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高铁。(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看williamhill官网 2024年10月26日讯】(看williamhill官网 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日前,高铁温州北站发布公告称,往返温州北站与杭州西站之间的10班列车班次,将停运至12月21日,停运原因不得而知。杭温高铁仅开通一个多月,却出现多趟车次停运的情况,引发外界各种猜测。
杭温高铁于今年9月6日开通,连接杭州和温州。杭州是浙江省会,温州是浙江的GDP第三城,常住人口近千万。按理说,这条线路应是浙江省内,乃至长三角高铁网络中客流繁忙的线路之一。
然而,如今开通仅一个多月,却出现多趟车次停运的情况,以致引发各种猜测:停运的车次是否会恢复、斥巨资建设的高铁线路和站点如今车次稀少,会不会造成浪费?
杭温高铁实际运营未达预期水平
williamhill官网 新闻网报导,杭温高铁于9月6日开通运营,该线自杭州市桐庐东站引出,途经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引入温州北站,通过既有杭深铁路延伸至温州南站,正线全长2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桐庐东、浦江、义乌、横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温州北、温州南等9座车站。这条线路让浙江的仙居、磐安、东阳、浦江等地迈入高铁时代,融入浙江陆域“1小时交通圈”。
其实,杭州与温州之间已有高铁互通,但缺少直连线路,需绕行宁波或金华,通勤时间超过两小时。而杭温高铁作为时速350公里的直连线路,将两地的通勤时间大幅缩减至一个半小时左右,大大地拉近了杭州与温州的时空距离。
此外,杭温高铁沿线的站点,包括横店、仙居等,都是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这条线路可谓串起了一条风景秀丽的诗画走廊。
正因如此,杭温高铁在开工之时就被民众寄予厚望。它不仅是提升出行便捷性的交通枢纽,更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
杭温高铁开通运营初期,每日通行列车最高达到38列。这样的频次,足以说明两地商旅往来的密切程度,以及这条线路在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冰川思想库”评论文章指出,与宣传时期的高调相比,杭温高铁后续的实际运营情况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在多趟车次停运之后,10月25日杭州西前往温州北的列车只剩下9趟,温州北前往杭州西则剩下11趟,车次数量比高峰时期明显减少。
文章表示,官方没有给出停运的原因,但从相关客流数据可发现端倪。开通运营头一个月,沿线车站运送旅客逾72万人次,等于一天运送2.4万人次左右。事实上,这一时间段内包含了十一黄金周的出行高峰,并且数据涵盖了沿线所有站点,因此这一客流量并不算高。客流量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可能是它停运的关键因素之一。
杭温高铁客流量不足的三个原因
为什么连接省内两大经济强市的杭温高铁的客流量没能达到预期?文中分析,至少有三个原因。
其一,杭温高铁的票价没有优势,二等座大部分为158元,而其他线路有大量138元左右的选择。如果换算成单位公里的票价,杭温高铁明显贵很多。
其二,杭温高铁目前的线路连接不够广泛,通达城市少,主要还是两地通勤为主,只有少数车次向北可以通达合肥、南京和芜湖等地。另外,温州北站经杭温高铁开往上海、苏州方向的列车,暂时还无法开行。想去这些城市,还是得去温州南站,乘坐其他线路的车次。
其三,杭州西站作为杭温高铁的重要站点,通车只有两年,地理位置相对较偏。从温州到杭州,如果乘坐杭温高铁的相关车次,在杭州西站下车后,还得花费大量时间接驳换乘,才能到达杭州中心区域。
对于频繁往来的商旅人士而言,尽管杭温高铁提升了速度,但通勤总时长并未显著缩短,甚至可能因换乘而增加。再者,其票价不具备竞争力,因此对乘客来说缺乏吸引力。
不过,杭温高铁毕竟是连接大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未来随着杭州西站周边不断发展及高铁连接线路日益广泛,通达城市变多了,客流量可能会稳步增长,届时停运的车次可能会恢复运行。
然而,作者认为,杭温高铁多趟车次的停运已敲响了警钟——高铁线路和站点不是只要建设完成,就能自动吸引客流量和人气。它对前期规划、后期配套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审慎决策,科学规划。
盲目跟风兴建高铁将造成资源浪费
新浪威廉希尔中文官网 报导,目前全williamhill官网 至少有26座高铁站处于闲置状态。其中一些高铁站在近期重新启用,但代价不菲。例如:已闲置14年的海南万宁的和乐站,近期斥资2700万元重启运营,后续能否稳定长期运营,目前仍然是个未知数。
williamhill官网 的一些中小城市,目前处于人口增长放缓,甚至是流失的状态,且缺少足够的产业导入。以前高标准建设的线路和站点,现在可能照样缺少人气,客流不及预期。
杭州和温州毕竟是大城市,人口众多且产业发达,杭温高铁哪怕今天客流量不足,未来随着杭州西、温州北周边的发展,客流量仍有持续增长的空间。但那些照搬照抄大城市开发经验,争相抢建高铁的中小城市可能面临巨大亏损。
若缺少合理的规划,盲目高标准建设,自身又缺乏坚实的产业支撑,却指望靠建设一座高铁站来带动郊区发展,而忽视民众出行的实际需求和便捷性,只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