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能善解矛盾,忍能成就终身。(绘图:Winnie Wang/看williamhill官网
)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司马迁受了宫刑后在狱中完成了巨著《史记》,留于后人。
忍作为一种涵养,意义非常广泛,一般人认为“忍”是忍受,这只是一方面。“忍”还有忍耐、吃苦、吃亏、坚守、责任、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忍中有舍,为他人着想等等诸多的涵义。
俗称“忍字头上一把刀”,不是狭隘的理解成心头上插一把刀也不作为,而是用刀下面的那个心来化解矛盾。“忍化”,处事临危不惧,当机立断,避免正面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用利他善化的办法来解决矛盾。
胯下之辱
苏轼说过:“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不是真的勇敢。真正勇敢的人,是在突然面临侵犯时,不与对方争斗,用忍让的态度化解矛盾,给对方以台阶下。即使是遇到无端的侮辱,也能够处之淡然,从容对待。
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大忍之心”让人敬佩有加。韩信少年时喜欢身佩长剑,一天,他走在集市上时,一个年轻人当众侮辱他说:“你个子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却是很胆小的。你当真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韩信仔细的打量那个年轻人后,就弯下身去,从他的胯下爬过去。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
后来,韩信成为刘邦的大将军,他将那个曾经侮辱自己的年轻人召到跟前,并告诉众人说:“这是个壮士。当年侮辱我时,我可以杀死他,但杀他没有名目,所以忍了下来,才有今天的成就。”年轻人求饶,韩信赦免了他的罪过,还封了他一个小官。
忍让,并非是软弱的向人低头称臣。忍让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能够彼此之间和睦相处,彰显的是忍者的博大胸怀。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家户喻晓,讲的是越王勾践战败后,几十年来每天都坚持吃饭前尝一尝苦胆。这里的“忍”是一种坚持,一种责任。
公元前498年,吴王合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合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合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侍奉吴王。有一天,吴王生病了,勾践主动亲尝其粪便,并面露喜色地恭喜吴王夫差,说:“从粪便的颜色和味道判断,大王身体无碍,可以放心疗养。
三年后,吴王夫差送越王勾践回越国。回到越国后,勾践把苦胆挂在座位旁边,坐着或者躺着的时候,都常常凝望苦胆,吃饭时也会先尝一尝苦胆。在谋划二十二年后,勾践终于平定了吴国,被封为霸主,并把吴国占领的土地归还给楚国、宋国、鲁国等。
古今中外,能够成就一番大业之人,都有不同常人的意志力,坚如磐石的信念。
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匈奴示好汉朝,愿意重修旧好,汉武帝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答谢单于。
当苏武一行人准备返回汉朝时,遇上匈奴内乱,苏武等人被扣了下来,要求归顺于匈奴。单于先派卫律用金钱和官位去游说苏武,都被苏武严词拒绝,单于便下令把苏武关到断水断粮的露天地穴。苏武被关到地穴后依然不改节,渴了就吃雪解渴,饿了吃身上的羊皮袄。单于见苏武意志坚强,钦佩他的气节,不忍心杀他又不愿放他回大汉。
周围树枝上嫩叶新出,归汉依然遥遥无期,苏武不免有些伤感,似是因此落泪,抬手用衣袖擦拭,其中一只羊仰面对着苏武咩叫,似乎是在安慰他。于是,单于让苏武到北海一带去牧羊,并告诉他等羊生了小羊后才能回大汉。苏武到了流放地才发现羊都是公羊,他每天拄着汉廷的符节放羊。
十九年后,汉朝使臣从苏武的同伴口中知道了他的情况,才把苏武从北海接回长安。苏武去时正是壮年,归来已是满头白发。苏武出使匈奴时,曾作诗留别妻云:“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古人视因利益而背叛国君的人为谋逆,害怕死而放弃节义的人是作乱。苏武之“忍”是对大汉的忠心,坚守正义和节义而忍苦,不为金钱与官位所动心。冬去春来,花开花落,青丝变白发也不改其节。
责任编辑:静妍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