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和周恩來。(網絡圖片)
幾乎從中共創黨之時期,周恩來就位居中共高層,終其一生而不倒,置身在這部世界上最殘酷的絞肉機,並陪伴動輒龍顏大怒、大開殺戒的毛澤東,周以千變萬化長期存活,居高不倒。
陷中共內鬥周恩來絞盡腦汁
周外形健美,以「文質彬彬」、「風度翩翩」著稱,曾並列民國四大美男之一,待人細緻入微,處事舉輕若重,長年肩負中共黨國重任。周恩來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無人能出其右,在黨內得人望,在敵營也得好感。在中共這邊,後期傳四人幫敵視周恩來,其實不然,即使四人幫也極敬重周,只因毛澤東的嫉恨和指使,四人幫有時不得已,充當批周先鋒,而這種角色,鄧小平也充當過。文革後期鄧復出,就是受毛啟用,以鄧制周。
年輕時,周恩來可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當理想無法實現時,他便轉換成一個現實主義者。當他意識到,必須在慘烈的權力鬥爭中存活時,就完全置理想於不顧。事實上,周恩來一生,陷於中共內鬥,那是中外歷史上最殘酷最血腥最瘋狂最慘烈的權力鬥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從流寇相殘到宮庭拔劍,鬥爭、自保,周為此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形銷骨立。
中共早期,周恩來地位高於毛澤東,周擔任中央要職,甚至於最高領導職務,毛僅擔任地方性職務,周恩來也一直受到斯大林和蘇共的重用,相當一段時間,至少到遵義會議以前,周是中共最高領導人。這一情形,直到中共中央進入延安,才逐漸的發生了改變。
延安整風中,周恩來是毛澤東要整的主要靶子之一,毛當時的親信劉少奇,則是整周的急先鋒。周被迫多次檢討,並承認自己只能當二把手。但延安整風的結果,連二把手的位置,也被劉少奇撈去了。那一回,毛是聯劉鬥周,而二十多年後,文革中,毛卻又聯周鬥劉,如何處置倒臺的劉,周曾在文件上批示,建議槍斃,毛澤東假意當白臉,批示有病治病,給九大留活靶子,劉慘死,周報了一劍之仇。
文革時期批鬥大會上的劉少奇。(網絡圖片)
扳倒劉少奇 周恩來甘當幫兇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毛與周的權力鬥爭中,周不及毛勇,更不及毛狠,所以敗下陣來,最後甘當「老二」,忠心輔佐毛。正因為周不及毛狠,在黨內人士眼裡,毛、周對比,周還殘留一絲人性,為各派系落難時救命的一根稻草。
但周恩來之狠毒,自有記錄。1931年,中共高級領導人顧順章被捕後叛變,主管中共特科的周恩來,親自帶隊,將顧的妻子、孩子等等共8人,用繩子一一勒死。被殺的人中,包括顧順章5歲的幼子,還包括周的救命恩人斯勵。在那之前,蔣介石清黨時,周恩來被國民黨師長斯烈扣留,其弟斯勵,則是黃埔軍校周的學生,當即救周逃出性命。4年後,當周親自指揮殺害顧全家時,為不留痕跡和後患,也沒有放過正在顧家的客人,包括當時正在顧家打麻將的斯勵。
共產黨主張要黨性不要人性,周恩來也六親不認,曾親自批示,逮捕自己的親弟弟周同宇,當周恩來養女孫維世,向周哭訴慘遭毛澤東淫污情節時,周竟要求孫不要聲張,顧全大局。文革中,孫維世遭毛澤東和江青構陷下獄,周恩來又親自在孫維世的逮捕書上簽字。
