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脩〈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很可能是其最后的手迹。
欧阳脩(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諡文忠。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一代名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亦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脩勤奋向学 主政作风稳健
欧阳脩4岁丧父,随母亲前往随州投靠叔父。母亲郑氏重视教育,但家贫买不起纸笔,遂以荻草代笔,画地学书,留下“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脩极为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又勤奋向学,表现优异。24岁中进士,为官四十余年,经历宦海浮沉。曾因声援和宰相吕夷简对立的范仲淹,批评吕夷简 “二十年间坏了天下。其在位之日,专夺国权,胁制中外,人皆畏之”,被指“朋党”,贬谪夷陵。后获重新起用,任馆阁校勘、谏官等职,和富弼、蔡襄、余靖等人参与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因触动守旧派利益,备受攻击,最终改革失败。其后因案下狱,又受政敌诬陷被贬官外放。
嘉佑五年(1060年),欧阳脩上呈《新唐书》,升枢密副使。与韩琦、富弼共同主政,作风稳健。宋仁宗驾崩,遗命欧阳脩、韩琦辅政宋英宗。欧阳脩卷入“濮议”之争,再受指控,声名受损,一时间朝中竟无大臣为其辩解,最终外放亳州知州。熙宁三年(1070年),宋神宗有意重新起用欧阳脩,遭王安石反对,欧阳脩亦坚辞,其后改任蔡州知州。晚年多病,获准告老,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隐居于颖州(安徽阜阳),隔年去世。
善写楷书严谨工整 见字如见人
欧阳脩为人端庄正直,雍容大度。最重视忠君之心,宣扬士大夫气节,亦重父子之情。尤以学识渊博,文章冠天下著称,在文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贡献卓越,影响后世深远。他倡导古文,一时风行。主持贡举时,改以古文的体裁和议论的内容取士。提携后进不遗余力,包括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中的五人)都受其提拔。
鲜为人知的是,一代名臣欧阳脩也是一位书法家,惜为博学所掩。他善写楷书,早期和晚期的作品变化不大,行草书则流传甚少。曾说:“书之废莫废于今,书之盛莫盛于唐。”最佩服忠君爱国的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亦深受颜真卿和李邕书法风格的影响。
欧阳脩撰《集古录跋尾》十卷,详细解说秦至五代的金文石刻名品。
欧阳脩撰《集古录跋尾》十卷,广纳秦至五代的金文石刻名品,加以详细解说。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仅存“汉西岳华山碑”、“汉杨君碑”、“唐陆文学传”、“平泉山居草木记”四段,合为一卷。通篇结字严谨工整而清逸脱俗,用笔提按分明、顿挫抑扬,内蕴灵动自然。
苏轼对欧阳脩的书法特色有一段中肯的评价:“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
清三希堂法帖(八) 册 宋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
欧阳脩得知司马光近况“宴处优闲,履况清福”,致信一封。
欧阳脩提及退休后疏远世事,并表慰问和关怀。(以上图片来源皆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欧阳脩辞官退隐。隔年接到当时以端明殿侍读学士权判西京留台的好友司马光来信,得知近况“宴处优闲,履况清福”,致信一封。提及退休后疏远世事,并表慰问和关怀。4个月后,欧阳脩不幸离世,故此封书信很可能是其最后的手迹。从尺牍一些颤抖不稳的笔触中,可以窥见其身体状况不佳,但仍然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丝毫不潦草的态度。
西汉文学家扬雄曾说过一句名言:“书、心画也。”书法笔迹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特质,即williamhill官网 人所谓“见字如见人”。对照勤恳踏实、高风亮节的欧阳脩,所言不虚。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