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看物体有局限性。(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人们对“眼见为实”的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人的视觉能力相对低下,只能感知到一定大小的物体形状。我们看到的“实”,是眼睛看到的表象状态,而不是事物的本相。以下举例两个故事,让大家看到眼见之外的事实。
千里之外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以外知之”为最高境界,望五色或听五音而知病,古代有的大医学家可以不见到病人,就能够诊断出疾病并对症医治。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渤海人。扁鹊首创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脉学之祖。
扁鹊的医术是神人长桑君所传授。扁鹊年轻时是一家客馆的主管,长桑君观察他有十余年,确定扁鹊德行很高。长桑君密授他禁方,赐予他秘药,叫他用“上池之水”服药,三十天后可隔墙看物。扁鹊依言服药之后,就能隔墙观物,他用这种方法给人看病,但表面上以诊脉为名。
据《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记载,扁鹊外出行医,遇到虢国太子猝死。扁鹊询问了太子死亡的症状和时间后,表示可以让太子复活。大臣中庶子怀疑扁鹊的医术,讥讽道:“您的医术可以与上古时代的医生俞跗比吗?他只要解开衣服看一下就知道疾病所在。”
扁鹊叹道:“我不需要切脉、看气色、听声音、观察病人的身体形态,就能够诊断千里之外的疾病。您去诊察太子,会听到他有耳鸣,鼻翼微微张合,下身有温热,就说明太子还活着。”
中庶子去禀告国君后,虢君立即召见扁鹊为太子治病。扁鹊告诉虢君,太子得的是“尸厥”,并没有死。扁鹊用针刺太子的穴位,太子就苏醒了,扁鹊又配了内服汤药,二十天后太子恢复了健康。
自此扁鹊起死回生的医术就不胫而走。
见常人所不见
据《鹖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记载,魏文王问扁鹊,你家里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哪一位医术最高明?
扁鹊告诉魏文王说他大哥医术高于二哥,自己的医术是三兄弟里面最差的。因为大哥治病是在疾病发作之前就铲除了病根,一般人误认为他的治疗没有效果,没有人传播他的名声。二哥是在发病初期时帮病人治好,人们认为他只会治小病,所以在当地稍有名气。
扁鹊是在人病情严重时治病,所以人们都认为扁鹊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比两位兄长要大了。
扁鹊经过齐国时,在朝廷上拜见桓侯说:“您现在有病,在皮肤与肌肉之间,如果不治疗会深入体内。”
桓侯说:“我没有病。”当扁鹊出去后,桓侯对身边的人说:“医生贪图名利,总是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然后说自己医术的高明。”
五天后,扁鹊再次见到桓侯时说:“您有病在血脉,不治疗病会更加深入。”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后,桓侯很不高兴。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见到桓侯,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里,不治疗病会更加深入。”桓侯没有答话。
五天后,扁鹊再次看见桓侯时,什么也没说,就后退离开了。桓侯很奇怪,命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扁鹊说:“当疾病在皮肤与肌肉之间时,汤剂、药熨就能治疗;疾病在血脉时,针刺、砭石可以治疗;疾病在肠胃时,用药酒可以治疗;疾病在骨髓时,就无法治疗了。现在桓侯的疾病已经在骨髓了,我也无法治疗。”
五天后,桓侯病发去找扁鹊时,扁鹊已经走了,没过多久,桓侯就去世了。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不出户,知天下,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眼睛看物体的局限性
现在很多人把“眼见为实”看成是绝对的了。其实,人的眼睛只能看到400纳米~700纳米(1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光,眼睛看物体有局限性,如物体太暗、太亮、太小、太大、太远、太近、或速度太快等,都会影响人看到东西。
人的肉眼就无法看见电视遥控器中发出的红外线,还有紫外线、X光、B超、CT、透视、细菌、真菌、内脏器官、星系等等。就算是仪器也只能看到一定范围之内的东西。每个人自身眼睛的不同情况也决定了每个人用眼睛观察事物的不同。比如,色盲的人看到的就和一般人不一样了。
其实,“眼见为实”是人的一种习惯性思维,与自己所受的教育、自我思辨、环境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