在殘酷內鬥的年代裡,周恩來幾乎是中共高層唯一的「不倒翁」,關鍵在於,他深諳「老二哲學」:不出頭,不抱怨,亦步亦趨,忍辱負重。在中共高層,劉少奇、林彪等都曾當過「老二」,但都因顯露鋒芒,而半途夭折。縱觀中共,劉、林等,只能算名義上的「老二」;真正的「老二」,從來就是周恩來。
中共權力鬥爭,在文革中,達於登峰造極,文革前夕,劉少奇通過一段時間的經濟改革,把中國從大崩潰、大飢荒的危機中,暫時扭轉過來,為此,在黨內建立巨大聲望,而在黨政系統中,從中央到地方,包括至關重要的新聞機構,劉的人脈,占居要津。
相比之下,毛澤東形同孤立,毛澤東通過以周恩來、林彪的聯盟,以非常的手段,扳倒劉少奇。並將劉的人馬,從上到下悉數清洗,在周林扮演的幫兇角色中,相對而言,林被動參與,屬於消極角色。周主動追隨,屬於積極的角色。
有人說,文革中周恩來保護了許多老幹部,或民主派人士。事實上,毛決意要打倒的人,都絕不在周的保護之列。而毛覺得稍可放一馬的人,周則會盡力去保護。周一定會看準毛的眼色行事,決不會莽撞行事。
1966年林彪和毛澤東。(公有領域)
聞林彪死訊 周恩來嚎啕大哭
毛澤東親立林彪為接班人,周恩來立即表示贊成,並全力支持,既然林彪上升為中共的第二號人物,周立即調整自己的角色和態度,甘居第三位,不顧黃埔軍校時期,周林的師生關係,也不顧長期以來,周是林的頂頭上司,周見林,從此必恭必敬,口稱林副主席,口稱會報,心甘情願,竟沒有絲毫不安,或不適的感覺。
林彪死後,毛澤東和江青,派人去抄家,發現周恩來和林彪之間的書信來往,多達二百多封,其中周對林表達了效忠之詞,達到肉麻的程度。江青故意告知周,並問如何處理?周畢竟老練。不動聲色說,您們看著辦吧!為了向周示好,鞏固江周同盟關係,江青下令,把那些信,全部燒毀。周感激江,投桃報李,更對江青大量支持。
毛林關係出現緊張的時期,周也曾設法調解和彌補。比如,1967年五一節,天安門城樓的一幕,林等待毛與他開口說話,但毛並不理睬。林忍無可忍,藉口上廁所不辭而別。
周得知後,極為緊張,尋思這個五一節沒有毛、林在天安門上的合影,會損及黨的形象。於是讓人拼湊了毛、林合影。見報後,連歐美情報局都未曾察覺。眼看毛、林對立,無可挽回,周立即選邊站,斷然站在毛一邊。
林彪的出走與摔死是毛、周聯手製造的結果,1971年9月,毛、林關係破裂後,毛藉故南巡,一路走一路罵,沿途製造倒林輿論,周則坐鎮北京,密切監控林的動向。林彪一家乘三叉戟上天後,周立即下令,關閉全國的機場。林無處落腳,只得朝北飛,最後墜落蒙古草原,機毀人亡。
聞林彪死訊,周恩來罕見的嚎啕大哭,紀登魁驚異不解,周只連聲說,你不懂,你不懂!原來兔死狐悲,周深知林已亡,從此以後,鬥爭性十足的毛澤東遲早會把矛頭指向他。周將成為毛晚年最後一個靶子。
周恩來對江青畢恭畢敬。(網絡圖片)
為江青鋪路 周恩來成最後靶子
果然,林彪倒臺以後,看上去毛澤東在黨內已無對手,然而,周恩來的威信如日中天,卻讓毛寢食不安,儘管周對毛忠心耿耿,在建政後,歷次的權力鬥爭中,周毫不猶慮的站在毛一邊。彼時,毛身體每況愈下,黨國大事都由周操辦,周在黨內外凝聚了巨大人氣,威望崇隆,晚年愈盛,功高震主,終為毛所忌。
毛澤東突然啟用已經被打倒的鄧小平,用作對抗周恩來的棋子,鄧從前就是毛的親信,因中途追隨劉少奇,毛怒而打倒,但手下留情,未將鄧整死。鄧意外被徵召,重獲重用,對毛感恩戴德。很快擺出一副要取周而替之的架勢。
