十分担心。年轻的修行者,就把心中的一切苦恼,一股脑吐露出来。同参们虽然同情他的单相思,但都帮不上什么忙,只有用言语来安慰他。
然而,单恋的修行者,实在听不进好言劝慰,大家决定把这件事禀告给释尊。
释尊知晓内情之后,出乎意料地说:“你不必如此忧虑,好好吃饭休息,我一定会帮你,你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的!”
大家都很诧异释尊的做法,那位年轻修行者,心花怒放,精神为之一振。他饱餐一顿之后,跟随释尊,离开祗园精舍,前往舍卫城。
释尊率领一群弟子,赶往那位少女家。一抵达家门,就听到从屋里传来悲哀的哭泣声,骚乱不已。他们上前一问,原来那少女在三天前死了。因父母眷爱,舍不得埋葬,致使尸体发臭,惨不忍睹。
释尊回头,看看年轻的修行者,谆谆告诫道:
“你迷恋的那位姑娘,现在成了这个模样。你应当知道万物无常,生灭变化,瞬息之间,迫不及待的道理。只有愚痴者,才只看外表,不顾真实,才会因此而痛苦自伤。看见美色,内心迷惑;对于无常,心不在焉。以淫乐毁灭自己,无异作茧自缚。智者能够当机立断,敢于消除一切苦恼。如果纵情放逸,耽于淫乐,溺于情爱,无异自造牢狱。只有内心觉悟,断绝淫欲,才能冲破邪欲的牢狱,彻底断绝生死的苦难。”
那个年轻的修行者,目睹少女腐烂的尸体,又听到释尊诚挚恳切的说法,顿生悔悟之心。他五体投地,向释尊礼拜,表示谢罪。然后,跟随释尊,回到精舍,努力修习,终于成了正果。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外物都是虚而不实的,只有超越欲念的牵绊,才能成就自由的灵魂。
(均据《佛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