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箭法都是羿和逢蒙教授的,又远又准。(图片来源: 手绘插图Winnie Wang/看williamhill官网 )
接上集:【帝尧的故事】四十五:大司农回京覆命 三苗国阴谋叛乱
帝尧亲率大兵,兵分六路,直奔豫州而去。途中路过王屋山,尹寿正值有病,帝尧前去探望。尹寿道:“帝此行出师必捷,可惜我病不能从行。弟子篯铿颇有才略,可参军事,请帝录用。”帝尧应诺,稍谈片时,即便告辞。那时篯铿已二十多岁,既奉师命来辅佐帝尧,帝尧遂委以参谋之职。那玄元闻帝亲征,亦来迎接。帝尧问起前方之事,玄元道:“臣探得驩兜现分两路进兵,一路由白河向北,直攻外方山,以攻汝、颍,是一路正兵。一路连合育唐国之兵,溯丹水直攻华山,以攻雷首,是一路奇兵,大概想形成两路包抄之势。现在正兵已到方城山,奇兵到何处,尚未探悉确切。”帝尧听了,遂召集群臣,商量应付办法。决定以第一师、第三师合玄元之兵,以当驩兜之正兵。以第二师、第四师直趋丹水,以当他的奇兵。
第五师留做后备,居中往来策应。于是各师分头预备迎敌。
且说驩兜父子为什么要弄兵呢?原来他们两个真是蓄谋已久了。从前所忌惮的只有一个羿,后来遇到十日并出之灾,他国内元气也损伤了不少,一时不能恢复,那并吞天下的阴谋,只能暂时停顿。又听得九个太阳是羿射下的,大家都吓得咋舌,说道:“这老不死的,竟有这样大本领,幸亏得当时没有去惹他。”自此以后,亦常常进贡于帝尧,不敢有异志了。
一日,有人来报,说道:“老将被人杀死,逢蒙亦不知去向,大司农又到西方去了。”狐功拍案大喜,急向三苗进言,说道:“时机到了,不可失去,请小主人作速预备出兵吧。现在平阳有才智的人,只剩了一个契了。其余都是白面书生,不足虑,岂不是千载一时之机会吗?”说着,便催三苗写信给驩兜,叫他说动玄元,起兵作前驱,事成之后,封他一个大国。一面自己去集聚军马,操练兵士,期以三个月完毕,即便起兵。狐功还对三苗说:“小主人有所不知,这个就是兵法所谓‘守如处子,动如脱兔’,趁他不备,愈速愈妙。从亳邑到平阳,至多不过半月路程,帝尧可擒矣!”
三苗听了,就依言去做。哪知玄元虽然是自幼由驩兜等辅导,但是他长大之后,知道了从前父亲被三凶所误的历史,对驩兜等心中不满。后来又经帝尧的训勉,颇能向学,人又聪明,觉得驩兜、三苗鬼鬼祟祟的时常通信,颇可疑心,恐怕他们不利于己,所以一方面竭力敷衍优容,一方面亦暗中防备。
这日驩兜接到三苗的信,暗想:“玄元是我自幼辅导起来的,平日待我亦很恭敬,想来说动他没有问题。”于是就来和玄元闲谈,要想用言语打动他。谁知被玄元觉察,却不露声色,顺水推舟,满口答应。到得驩兜退出,玄元立刻带了数百个自己亲信之人,直入驩兜家中,搜出了三苗父子之间来往的逆信,就将驩兜拘押起来,打算立即监送平阳,请帝尧治罪。
但那驩兜在亳都年久,权势既重,死党也多。当天晚间,就把驩兜劫夺逃去,又来攻玄元宫殿。幸而玄元平日甚得民心,群起相助,驩兜等见势不敌,才率领党羽窜回三苗国而去。如此一来,狐功的计划就打破了。
事情既已败露,只得随机应变,分两路急急进兵,要想趁帝尧未发兵之前,一直攻到平阳。不料一支兵刚过方山,一支兵刚到丹水,却好与帝尧之师相遇,于是就开仗了。三苗之兵非常勇猛,而且箭头上都敷以毒药,中人即死。所以他自出兵以来,所到之处,无坚不摧,竟有迅如破竹之势。
幸喜帝尧之兵,个个都佩有避箭药在身上,一到阵上,三苗兵箭如蝗的射来,才到帝尧兵面前,都已纷纷落地,三苗兵都看得呆了。帝尧之兵胆气愈壮,万矢齐发,回射过去。这种箭法都是羿和逢蒙教授的,又远又准。那三苗兵中伤身死者不计其数,一时无人敢抵御,大喊一声,向后便逃,这里帝尧兵乘胜追逐过去。这是起初两路兵接仗,大略相同的情形。