鄧對抗周,幹的賣力,多次在批周會議上,對周下重手,除政治手段之外,毛也開始算計周的身體,拿周的病況做文章。1972年5月,醫生在對周恩來做例行小便檢查時,發現異常,經專家會診,確診是膀胱癌,鑒於該症治療時期非常重要,早發現早治療,成功率很高,醫療組立即向上報告,並建議立即做手術。
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文革後,毛澤東大權獨攬,政治局以上領導人做手術,需經毛批准。換言之,毛掌握了包括政治局成員的生殺大權。
汪東興向醫療組傳達了毛的四條指示,不要告訴總理和鄧大姐,不要檢查,不做手術,注意加強營養和護理。醫療組得到這一奇怪的指示,驚訝不已。汪讓他們穩住,並說,這件事要聽主席的,要跟主席的思路,主席正在考慮全局的問題。
而毛的所謂全局問題,無非就是讓周恩來、朱德這兩個超級元老死在他的前頭,為江青和毛遠新接班鋪路。
於是周的病情被人為的拖了下來,1973年2月某日,周上廁所突然排出大量血尿,染紅了整個馬桶,事情無法再瞞下去,醫療組再次向上報急,卻遭到汪東興的訓斥,七老八十了,做什麼檢查!不要慌嘛,堅持要聽主席的。
最後葉劍英利用陪毛見外賓的機會,拿著周的血尿瓶子問毛,毛才勉強同意為周做檢查,但毛仍然強調,只做檢查不許做手術。同年3月,周第一次入院檢查,醫療組暗中違抗毛澤東之命,在給周做膀胱鏡檢查時,悄悄燒掉癌變部位,雖如此,卻已經錯失最有利的治療時機,在後來2年多間,癌症反覆發作,周受盡了苦,遭盡了罪。
也是1973年,毛暗示親信王海容批林批孔,還要批周公。這一年的11月,毛授意由鄧小平、紀登魁、江青和李先念等人組成所謂「中央幫助總理認識錯誤小組」,在內部批周,周被迫連續檢討,身心健康遭到極大的摧殘。周禁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折騰,終於不支而倒下。
放鞭炮。(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誰在放鞭炮?周恩來屍骨未寒
此時,毛知周已無能為力,才恩准為周動手術,令人驚奇的是,手術不動則已,一動就是連續13次,高齡而體弱的周,如何承受的起,急遽削瘦,最輕時只有61斤,已剩一副骨架。
周深明毛的用心,於是在最後一次進入手術室時,突然失態,大聲對醫護人員說,你們要記住我不是叛徒,不是反革命,我是忠於無產階級事業的,我是忠於人民的,你們誰也別想打倒我。周語氣激動,渾身顫抖,說完叫醫護人員拿過紙和筆來,周已無力書寫,僅僅是為自己的話簽了一個名。由於劇烈顫抖,手抓不穩筆,所簽「周恩來」三字歪歪扭扭,幾不成形。
周的這番話,是針對毛及其親信再次炒作「伍豪事件」,也正是在這番最後話中,周第一次沒有提到「忠於毛主席」。
1976年1月8日晨,周恩來走完複雜而沉重的一生,淒涼辭世。
毛澤東聞訊後,一言不發,各方詢問,如何為周辦理喪事,毛一律不作答。下午毛所居游泳池邊,突然響起霹靂啪啦的鞭炮聲,警衛人員憤憤不平,總理剛去世,誰在放鞭炮?放鞭炮者,毛澤東貼身秘書兼「寵妃」張玉鳳。面對質問,張理直氣壯地回答:是毛主席叫放的!
(略有刪改,原文標題:中共不能說的秘密 毛澤東晚年最後一個靶子)
来源:《中南海厚黑學》
短网址: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 榮譽會員:每位 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 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