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品茶是文人的雅趣,以茶学礼可以改变人的品性。(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饮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要素之一。然而谈起饮茶,就让人们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千古茶神——陆羽。同样人们提说起陆羽,也会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饮茶。在陆羽成名之前,茶字总被人们写为“查”或“荼”。有了陆羽之后,茶字和茶学才真正被社会公认,茶的原意“人在草木间”和茶道的本质“天人合一”才被广为流传。
陆羽(公元733~804年),唐朝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被后人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也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在苕溪(今浙江西北部)隐居。皇帝曾两次召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以著书为事,又爱饮茶,著有《茶经》3篇,对茶的源流、饮法及茶具都有详细的论述,是全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饮茶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品茶是文人的雅趣,茶能入画,也能入诗,以茶学礼可以改变人的品性。陆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他生性淡泊,不慕名利,随遇而安,唯一的乐趣是买来最好的茶叶和茶具,烹煮香茗与朋友同享。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唐初以来,各地饮茶之风渐盛,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会饮茶的要旨与妙趣。于是,他下决心致力于茶学研究,踏访考察各地的茶叶情况,搜集第一手资料,写出一部茶学专著,以便让后人都知道种茶、焙茶的技术以及饮茶、品茶的益处和乐趣。在williamhill官网 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整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奠定了他成为千古茶神的历史地位。
遭遗弃寄身佛门 寻自由出逃寺院
根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那时的陆羽才3岁,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这一年秋末冬初的日暮之时,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湖边散步,忽然听到一阵雁叫,转身望去,不远处有一群大雁紧紧相围。他匆匆赶去,只见一个弃婴卷缩在大雁羽翼下,不停颤抖。智积禅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后,快步把弃婴抱回寺中抚养。智积禅师为给他起名,就以《易》占卦辞,引用“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字鸿渐。
智积禅师在收养了这个弃儿之后,让他削发为僧,收为弟子,期望他以后能继承衣钵。然而,寺院之内的冷峻肃静,僧人们面无表情的面孔,单调的、清一色的僧衣,以及千年不变的清茶淡饭,严格的佛门清规戒律,都让有着倔强个性和自尊心的小陆羽感到无法忍受,于是他产生了返回世俗的念头。
当智积禅师觉察到小陆羽对佛经并不热衷,并且经常阅读儒家的书籍时,就决定对这个小弟子进行一番劝诫。于是,就在寺院之中展开了一场佛儒两道之争的大辩论。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小陆羽在这场辩论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胆识和雄辩的口才,以及他宁折不屈的坚强个性。师徒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最终还是各持己见,不欢而散。
而智积禅师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对他严加管束,以繁重的苦役和严酷的惩罚来折磨陆羽。这时,在苦难中挣扎的陆羽,毅然选择了从寺院出逃这条路。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13岁的陆羽为施展抱负,实现平生夙愿而逃出了寺院。他出逃之后,来到了一个小剧团里当伶人。他的相貌丑陋,又有口吃,所以并不适合登台演出,只是从事编剧业务。由于陆羽为人忠厚正直,乐于助人,人又聪明,所以深得剧团成员们的信任。陆羽又凭借诙谐善辩的特长,有时也在戏剧中扮演丑角,深受观众欢迎。
李齐物慧眼识英才 崔国辅品茶得益友
在陆羽的前半生,他的人生经历曾经受到了4个人的重大影响。这4个人中有两个人是僧人,另外两个人是官吏。两个僧人是智积和皎然,两个官吏是李齐物和崔国辅。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