到了后来,外方山一路的三苗兵尽数退去,只有丹水一路的三苗兵兀自顽固抵抗。他们先将水中所有船只一齐毁去,扼水而守。帝尧五师兵到此都已会合,竟然不能过去,只得就近安营。一面斩伐山林,制造木排船只,以期应用。哪知一到夜间,就有无数苗兵渡过水来攻打,虽则不为大患,然而不免有所损失,且彻夜不安。一到天明,他们已不知去向了。大司马等甚为疑心,看看那丹水,阔而且深,别无船只,不知道他们从何处而来,只得下令严防。然而每到深夜,总来骚扰,足足相持了十多日。
那时木排已经造成了许多,下水试试,哪知水底忽有百十支矛戟向木排底戳上来,出其不意,木排上的兵士受伤的不少,有些站脚不稳,溺水而死。有些忙逃上岸,那木排亦随水冲动,向下流而去。大司马等看了,更为诧异,说道:“那苗兵莫非住在水底吗?”正自不解,忽见对岸有大队苗兵,一手持盾,一手持刀,都从水面上飞奔而来。帝尧兵看得非常奇怪,以为是神兵,忘记了射箭抵御。那苗兵走到岸上,东冲西突,舍死忘生。帝尧兵惊疑之余,不觉慌乱,遂至大败,死伤无数。幸得第二师、第五师之兵从旁斜出救援,苗兵不敢深入,方才渐退,仍从水面上步行回去。
当下帝尧收拾败溃之兵,再开军事会议,说:“苗兵竟有如此魔术,非常可怪。”篯铿道:“臣闻龙巢山下丹水之中,有一种鱼,名叫丹鱼。每年在夏至前十天夜间,它总要浮到水面上来的,浮起的时候,赤光如火,倘若在此时网而取之,割它的血涂在人脚上,人就可以步行水面,或长居渊中。臣想苗民到丹水的时候,正在夏至之前,恐怕他们亦知道这个方法,所以能如此,并不是魔术呢?”帝尧道:“那么如之奈何?”篯铿道:“臣思得二物,或者可用,不过很难得。一种是履水珠,其色纯黑如墨,大如鸡卵,其上鳞皱,其中有窍,人拿来挂在身上,可以履水如平地,但是恐无处去寻,且二三粒亦不济事。还有一种是沙棠果,出在昆仑山上,服之可以治水,使人不溺。”帝尧、大司马等不待他说完,齐声说道:“是了,是了,原来是这个用处。”于是一面赶快叫人到平阳去取那十大篓沙棠果,一面又将西王母赠给的话告诉篯铿。篯铿道:“既有此物,破敌必矣。”至此先按兵不动。
过了多日,沙棠果取到,打开一看,足足有四、五千枚。大司马颁给军士,每人两枚,总共二千余人。吃了之后,先教他们到水里试试,果然在水中能行动自如,不沉不溺。帝尧大喜。
大司马遂发命令,将前日所造船只悉数陈列在岸边,装出一种欲渡过去的形状,将那潜伏水底的苗兵统统诱到他这面。然后再叫那吃过沙棠果的兵士,每人备二十支箭,从上流十几里远的地方浮水渡过去。果然苗兵中计,只向有船的地方视察,而不防到后面,二千多帝尧之兵,早已渡水了。
那苗兵一则持久而懈怠,二则乘胜而骄,以为帝尧兵决不能渡水的,霎时之间,不及防御,大败而去。那潜伏水底的苗兵,没有了食物的接济,逃上岸来,都被生擒。于是大兵就坐了船,安稳的渡过丹水去,先将育唐国的兵尽数解决了,然后一路穷追到汉水地方,又大打一仗,苗兵又大败。这时驩兜等知道不能抵抗了,只得派人来求降。帝尧又召集群臣商议,是否受降。大家一致说:“非灭去他不可。驩兜父子蓄谋反叛已久,此次竟敢发兵犯顺,若不诛之,何以威四方而警其余。况且他国内所行的政治,又都是愚民害民虐民的政治,帝此次出师,为救民起见,尤宜彻底解决,救百姓出水火,望帝切勿接受他的投降。”
帝尧受降没有呢?
主要参考文献:钟毓龙《上古神话演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