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的蔣介石。(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1901年,19歲的望族之女毛福梅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蔣介石結婚,蔣介石當時是寧波奉化縣溪口鎮上14歲的頑皮少年。
新娘花轎到了鳴放喜爆,一群看熱鬧的孩童都擁到天井去搶拾爆竹蒂頭。小女婿蔣介石頓時忘乎所以,也擠在小孩之中去搶,引得親友哄堂大笑。當地俗語稱「新郎拾蒂頭,夫妻難到頭」,蔣母氣得跺腳大罵,而端坐轎中的新娘毛福梅是個大家閨秀,只是低頭不語,小丈夫的嬉鬧並沒有使她動搖一分。
蔣介石(右)、蔣母抱蔣經國(中)、毛福梅(左)。(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
婚後,毛福梅一直在家中持家,照顧婆婆,並在蔣介石外出求學時陪伴婆婆誦經念佛。她溫柔孝順,謹遵閨訓,恪守婦道。1905年蔣介石離家外出求學,毛福梅與婆婆相依為命。
1907年,蔣介石納姚怡誠為側室,不久,又與蘇州女子陳潔如同居。這都沒有影響毛福梅在蔣家原配夫人的地位,1910年,毛福梅生下了蔣經國、蔣介石一生唯一的親兒子,毛福梅一直是蔣家的主婦,履行她的家庭職責。
1927年,蔣介石在廣州認識了宋美齡,當時宋美齡的姊姊宋靄齡除了說服母親倪桂珍同意,還主動說服蔣介石,推薦宋美齡給蔣介石,建議蔣介石主動追求並正式婚娶宋美齡,因為北伐打戰需要金錢,宋家有資金,而正為汪精衛武漢政府效力的弟弟宋子文,也會因此離開汪政府,忠於國民政府。1927年6月,他們正式訂婚。
毛福梅悲痛欲絕,在族裡老人的調解下,最終同意離婚。儘管離婚,蔣介石對毛福梅採取離婚不離家的辦法,讓毛氏仍住在老宅豐鎬房,生活費仍由他供給,依然承認她是蔣家成員,對她的生活安排得十分妥善。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攜手在上海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從此,毛福梅與蔣介石保持禮節性的關係。每次蔣介石回老家,她都會親自下廚做家鄉菜。特別是蔣介石喜歡的奉化名菜雞汁芋艿頭,她每年都要做上幾十斤送到南京給蔣介石吃。毛福梅在離婚後經常上寺院燒香拜佛,尋找精神寄託,而且她把所有的愛和寄託都傾注在兒子蔣經國身上。後來蔣介石把兒子帶到上海讀書,又送他去蘇聯留學。她與兒子從此關山阻隔,她天天在佛像前祈禱菩薩保佑,兒子在外平平安安。
蔣介石元配妻子毛福梅。(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儘管蔣介石與宋美齡成婚,奉化蔣家的老宅中家人對毛福梅依然充滿敬意,每當有重要事宜,都會徵求她的意見。在家族成員心中,毛福梅仍然是這個家族的女主人,即便宋美齡和蔣介石回到奉化,也必須稱呼她為「大姐」。
就是宋美齡陪蔣介石回溪口,毛氏總是熱情相待。宋美齡也總要帶些貂皮、人參送給毛氏。他們三個人一直和平共處,相安得宜。
1937年,浙江奉化溪口鎮老家,蔣介石留下一張珍貴照片。這幅畫面中,蔣介石坐在椅子上,微笑著,而照片的中央位被原配毛福梅占據。右側是穿著旗袍的宋美齡,抱著孫子,面容深沉,表情似乎有一抹難解之意。
1937年蒋介石和两任妻子合影:坐在主位的是毛福梅,宋美龄在右。(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這張照片較為罕見,當時毛福梅與蔣介石已經離婚,然而,從她在照片中的位置來看,她彷彿仍然是這個家族的女主人。
1939年12月12日,毛福梅在日軍轟炸奉化縣溪口鎮時不幸遇難,她倒在了廢墟當中,享年57歲。
遠在抗日前線的蔣經國接到急電:「母亡速歸」,他日夜兼程趕到溪口,下車直奔老宅。蔣經國撲到母親遺體邊,長跪不起。他這一輩子欠母親太多,還未來得及報答和補償,哀慟中他親筆寫下「以血洗血」四字,並立碑誓報母仇。
蔣介石當時在重慶,得知毛福梅遇難的消息後,立即發密電給蔣經國,表達他的深切哀悼。若干年後的1950年,毛福梅以「蔣母王氏義女」、「蔣介石義姊」的身份,被納入《溪口蔣氏宗譜》。
毛福梅作為蔣介石的原配夫人,作為一個賢淑、溫柔的傳統女性,在蔣家中一直保持著重要地位。她始終恪守婦道,孝順婆母,維持了蔣家的傳統和尊嚴。她的一生充滿了曲折。毛福梅的不幸逝世對蔣介石父子都是一次無比的生命之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 榮譽會員:每位 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 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