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技多不压身”,意思是多掌握一门手艺,生存的路就宽。(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有句话叫“技多不压身”,意思是多掌握一门手艺,生存的路就宽。这句话小时候也不断的听老人们讲。但那时的长辈们只是挂在嘴上,生活中并不强迫孩子们学这学那,更多的是道德品质的培养与薰陶,如平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不合规范的会被家长制止,爷爷、奶奶也疼爱孙辈们,但是更多的是讲善恶有报故事,讲行为礼仪的重要性。
今天的家长不是这样,好像特别明白“技多不压身”的道理,谁家孩子长大没有几门技艺在身,好像就生存不下去了,逼迫着孩子们在学校学习之外,参加各种辅导班,如奥数班、英语提高班、美术班、舞蹈班、武术班、各种乐器班等。哪个家长做了,显的家长英明,有远见;谁不这样做,谁就是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任。重视了技艺的生成与提高,反倒是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视而不见,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可以忽略不计。
在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可不是这样,一本小孩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就可以看出来,在心性培养的基础上才有知识的传授,而且古人更有远见。
历史上很有名的北宋学者欧阳修,他的母亲很有见识。他的父亲欧阳观有学识德行,曾当过泗、绵二州的判官,对案件的审议判罪很下功夫,唯恐有冤情。他每每再三推敲能否免除犯人的死罪,以免不该死的被误判死刑,常常为不能免除犯人的死罪而叹息。
欧阳修(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欧阳观死时,儿子欧阳修还未成人。母亲曾将这些事告诉欧阳修,并对他说:“我不知道你将来能不能有所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
后来,欧阳修果然考上进士,成为一代贤相。皇上追封他的父亲欧阳观为郑国公。
人有善行,祖上积德,后代没有出息都难,因为善恶有报是天理。欧阳修的母亲深信天理的存在,所以才有这样的英明见识。
重视自身的修行,多做好事、善事,福报自然会福泽绵长。刑部主事康僖公屠勋曾住狱中,详细询问每个犯人的罪情,发现有无辜之人后,暗中告知尚书,尚书核实后,释放了十多个受冤的无辜之人。屠勋还提议每五年派减刑官核实案情,为无辜者平反,尚书为他奏明皇上后获准。
屠勋也曾被派作减刑官。他有一天梦见神告诉他说:“你命中无子,减刑之议深合天心,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
后来,屠勋得善报有了三个儿子,后来也都做了大官。
屠勋得善报有了三个儿子,后来也都做了大官。(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鄞县人(今浙江省鄞县)杨自惩,是县衙内的狱吏,心存仁厚,公正守法。当时的县官非常严厉,有次用棍棒鞭打一名囚犯,打得囚犯血流至地,县官仍怒气不息。杨自惩见状,跪在地上恳求、劝解。
县官说道:“这个人逾法背理,不由人不愤怒!”
杨自惩叩首回道:“获知实情宜当心怀怜悯,不因查出案件事实而愉悦。既然连高兴都不可以,何况因此而愤怒呢?”县官这才消除怒气。
杨自惩家非常贫穷,却从不接受贿赂。若遇囚犯缺乏钱粮,总是多方救济。一天,来了好几位新囚犯没有饭吃。杨自惩家缺米粮,便与妻子商量。于是,两人自己不吃饭,而煮粥给囚犯吃。
后来他们生了两个儿子杨守陈、杨守址,担任南北吏部侍郎;两个孙子,杨茂元为刑部侍郎,杨茂仁为任按察使,全是有名望的贤臣。子杨守陈、杨守址、侄杨守随、杨守隅、孙杨茂元均为进士出身,有“一门五进士”之谓(以上三则小故事均选自清代《德育古鉴》)。
古人非常明白通晓天理,德才是立身之本, 百技压身不如积德在身,不用强求孩子如何多学技能,只要祖上积德,后代一定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